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评榜|警惕某些“爱国主义”生意经


一周锐评,尽在这里☟



周,围绕“企业高管鲍某明涉性侵养女案”的评论在舆论场上沸沸扬扬,终于随着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派出联合督导组赶赴山东,对该案办理工作进行督导,而有了明确的期待。人们期望事情能有一个令人信服的真相交代。与此同时,一些“某国渴望回归中国”的文章大行其道,影响恶劣,虽然这些文章已经被处理,但是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这么多人热衷于看这样的垃圾?宁愿替别人赚脏钱贡献点击量?事实究竟是什么?



周评榜|警惕某些“爱国主义”生意经


标题党的“爱国主义”生意


周评榜|警惕某些“爱国主义”生意经


针对多篇题为“某国渴望回归中国”的微信文章,4月15日晚,微信方面称此类文章涉及夸大误导,现已删除相关违规文章227篇,对153个公众号进行了封号处理。“侠客岛”文章《警惕某些标题党的“爱国主义”生意经》指出——


这类文章,瞄准的是人们心头的民族主义情结,迎合的是一种民粹思想。相关文章有干涉他国内政、不尊重他国领土完整的嫌疑,如果放任,可能引发外交纠纷。这样的文章翻来覆去,除了煽动不理性、不健康的民族情绪,还能有什么作用?中国发展了,就要“外邦来朝”?说好听了,这是一种孩子气的想法,太幼稚;说难听了,啥也不是!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阅读量、涨粉、赢利。


(一周评论打榜指数:★★★★☆)


周评榜|警惕某些“爱国主义”生意经

“自以为领导满意”是有多蠢?


周评榜|警惕某些“爱国主义”生意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持续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作风保证的通知》,指出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中国青年报》刊登的评论《“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是怎样的蠢事?》指出——

“决不做自以为领导满意却让群众失望的蠢事”这一说法,是首度在公众的视野之内出现,其中深意,值得认真领会。想要知道政府做的某件事究竟是不是这种“蠢事”,只要听听群众的真实呼声,答案自然会一目了然。可以说“蠢事”一出,其“蠢”自现。

然而,知道自己的做法不受群众欢迎,还依然要硬着头皮蛮干,这样的领导干部,难道真的“蠢”吗?答案显然不那么简单。正是这个“自以为领导满意”,让这些官员有了“逆民意而行”的冲动。然而,这种“自作聪明”,终究不过是另外一种愚蠢。


(一周评论打榜指数:★★★★☆)


周评榜|警惕某些“爱国主义”生意经


用事实抽薪止沸


周评榜|警惕某些“爱国主义”生意经


“企业高管鲍某明涉性侵养女案”舆情背后体现了社会的正义感,也牵扯到未成年人保护等严肃问题,但是,如果任由各方自说自话,无疑是对社会资源的无意义消耗。《新京报》评论《用事实为“高管涉性侵养女案”抽薪止沸》指出——

本案之所以不断引起舆论的发酵,本身就是因为事实稀缺。有关各方需要增加事实供给,用事实抽薪止沸。同时,舆论也不妨冷一冷、静一静,没有把本案的事实调查清楚,所有的讨论都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大家也期待在督导组的督导下,有关方面能够尽快查清事实,并且全面通报事实,让所有的讨论在法律与道德间有的放矢。


(一周评论打榜指数:★★★★)


周评榜|警惕某些“爱国主义”生意经


别消费医护人员


周评榜|警惕某些“爱国主义”生意经


周评榜|警惕某些“爱国主义”生意经

近日,有医务人员投诉称,海口某烤涮自助连锁店推出了“全国门店医护人员免费”的活动,但实际是必须两名医护人员同行,且只能一人免单。该医务人员认为,这样的活动让人感觉是借舆论关注医护人员的契机来推销自己。《新京报》评论《别打着回馈名义消费医护人员》指出——


即便企业方有苦衷,那至少也该统一口径,线上线下告知活动截止时间并道明苦衷、做出道歉。否则,难免有些“欺骗感情”之嫌,这不太厚道。至少别打着回馈医护人员的名义消费他们。


(一周评论打榜指数:★★★☆)

周评榜|警惕某些“爱国主义”生意经


5G不能再玩坏了


周评榜|警惕某些“爱国主义”生意经


日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联合发布《5G消息白皮书》,与传统短消息相比,5G消息是多媒体的、能互动服务的,不仅有文字、图片,还能发视频、位置,甚至能够完成支付等。对此,有用户担心:本就泛滥的垃圾短信会否穿上新马甲、玩出新花样?

《北京青年报》评论《别让垃圾短信趁着5G玩升级》指出——


如果5G短信沦为电信诈骗的帮凶,“流氓会武术”之后,傻白甜的消费者岂不是更不胜其扰?严肃运营商与服务商的法定权责、落实侵权责任,这些前提性工作刻不容缓。


(一周评论打榜指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