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聲識人時代將至 聲紋識別將大放異彩

證明"我是我"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近年來,生物識別技術迎來市場爆發,向商用和民用領域加速擴張:指紋識別在考勤、門鎖、手機上普及;人臉識別在支付、安防、金融等領域頗有建樹;安防、電子商務等領域嘗試將虹膜識別作為重點進行應用推廣;指靜脈識別在公寓、別墅家居等領域獲得一定的應用。

相較於上面提到的幾種生物識別技術,誕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貝爾實驗室的聲紋識別好像不露鋒芒、稍顯低調。但實際上,擁有廣闊應用前景的聲紋識別,正在金融、政企、安防等領域大展拳腳。


什麼是聲紋識別?

聲紋識別,生物識別技術的一種,也稱為說話人識別,是一種通過聲音判別說話人身份的技術。所謂聲紋(Voiceprint),是用電聲學儀器顯示的攜帶言語信息的聲波頻譜。人類語言的產生是人體語言中樞與發音器官之間一個複雜的生理物理過程,人在講話時使用的發聲器官--舌、牙齒、喉頭、肺、鼻腔在尺寸和形態方面每個人的差異很大,所以任何兩個人的聲紋圖譜都有差異。


聲紋識別為何被看中?

人工智能主要有三個研究方向:視覺識別、智能語音、自然語言處理NLP。其中,在語音識別領域,聲紋識別屬於相對藍海市場,解決的主要是"我是我"的問題,多應用在安全驗證場景。

聲紋在大眾領域的應用才剛剛起步,但其非凡的潛力卻令人著迷。和指紋、虹膜等生物特徵一樣,聲紋"人各不同",具有唯一性。而聲紋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表現出的有趣特點,正是其潛力的主要來源。

1)非接觸式,降低侵犯隱私風險

聲紋由於其非接觸性是可以用於遠程領域的生物識別技術。另外蘊含聲紋特徵的語音獲取方便、自然。在採集過程中涉及到的用戶個人隱私信息較少,因此更容易被使用者接受。

2)隱蔽性高

舉個簡單的例子,拿出手機在說話 的人,誰又能分辨你是在打電話還是聲紋認證呢?這種隱蔽性使得聲紋識別能隨時隨地進行,而又讓使用者不會感到尷尬,也就自然擁有了流暢自然感。

3)採集成本低

比起其他生物識別錄入所需要的設備而言,聲紋識別只需要麥克風即可完成數據採集、認證等行為。它的成本優勢使得它在資本市場極為受親睞,也能讓不同生活水平的人們都一起感受到科技的力量。


公安、金融領域已大規模落地應用

2018年10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正式對外發布《移動金融基於聲紋識別的安全應用技術規範》金融行業標準,這意味著聲紋識別技術得到金融監管部門的認可。這也為聲紋識別技術進入移動金融領域解決了標準難題。

不止金融領域,公安、司法等領域都需要利用聲紋鑑定人員身份。聲紋識別技術的應用是傳統偵查手段與現代信息技術的緊密結合,在我國,公安部聲紋庫的建設工作是我國公安機關"三項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國家對聲紋採集設備的要求非常高,需滿足公安局發佈的《聲紋數據採集終端系統參數和項目要求》,包括功能要求、技術參數要求、驗收要求、技術培訓要求以及質量保修期和售後服務要求。遠鑑科技、快商通等是為數不多通過公安部檢測的聲紋廠商。


聞聲識人時代將至

從近幾年情形可以看出,相比於指紋識別、人臉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聲紋識別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成為資本界的新寵。不論是長期耕耘在此的科研機構,還是不斷湧現的創業者,這隻生物識別的潛力股正在逐漸吸引所有人的目光。目前多家企業正在爭相佈局聲紋領域,比如科大訊飛、遠鑑科技、國音智能、快商通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