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都快把我家孩子挤成相片了!

作者丨小石头

来源丨小石头侃升学

前几天跟一个妈妈聊天,她说自从孩子上了小学,最让她头疼的事就是看孩子写作业。题做不出来,跟那墨迹,当妈的心里干着急、憋着火,但是看孩子那么小,又不忍心辞叨他。

孩子一入小学,管理时间就变得越来越重要。相信妈妈们也看过各式各样关于时间管理学的野鸡汤,“拼的不是智商而是时间”“如何压榨孩子的学习时间造就学霸和普娃最大差异”等等。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都快把我家孩子挤成相片了!

“可是,时间管理,也得先要有时间啊!”这句话真是道出了很多妈妈的心声,很多娃娃们的时间都是负债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跟踪调查了几位家庭,发现他们有如下共性。

一、压榨不该被压榨的时间

“我家的是放学后4-5点半做作业,没有家长辅导,估计也就一半时间是认真做的。6-7点吃饭,7-8点复习预习,然后吃水果,跳绳。练半小时琴,9点洗澡睡觉。有时候宝宝不乖,被训了,学校作业没做完+复习要超过9点半,钢琴也不弹了。10点多睡觉,第二天6点起床,的确是紧凑。”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都快把我家孩子挤成相片了!

根据这位妈妈描述,孩子时间安排很不稳定,而且大部分精力花在与学校作业作斗争。按照普通小学作业的难度,小学生平均半小时可以完成,4-5点的时间好学生应该复习预习都做完了。作业做不完把练琴时间挤压到30分钟,相信学过钢琴的宝宝们都明白,半小时还不够练基本功,尤其是冬天手还没捂热时间就到了。就像人们做运动减肥,从二十分钟后才真正燃烧脂肪。火候不到,啥都练不出来。所以这位宝宝的钢琴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功课功课不行,特长也拿不出手。最后只能压榨睡眠时间,孩子长期缺觉身体不好,几年后怎么拼升学呢?建议和学校老师沟通,如何提高在校听课质量,把作业+复习+预习的时间“压榨”在半个小时左右。这样7-8点时间,腾出来给钢琴,要学就好好学,每天至少保证一个小时。

二、重视短期效率,轻视长期积累

大家看一下我们的时间安排: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都快把我家孩子挤成相片了!

3点半到家做作业;

5点半我回家前,学校的作业、预习复习和钢琴都要完成;

在6点晚饭前,我检查她的口头作业完成的好不好;

晚饭后到7点15分,是背唐诗、背新概念、做奥数题、做英文题、看书、玩玩具、看电视、象棋、练画画……孩子自己安排;

8点半上床,9点睡觉。钢琴和课外阅读现在都是随时放弃阶段,因为实在没时间。

从时间表上能看出,这位妈妈有非常强的管理意识。在一天里,把时间切分成固定的几大模块分别用于作业时间、拓展学习、兴趣爱好、娱乐放松,而且内容相对灵活,有紧有松,晚饭前口头检查也是把控重点项目质量。但是问题在于,短期效率提高并没有对孩子长期发展有帮助。放弃钢琴意味着前期投入的价值产出大打折扣。7-8点内容似乎有些过于丰富,排了12个项目,精学只能学得断断续续,浅学只能粗浅的撸一把皮毛。建议家长在关注效率的时候也要重视积累,把这段时间再细分,项目按主次分配。唐诗、英语、做奥数题这些是要每天坚持积累的,占40分钟。剩下时间用于画画、象棋等爱好培养的,两头一个项目,坚持40分钟。最后自由安排活动、看电视、玩游戏。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都快把我家孩子挤成相片了!

三、看似时间紧张,其实精神松懈

“自家娃目前某区公办重点小学读书,但学校在本区内排名不是第一阶梯的,算第二阶梯。16点到家做课内作业:语音+儿歌背诵+预复习用掉1-1.5小时。吃点水果和点心休息一下(娃强烈要求休息玩一会),时间基本是30-45分钟。就到吃晚餐时间了,晚餐时间前后大约1-1.5小时,在此期间娃基本就是看看电视,学ipad的上的学习应用玩玩。19点以后完成课外学习的作业(古筝练习,英文,书法,公文数学,看娃的完成效率和时间会适当删减),8点了洗完澡上床。周末去上古筝课,舞蹈课,数学课。感觉时间真的好紧张,每天大人也紧凑得喘不过气,不要说小朋友了,每天都叫嚷着没时间玩。”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都快把我家孩子挤成相片了!

这位妈妈的时间安排还有很大空间可以挖掘。孩子的学校已经是第二梯队了,家长和孩子首先要明白竞争环境,如果保护孩子让他天天发呆,就只能在真正上战场拼杀的时候躺尸。很多和她同类家长,他们在家的时间真是一分钟都不敢浪费,孩子早上6点就起床晨读,晚饭30分钟必须完成。好的时间管理一定是健康竞争意识的表征,而不是被动地把生活填满。如果母子俩能从心态上积极起来,一晚上的事也许两个小时就能完成。家长也要多给孩子做心理建设。让他明白什么是浪费时间,比如无聊发呆看电视等等,只有不浪费时间才能学好也玩好,并让他从心里觉得,在校外学古筝、学舞蹈本身就是玩了。

四、没有形成良性的奖惩机制

“孩子写字慢,龟速作业。我昨晚没忍住,把本子给撕了,真是恨啊。为什么那么慢,好像脑袋瓜子都没在动。试过奖励批评都没效果,现在十点一刻左右睡觉,早上六点五十起床。”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都快把我家孩子挤成相片了!

“宝宝刚上小学的时候我一直希望她能够尽快进入角色,下班之后赶回家检查她的作业给她默写单词,但是一看,不对,要不漏做,要不少做,质量过不了关。为了鼓励她,我让她做完作业可以休息一会,可能是孩子没有作业质量或者时间观念吧,她每做一门作业就要休息半个小时,还一边做一边玩。”

大人都是闪电侠,看出去时间都是停止的,用目前流行的星际来解释,老师和大人都是黑洞。孩子没有时间观念很正常。小孩天性就是爱玩,看电视,骑滑板车,在床上翻跟斗。不喜欢写字看书,一看书效率就低。这时大人要规定日期、时间、项目,一定不能让步。有位妈妈,规定孩子平时不能玩,周六可以玩上1小时。3岁左右养成看书习惯,现在一套名著最多半月看完了。每看完一本书,爸妈给孩子发“助学金”,名义上是买书,孩子也不傻,就当零花钱花,但是慢慢孩子喜欢上看书了,自己主动花钱去买书。当然了,每个孩子不一样,但是年纪小的时候,学习兴趣是很好引导的。真实的奖励无外乎对内容选择的自主权和对空余时间的自主权。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都快把我家孩子挤成相片了!

时间管理其实是个金融问题

时间不是管理出来的。假设你孩子特别好,我孩子特别差,我想学习他的管理,但其实根本学不了。这就像你的公司有人投了一个亿,我这个有人投了一百万,我跟你学管理,第二天我就死了,因为我的问题是生存问题。根本问题在于你的孩子回家作业就写完了,而我的孩子回家作业没写完,然后这时候你可以充分管理你的时间,而我没有,所以孩子时间管理本质是个金融问题,孩子拥有多少他自己的时间。

大部分普通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永远是欠债的,他的时间没有一分钟是他的,欠着睡眠,欠着老师,欠着一切。而学习好的孩子时间是他的,他甚至可以选择用这个时间打游戏,打完游戏他特别爽,第二天上课也挺好。学习差的孩子一直在还债,他就发展不起来。每天回家晚上都在愁我今天作业怎么办,数学题是真不会。为什么不会?因为没好好学啊。写不出来还必须要写,那会是个什么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一个小时还写不出来就瞎写,抄,就越来越差。所以关注孩子在校状态是个非常重要的,孩子在家写作业的状态一定反映出孩子在校状态。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都快把我家孩子挤成相片了!

大部分有时间管理问题的家长,真正失控的环节在公立校。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浪费掉了,疯玩,不好好听,不记笔记。只要你孩子在家写作业会写到11点。正常学校,孩子在初一写作业能写到十点很可能说明你孩子在校根本没好好学习。不要揪他作业的问题,揪他在校的问题。建议家长们去公立校跟老师沟通一下,问问孩子现在的在校状态如何,还能如何改善。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