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中平庸的李玮能被选中,历史上仁宗择婿的深意是什么?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真的是这样吗?其实不然,北宋仁宗皇帝就为了长女的婚嫁愁肠百结。

一国公主,金枝玉叶,富贵至极。然而她们却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成年之后大多被当做政治筹码,对外“和亲”或下嫁给权贵世家子弟用来稳固皇权。

皇帝和大臣们只在乎驸马人选的出身和地位,没有人去关心他们的人品和相貌,而这些恰恰是公主们最需要的。

当婚姻成为彻彻底底的政治交易,公主们的婚后生活,可想而知。婚姻不幸,红颜薄命的例子比比皆是,“最恨生在帝王家”成了公主们真实的心理写照。

《清平乐》中平庸的李玮能被选中,历史上仁宗择婿的深意是什么?

《清平乐》中福康公主赵徽柔是宋仁宗的长公主,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从小在皇宫长大的赵徽柔受过最好的教育,平日里交往的都是名臣才子,即使是服侍她起居的内侍宦官也是仪表端庄,所以她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当然对于未来驸马的期许就很高。

宋仁宗是一个以“仁厚”著称的皇帝,在面对“乘龙快婿”的选择上却顾虑重重。但最终,还是无情地把一直视为掌上明珠的公主推入了深渊。

皇父与公主的“父慈女孝”

宋仁宗赵祯15岁就已经大婚,可是婚后一直无子,原因有两个:

  • 1、刘太后管教太严,让宋仁宗压力太大。
  • 2、郭皇后又过于霸道,帝后之间毫无感情。

直到刘太后去世,仁宗皇帝真正掌权后,废黜了郭皇后,心情舒畅之下和苗淑妃琴瑟相合才生下了福康公主。此时,宋仁宗已经28岁了,按照古人的标准,已经属于晚生晚育了。

宋仁宗“老”来得女,十分欢喜。他马上下旨给出生不久的女儿上封号“福康”,寓意富足康宁,这对于一个不能掌权的公主来说是最好的期待了。

仁宗皇帝一生有过16个子女,可是除了4个女儿外全都早天,另外3个女儿也是在宋仁宗晚年才出生的。可以说,福康公主从一出生,就得到了宋仁宗几乎全部的父爱。福康公主也不负众望,自幼机敏聪慧,极尽孝道。

宋史:“主幼警慧,性纯孝。帝尝不豫,主侍左右,徒跣吁天,乞以身代,帝隆爱之。”

有一年,宋仁宗生病久治无效,福康公主非常担心。八岁的小女孩衣不解带,整日服侍在父亲身旁,赤足散发向天祈求,希望代替父亲承受病痛折磨之苦,这一孝行使得仁宗愈发珍爱她。

《清平乐》中平庸的李玮能被选中,历史上仁宗择婿的深意是什么?

1057年,宋仁宗为福康公主举行了隆重的册封礼,晋封其为兖国公主。这是宋朝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公主的册封典礼,仁宗同时下旨花费了数十万贯(同期宰相的府邸价值不到1万贯)为公主建造府邸。兖国公主婚后的奉养每月千贯,待遇与皇太子等同。

福康公主如此孝顺,宋仁宗对其宠爱有加。按说,在选择驸马的时候,应该会给她找一个如意郎君,然而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公主的婚嫁,政治优先并无私情

宋朝不像汉唐,为了国家大义,把公主送到别国去“和亲”。但也只是稍好了那么一点,大宋公主们也没有婚姻的自由,她们的择偶范围其实也很窄。

为了防止武将谋反,宋太祖用了一招“杯酒释兵权”化解了危机,但也不能一味打压,还要时不时的给个甜枣抚慰一下。把公主下嫁给朝中勋贵子弟,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三代皇帝都延续了这个做法。

大宋的驸马爷名号说起来好听,其实日子过得并不舒心。虽说会加封一些荣誉职衔,如兼任某某节度使,但大多有职无权,只领一份俸禄而已,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到了宋真宗时,制定了一项比较奇葩的公主婚嫁制度,使得公主与婆家的关系更加紧张。制定这一规则的缘由还要从宋太宗说起。宋太宗比宋太祖小了十余岁,他的女儿与官员子弟联姻时,为使年龄相当,不得不将公主许配给对方的孙子辈,这样论起来皇帝的辈分就比对方矮一辈。

为挽回皇室的尊严,从真宗朝开始,公主出嫁后,驸马都要“升行”,也就是说公主与公婆平辈,在婆家不必行“舅姑之礼”跪拜公婆。相反公主在婆家是君,丈夫也好,公婆也好,无论官职高低都是臣,每天都要向公主请安问候。

对于驸马的限制就更多了,没有公主的宣召,不能侍寝。至于妄想要纳个妾或者是在外面风流什么的,想都别想,被抓到就是大罪。

于是,到了宋仁宗的公主择婿时,只能选择外戚或勋贵子弟,至于驸马是否样貌英俊、才学出众这种奢侈标准,只能成为待嫁公主的美好憧憬罢了。

门当户对的4个家族,仁宗的痛苦抉择

福康公主成年后,按照当时门第的观念,武勋贵族之家没有合适的子弟与之相配,宋仁宗只能从身世相配的外戚子弟中选择驸马,而外戚中最显贵者毋庸置疑是太后以及皇后的家族。

《清平乐》中平庸的李玮能被选中,历史上仁宗择婿的深意是什么?

一、嫡母刘太后家族

刘娥是宋朝第一位摄政太后,在世时,刘家风光无限,无人敢惹。刘太后的侄孙刘永年文武兼备,一表人才。

他4岁时,就被仁宗皇帝授于正七品内殿崇班(皇帝的侍从官),许自由出入两宫。仁宗当时没有子嗣所以把他当儿子教养,直到他十二岁渐渐长大了,再呆在后宫有所不妥,才放他出来为官。

他的经历也颇为传奇,《宋史》中还着重记载了几个关于他的故事:

1、《小山诗》:“一柱会擎天”。

年幼的刘永年一直常伴在宋仁宗左右,闲暇时间经常在一起咏诗作词。有一次,仁宗指着一处假山让侍从们作诗,刘永年当场做了一首《小山诗》,其中有一句“一柱会擎天”,自比志向的高远,令在场众人为其胸襟气度叫好。

2、举石吓辽

刘永年成年后,作为使臣出使辽国。辽人故意派人晚间用巨石把驿站大门堵住,想戏弄刘永年。刘永年见到随手就把大石头抄起来扔在一旁。素来骁勇善战的辽人大吃一惊,他们骨子里敬佩勇士,之后再也不敢怠慢宋朝使团。

可是刘永年虽好,宋仁宗却不想把女儿嫁给他。宋仁宗亲政后,不断清除刘太后遗留下来的影响力,培植属于自己的可用之人,所以不想刘家的势力在朝中继续扩张。

这也是仁宗皇帝虽然欣赏刘永年,但还是坚持把他外派为官的缘由,后来刘永年从知县做起,慢慢成为封疆大吏,最后以邕州观察使、步军副都指挥使的官职死于任上。

《清平乐》中平庸的李玮能被选中,历史上仁宗择婿的深意是什么?

二、养母杨太后家族

刘娥死后,宋仁宗尊养母杨氏为太后,杨氏家族开始兴旺。杨太后的弟弟杨景宗在姐姐进宫后,混了个“茶酒班殿侍”的小官,因杨氏封皇妃被提拔为“供奉官”

杨景宗因姐姐得势,被家里养成了“二世祖”的德行,整日里欺男霸女、嗜酒赌博,可以说是典型的烂泥扶不上墙的纨绔子弟。

因给杨太后留颜面,对于杨景宗的这些“小恶”,宋仁宗只当看不见。可是后来发生的两件事,使得宋仁宗对于这个“便宜”舅舅深恶痛绝。

  • 1、杨景宗一次酒后失德,竟在光天化日之下把负责监察的官员暴打了一顿。
  • 2、杨景宗负责皇宫守卫时,竟然愚蠢到私放可疑之人携带利器进入皇宫。

宋仁宗对这个舅舅的评价就是:“实在混账东西,性格贪婪暴虐,老了却不知收敛。”宋仁宗即使再糊涂、再狠心也不可能把安康公主嫁给有这样门风的家族子弟。

三、皇后曹氏家族

宋仁宗的小舅子曹佾虽然出身将门(祖父曹彬),但他性格却十分温和。即通晓音律,又喜欢吟诗作画,一生淡泊名利。

他的儿子曹评不仅学识渊博,武艺也十分高强。最让人称道的是他虽然出身权贵之家,品性却谦恭良善,朝中大臣都夸赞他有君子之风。

《清平乐》中平庸的李玮能被选中,历史上仁宗择婿的深意是什么?

他在随侍皇帝左右时,号称“文学大儒”的老臣都不知晓的典故,他都能随口道出。与辽国使者演武阅兵时,年轻的曹评左手连发两箭,第一箭射穿箭靶,第二箭恰恰穿孔而过。使得以善射成名的辽国使者瞠目结舌,嬴得了满堂喝彩。

从自身条件来看,曹评是福康公主最佳的驸马人选,可是宋仁宗却偏偏放弃了。

四、生母李太后家族

李太后是宋仁宗的亲生母亲,作为儿子宋仁宗没有尽到一天的孝道,因此他愧疚万分,就把这迟来的亲情都用在了亲母舅家。

舅舅李用和被破格加封为同平章事(副宰相的职衔),但他从不和朝中权贵们交往。李用和的长子李璋为人忠孝,成婚已久。剩下的二儿子李玮长得粗壮愚笨,史称其“朴陋”(长相平庸、见识浅薄)。

李家出身于卖纸钱的商贾之家,族中子弟的家教和见识自然比不了勋贵世家。李玮因为不是嫡出,被称为

“妾生子”,身份地位就更让人看不起。

然而,宋仁宗却放弃了从小就喜爱的刘永年和文武全才的曹评,硬是把女儿嫁给了条件最差的李玮。之所以这样做,一是补偿一份对亲母的愧疚之心,更重要的还是为了接班人的皇权稳固。

仁宗与曹后的明争暗斗牺牲了女儿的幸福

在女儿婚姻这件事上,宋仁宗不是一个好父亲,但他绝对是个称职的皇帝。宋仁宗先后生了3个儿子但都因病早夭。一晃20多年过去了,宋仁宗已经年近50岁,在他之后谁来继承大宋江山呢?

可以选择的人不少,虽然并不喜欢,但最后宋仁宗还是选择了赵宗实(宋英宗)。原因有两点:

  • 1、赵宗实已经20余岁,为人低调谦恭,表面上一直对宋仁宗十分尊崇,获得了大多数朝臣的支持。
  • 2、曹皇后力挺。按理说,曹皇后正值盛年,应该选择一个年幼的皇位继承人,以便自己垂帘听政,掌控朝局。但她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得到了朝中众臣的赞誉。

曹皇后精通权术,朝中众臣和她同声一气,让宋仁宗警惕非常。仁宗与曹皇后成婚20多年,两人若即若离,也没有孩子。到了晚期,二人关系破裂,仁宗曾想废除曹氏后位,却遭到朝中大臣的强烈反对。

《清平乐》中平庸的李玮能被选中,历史上仁宗择婿的深意是什么?

赵宗实的妻子是曹皇后的本家侄女,一旦新皇登基,曹皇后会不会利用朝中权势和联姻之情,把新皇帝当做傀儡,这是宋仁宗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

宋仁宗曾经面对刘太后所遭受的耻辱,绝不允许曹皇后效仿。因此,宋仁宗晚年就是想削弱曹皇后的影响力,扶持赵宗实的势力。之所以这样做,不是他多喜欢赵宗实,而是为了赵宋江山的百年基业。

此时,如果为了女儿的幸福把福康公主嫁给曹评,必然会进一步扩大曹家在朝中的影响力,因此他只能违心地将女儿嫁给了李玮。这样做抬高了李家,也就等于削弱了曹家。

李氏家族本来也没指望这种好事能落到自己家中,突然得到了这种超常的恩宠,对宋仁宗必然是誓死效忠。而福康公主作为大宋长公主在皇族外戚中有很大的影响力,会成为坚定的“保皇派”。

因为有了亲上加亲的关系,李玮之兄李璋被提拔为殿前都指挥使,负责戍卫皇宫。事实证明,宋仁宗果然有眼光。宋英宗即位之初,宫廷侍卫们吵嚷不休,说新皇登基只赏赐了些许吃食,没有财物钱帛。慢慢地士兵越聚越多引起了哗变,拿着刀剑要找新皇讨个说法。

兵变在即,这时李璋越众而出,并大声疾呼:“新皇登基,尔等有什么功劳?胆敢喧哗者,杀无赦!”

士兵们看到顶盔掼甲、罩袍束带的李将军一副杀气腾腾的表情,都被震慑住了,不约而同地放下了刀剑再也不敢出声,一场兵祸就这样消弭于无形。

经过再三考虑,原本的“慈父”宋仁宗将女儿狠心地嫁给了平庸的李玮,平衡了大宋的朝局,稳固了大宋江山,却牺牲了女儿一生的幸福。

《清平乐》中平庸的李玮能被选中,历史上仁宗择婿的深意是什么?

成婚之后,面对长相丑陋、性格老实的驸马,公主是越看越生厌,对待他的态度就像宫中的奴仆。因此,陪嫁的宫女、宦官们对驸马也就没有丝毫的尊重,公主与婆家的关系就愈发恶劣。

1060年,福康公主心中苦闷与内侍在月下饮酒,被婆婆杨氏撞破。公主怀疑杨氏偷看,大怒之后对杨氏大打出手(因杨氏是妾,所以公主有随意处置的权利),终于激化了家庭矛盾,遭到了李家(尤其是驸马)的反抗。之后,就发生了“夜扣宫门事件”,使得朝野震动。公主的不妥行为以及品性在朝中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大臣们也纷纷向仁宗上书谏言。

因此事,福康公主坚决要求“和离”,可宋仁宗顾念李家的颜面和朝中强大的道德舆论,始终不予批准。而富康公主就一直住在宫中,直到宋仁宗去世,宋英宗即位。英宗因幼时在宫中的不愉快经历,并不善待仁宗的妻女,甚至不给长公主们(仁宗的3个女儿)安排住处,要求她们限期出宫,将原先的宫殿安排给了自己的子女居住。

寄人篱下的富康公主失去了仁宗的庇护,只能搬出皇宫继续在这段不幸的婚姻沼泽中挣扎。1070年,经历了14年婚姻苦难的福康公主身心疲惫、抑郁成疾,年仅33岁便撒手人寰。

一个机敏聪慧、极尽孝道的美貌公主,曾经拥有的少女情怀就是想找一个称心如意的驸马,和和美美地安享一生,仅仅这样也成为一种奢望。

一个平凡人家的女子,没有她的出身高贵、生活富裕,但也不用背上她沉重的使命,为了皇权、为了朝局,为了……去牺牲自己的幸福。

当原本慈爱的皇帝为了内心的一点愧疚,更为了大宋江山的稳固,把她当做政治联姻的工具,嫁给一个她所厌恶的人时,凄惨的结局就已经注定。宋仁宗性格仁厚、几乎对身边的每个人都很宽厚,更不用说陪伴自己半生的孝顺女儿,但爱女如果跟江山比起来,作为一个优秀的帝王,他更爱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