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举:不能只听远方的哭声,而忽视近处的哭声

本末倒置的善举

很长时间以来,我在研究中国志愿服务的时候发现,

大的活动志愿者云集,一呼百应,小的活动志愿者却寥寥无几;远方的志愿服务我们立即出发,身边的志愿服务却往往被忽略不计。我觉得这很不正常,有点儿本末倒置。

还记得在《奇葩说》中有一道辩题是:“奇葩星球博物馆失火,你只能选择救一样东西,你是选择救画还是救猫?”黄执中提出选择救猫的人是听不到远方的哭声来作论点,而李诞则将远方的哭声破解为想象中的哭声,并指出救猫是近处的哭声,如果你连近处的哭声都视而不见,怎么可能指望你去聆听远方的哭声?

善举:不能只听远方的哭声,而忽视近处的哭声

找到近处的哭声

从“小老百姓”到“老百姓”再到“公民”,是个重要的转变过程。

“老百姓”意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一亩三分地,伺候好熟人圈子就行。“公民”二字则意味着远方与我有关,不熟悉的人也与我有关。

人们习惯去好高骛远和眼高手低,对于善举也是如此。往往身边就有很多需要自己去帮助的人和事,却常常视而不见。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 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这是道德水平的极大滑坡,也是对近处哭声的视而不见。

​近处的哭声需要用心去找吗?往往不用,只需要我们放弃置若罔闻和事不关己的态度,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那哭声一直都在。

善举:不能只听远方的哭声,而忽视近处的哭声

抚慰近处的哭声

帮助残障人士一定要注意,过度的关爱是另一种歧视,平等才是志愿服务的心灵基础,一切都要体现平等。如果你的眼光中带着同情、怜悯、居高临下的抚慰,其实是另一种残酷。和他们平等交流,像朋友一样正常聊天,在他确实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提供帮助,这会让他们感觉很舒服。想象一下,假如你进了一家商店,迎面过来六个服务员嘘寒问暖,你肯定撒腿就跑,这就是“过度热情”的后果。

志愿者的行动,归根到底是人对人,甚至是一个人对一个人。只有读懂了人性,将心比心,你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节奏、什么样的语言,去传递你想表达的内容。人是千差万别的,没有好的人际沟通能力,用同一种方式对待所有人,效果肯定不会好。

找到近处的哭声是开始,而抚慰近处的哭声则是目的。

没有哭声的世界是不存在的,

但有哭声却不理会的世界是残忍的!

善举:不能只听远方的哭声,而忽视近处的哭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