繼本田以後豐田也淪陷了 為何日系品牌開始頻繁爆發機油門?

低油耗,低故障率一直都有日系品牌給人的最深印象,這種觀念有多深大家可以問問身邊那些買日系車的朋友,他們的回答多半會是"省油,毛病少",這也是日系車銷量大的根本原因,老百姓買車不就圖個省心嘛!

繼本田以後豐田也淪陷了 為何日系品牌開始頻繁爆發機油門?

雖然日系車如此多的優點,但卻始終給人檔次低,技術"落後"不如德、美系一樣,為了改變這種現象,日系開始奮發圖強,一連串令人瞠目結舌的新技術紛紛搭載在自己最新的車型上,一時間風頭蓋過了所有其他國家的汽車品牌。

繼本田以後豐田也淪陷了 為何日系品牌開始頻繁爆發機油門?

在日系品牌裡變化改變最大的就是豐田。據統計,2019年豐田全球累計售出1074 .21萬輛汽車,同比上年增長1.4%,連續4年實現銷量增長,同時也創下年銷量新紀錄。在中國市場,豐田的銷量達到162.07萬輛,同比增長9%,佔豐田全球銷量的15%左右,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與豐田不斷投放的新車和新技術有很大的關係。

繼本田以後豐田也淪陷了 為何日系品牌開始頻繁爆發機油門?

新車方面,豐田在華陸續投放了亞洲龍,第十二代卡羅拉和第五代榮放,它們都成為了各自領域的暢銷車型。技術方面,TNGA架構、41%熱效率發動機,全新8AT變速箱,它們都在消費者心裡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誰都沒有想到,一向不懂得宣傳的豐田汽車,好像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脈,讓本就有些優秀產品力的豐田汽車,靠著媒體的力量再次刷新的銷量紀錄。

繼本田以後豐田也淪陷了 為何日系品牌開始頻繁爆發機油門?

不過成功來的越快,危險和未知就越臨近,以往的豐田採用穩紮穩打的戰略雖然產品更新和換代的速度慢,但卻可以很好的保證品質,現在的豐田則採用了"急功近利"的戰術,雖然提高了新技術研發的時間,但卻很難控制品質。

在剛公佈的2020年第一季度汽車投訴統計數據上,累計有效投訴16,902宗,環比下降29.2%,同比下降24.5%;累計投訴共涉及163個汽車品牌旗下的861個車系,環比減少11個品牌和99個車系,也成為近兩年投訴量的新低,至於原因,當然是新車銷量謎底導致,不過有一組數據卻值得大家深思。

繼本田以後豐田也淪陷了 為何日系品牌開始頻繁爆發機油門?

在汽車廠家投訴排行榜上,廣汽豐田攜手一汽豐田成為投訴量最大的品牌,分別位於第一和第二名,投訴的原因也出奇的一致——發動機機油增多和乳化,這不禁讓我們感慨,為何以品質著稱的豐田也會出現這個問題,成為繼本田之後第二個出現機油乳化的汽車品牌,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來一探究竟。

繼本田以後豐田也淪陷了 為何日系品牌開始頻繁爆發機油門?

一、盲目投入新車型新技術的結果

繼本田以後豐田也淪陷了 為何日系品牌開始頻繁爆發機油門?

眾所周知,汽車是由上萬個零件組成的精密機器,每個零件之間能夠緊密配合是最關鍵的因素,以往車企要推出一款新車是需要經過漫長的研發過程,就拿豐田奕澤來說,雖然在華銷量不盡如人意,但卻是豐田歷經6年時間才打造完成的新車型。

繼本田以後豐田也淪陷了 為何日系品牌開始頻繁爆發機油門?

可是現在的豐田卻被眼前的利潤衝昏了頭腦,無論是新車型的研發速度還是新技術的運用都是以短平快為主,缺乏長時間的檢驗和測試,才導致現在這種窘迫的局面。

二、沒有完全考慮到中國的環境和路況

繼本田以後豐田也淪陷了 為何日系品牌開始頻繁爆發機油門?

此次集中爆發的機油乳化現象,豐田針對機油乳化的原因也給出瞭解釋,其認為可能是由於發動機反覆在無法充分暖機的狀態下使用,發動機內少量的結露水不能蒸發且混入到機油裡。"車輛中高速行駛後發動機會充分暖機,隨著發動機機油溫度的上升,混入到發動機機油中的少量水分蒸發後,乳化現象就會消失。"

繼本田以後豐田也淪陷了 為何日系品牌開始頻繁爆發機油門?

可是消費者和媒體卻不認可這個說法,其實這件事可以一分為二來看,首先出現問題廠家的原因是最大的,無論是不是產品缺陷都需要立刻為用戶解決這個問題;其次由於中國地域寬廣,導致很多地區的溫差較大,大部分城市擁堵現象尤為嚴重,很多情況下單程行駛距離太短,發動機達不到最佳的工作狀態,再加上發動機很難保證完全的密封,這個問題就自然而然的出現了。

雖然我們現在有一些馬後炮的嫌疑,但是希望豐田廠家可以儘快的解決這個問題,畢竟國外你都召回了,對於中國市場總不能區別對待吧?

繼本田以後豐田也淪陷了 為何日系品牌開始頻繁爆發機油門?

總結:希望豐田不要像本田一樣,需要國家出手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樣不僅對品牌不利,更會失去用戶的信任,千萬不要把自己致勝的法寶丟的一乾二淨!在大家身邊還有哪些無視消費者投訴的汽車品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