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要手機被打耳光,看李玫瑾教授如何“治”外孫,值得借鑑

現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霸王,尤其是在他們玩手機的時候,脾氣更是難以控制,你去爭奪,他會朝你喊叫。家長根本就不敢去打擾他。

就連李玫瑾教授的孩子,也有一段時間沉迷於手機,李玫瑾教授去向她的外孫要手機,孩子不給,李玫瑾教授直接就給奪了過來了,隨後外孫生氣的起身朝著李玫瑾教授的臉上就是一巴掌。

外孫生氣的扭過頭不看她,她也沒有理外孫。過了一會,孩子沉不住氣,開始往李玫瑾教授身邊靠攏,於是李玫瑾教授回過頭看著他就問他:“你剛剛為什麼要打我?你要知道打人是不對的,如果你想和我和好,就必須得向我道歉”。

跟孩子要手機被打耳光,看李玫瑾教授如何“治”外孫,值得借鑑

小外孫也不懂李玫瑾教授說的道歉是什麼意思,李玫瑾教授就說:“道歉就是要說對不起,你不道歉我就不理你”。

最後小外孫低著頭,李玫瑾教授告訴他一定要說對不起,後來說了對不起這三個字,李玫瑾教授才原諒他。從這之後,孩子就特別聽話,遇到事情知道和別人商量了。

跟孩子要手機被打耳光,看李玫瑾教授如何“治”外孫,值得借鑑

其實現在手機已經成為大眾化產品了,不管多大的孩子,在家裡,手中都會拿著一個手機,孩子們也不用家長去教,自己就可以上手去玩手機裡的遊戲。而且沉迷手機也不利於孩子對自制力的培養。

孩子為什麼會沉迷手機?

1.家長沒有以身作則

現在的家庭裡面,出現的情況大多數,家長抱著手機在那裡玩,孩子在旁邊抱著比自己臉還大的平板也玩的不亦樂乎。家長會給孩子玩手機其實也是放鬆自己的方式。

跟孩子要手機被打耳光,看李玫瑾教授如何“治”外孫,值得借鑑

當孩子迷戀上玩手機,就會覺得手機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東西,比漫畫書好看多了,就會逐漸的沉迷,無法自拔。

2.孩子哭的兇,家長沒辦法

在孩子玩手機完成習慣之後,家長一旦不給孩子玩手機,他就會以哭來威脅家長,如果看到家長無動於衷,他會哭的聲音更大,家長在這個時候又會害怕孩子吧嗓子給哭壞,就會選擇妥協,把手機交給孩子,孩子拿到手機的時候就會立馬停止哭泣。

跟孩子要手機被打耳光,看李玫瑾教授如何“治”外孫,值得借鑑

這其實是孩子威脅家長的一種辦法,而且都是一次見效,孩子知道這一招是管用的,所以會經常使用哭來使家長妥協。這時間久了就會成為一種壞習慣,到時候想改都難。

手機對孩子的危害

1.對學習失去興趣

當孩子沉迷於手機遊戲的時候,他可能每時每刻都在想遊戲,這樣即使他去了學校,腦子裡也是空的,只有遊戲,老師講課他聽不進去,在學校可能和同學探討的不是學習,而是遊戲,從而對學習開始厭倦,認為學習和遊戲相比,簡直太無趣了。

跟孩子要手機被打耳光,看李玫瑾教授如何“治”外孫,值得借鑑

2.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

手機裡面的畫面是以快速移動的影像和鮮豔的顏色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的,而孩子在離開手機之後,無法在短時間內把注意力集中起來。

跟孩子要手機被打耳光,看李玫瑾教授如何“治”外孫,值得借鑑

這對孩子的專注力的培養是十分不利的。

跟孩子要手機被打耳光,看李玫瑾教授如何“治”外孫,值得借鑑

孩子的興趣愛好要培養,讓興趣愛好替代掉手機,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會有極大的幫助。

作為家長,建議從小要養成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愛好!以閱讀、聽故事代替電視機、打遊戲!

跟孩子要手機被打耳光,看李玫瑾教授如何“治”外孫,值得借鑑

抓住孩子3-6歲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間段培養孩子的習慣和性格,可以說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3-6歲是孩子好奇心最敏感的時期,這個時期培養孩子行為習慣和情緒管理最為重要。繪本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啟蒙書。

《兒童情商培養繪本》、《情緒管理和人格培養》(10冊)分別從分享、自立、責任等方面幫助孩子培養高情商、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情緒管理。

跟孩子要手機被打耳光,看李玫瑾教授如何“治”外孫,值得借鑑

可能有很多父母平時比較忙,想要陪孩子卻是力不從心。

給個繪本都有精美的插畫和童趣畫風,它的生動趣味滿足了孩子好奇的天性,無需家長說教,孩子自己便可以探索故事裡蘊含的道理。

跟孩子要手機被打耳光,看李玫瑾教授如何“治”外孫,值得借鑑

3-6歲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期,若不正確引導,孩子極易養成壞習慣,一旦養成壞習慣,再改就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