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魏國大舉興兵伐蜀,二將爭功鍾會誣殺鄧艾

三國後期,魏國大舉興兵伐蜀,由大將軍司馬昭統領,猛將鍾會、鄧艾二人為先鋒。出征大軍剛剛出發時,一些有識之士便看出,此次伐蜀必然成功,鍾、鄧二將卻都不能生還。後來果然不出所料,鄧艾因鍾會的誣陷而被殺,鍾會也因謀反而被部下譁變所殺。鄧艾字士載,棘陽人。鄧艾自幼父母雙亡,本身口吃,但他不甘於做鄉村小吏,以將才自詡,常常不顧別人的譏笑,籌劃佈陣置營的方式。後來他因公事入京,得以見到太尉司馬懿,受到重視和提拔。鄧艾受到提拔後,逐漸顯示出才幹來,到魏高貴鄉公曹髦即位時,他已因功被封至方城亭侯。至甘露元年,曹髦親自下詔嘉獎鄧艾籌劃有方,忠勇奮發,進封為鄧侯、鎮西將軍,都督隴右諸軍事。其後,鄧艾又幾次因破蜀大將姜維軍而升遷,先後增加封邑六千六百戶,進至西將軍,極受重視。

三國時期魏國大舉興兵伐蜀,二將爭功鍾會誣殺鄧艾

司馬昭劇照

魏元帝景元四年秋,魏國以大將軍司馬昭為首,興兵伐蜀。以徵西將軍鄧艾和雍州刺史諸葛緒進攻姜維以纏住蜀軍主力,鎮西將軍鍾會帥十餘萬兵馬直取漢中。本來這次滅蜀之功是紿鍾會的,鄧艾只起牽制姜維的作用,但姜維聽說鍾會已領兵奔漢中而去,便迅速回軍守住劍閣。姜維這一回防,正好擋住鍾會,使他阻滯不前使鄧艾得以立下滅蜀的大功。鄧艾見姜維的主力在阻擋鍾會,便乘虛而入,率兵從沒有人走過的山路殺向蜀國都城成都。鄧艾所走的道路極險惡,連糧草都無法跟上,他身先士卒,不顧危險,在無路可走時,用毛氈裹住身子,從山上向下滾。他們先走到江由蜀守軍不戰而降,接著又殺到了綿竹,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已嚴陣而待。

三國時期魏國大舉興兵伐蜀,二將爭功鍾會誣殺鄧艾

鄧艾

鄧艾派兒子鄧忠和司馬師纂出戰,二人初戰不利,退回來說:“賊不可擊。”他怒道:“存亡之分,在此一舉,有什麼不可的!”便要斬殺他們,鄧忠師纂只好回身再戰,一舉大破蜀軍,殺了諸葛瞻鄧艾要殺鄧忠和師纂,自然是因為沒有退路可走,鄧忠不會怨恨父親,但師纂卻是懷恨在心。鄧艾破諸葛瞻後,進軍至雒,已距成都不遠。成都城內一片惶恐,民心大亂,大臣們的意見也各不相同。有人建議後主劉禪南奔;有人勸他投奔東吳;也有人勸他拼死守城。但劉禪卻聽從了光祿大夫譙周的話,不戰而降。鄧艾入成都之後,寬待劉禪,並使降附臣民盡復舊業,又嚴律部下,不許掠奪,他的作為受到了蜀人的歡迎鄧艾因自己孤軍歷險,平滅蜀國,漸漸有些驕傲,不免做出一些令朝中大臣不滿的事情。

三國時期魏國大舉興兵伐蜀,二將爭功鍾會誣殺鄧艾

他擅自拜劉禪為驃騎將軍,對蜀太子、駙馬、諸王也都各有所封,對其他蜀國官吏也都封賞為官,有的蜀臣還兼領了他屬下的官職。鄧艾又將魏國與蜀國陣亡的士兵共同埋藏,以表示一視同仁,鄧艾很自傲。這年中歷十二月,魏元帝下詔褒獎鄧艾,封其為太尉,增邑二萬戶,加封兩個兒子為亭侯。鄧艾更加興奮了,上書晉王司馬昭,講論滅吳大計,並建議厚待劉禪,封其為扶風王,以定吳主孫休之心。還說,現在就把劉禪送到魏都城,吳人將驚恐,不如先留他在蜀一年。司馬昭派監軍衛瓘告訴鄧艾有事要報告,不要隨便自已決定鄧艾此時已忘乎所以。但鍾會等人已算計好要害他,他仍在迭迭不休地說這番話,更是自取死路了。

三國時期魏國大舉興兵伐蜀,二將爭功鍾會誣殺鄧艾

劉禪

鍾會為人很無恥,劉禪降鄧艾後,下詔讓姜維等人也投降,姜維便就近降於他,他卻在上給皇帝奏文時,自稱是經過苦戰才使姜維投降的。他自以為平蜀之功應以他為首,他對鄧艾立功很嫉妒,所以找機會陷害鄧艾。在陷害鄧艾這件事上,姜維也是出了力的。姜維感諸葛亮的知遇之恩,一心報效,所以鍾會後,便勸鍾會自立為漢王,殺掉鄧艾。鍾會心意已動,更是想殺掉鄧艾了。而師纂等人也為報私仇而誣陷鄧艾狂悖忤逆,叛兆已顯鍾會是中國歷史上大書法家鍾繇之子,在寫字上有善於模仿別人字跡的專長。他在劍閣讓鄧艾寫表言事,中途他改寫表文,使文章辭令看起來狂傲悖謬,居功自重。鍾會又把司馬昭的親筆回信毀掉,另寫一份以使鄧艾生疑心。鍾會就這樣一面使司馬昭怒鄧艾,一面又使鄧艾疑司馬昭。

三國時期魏國大舉興兵伐蜀,二將爭功鍾會誣殺鄧艾

景元五年中歷正月壬辰,詔以囚車至成都逮鄧艾,司馬昭又派鍾會率軍征討。鍾會唯恐不能殺鄧艾,先遣衛瓘帶少數人去抓鄧艾,以為鄧艾定會反抗,如果能殺衛瓘,鄧艾就更多了一條罪狀衛瓘知道鍾會的用意,但他身為監軍,職責就是監督鍾會、鄧艾,所以不能推脫,只好冒險去成都。衛瓘在夜間進入成都,召集鄧艾部下軍官,宣稱奉詔而來,只收鄧艾,其餘人不問。接著又說,諸官兵來降者,賞賜和封爵都可保留,如敢抗拒者,誅三族。到雞鳴時,除了鄧艾帳內的人,都已投到衛瓘那裡。於是衛瓘乘著使者的車子,徑至鄧艾所住的地方,鄧艾尚未起床,只好東手就縛鄧艾部下將領忠心耿耿的人很多,大家想劫下囚車,便披盔戴甲地來到衛瓘營外。

三國時期魏國大舉興兵伐蜀,二將爭功鍾會誣殺鄧艾

衛瓘輕裝出營迎接,對諸將說,他也不相信鄧艾謀反,將上表彰明鄧艾無反心。諸將信以為真,紛紛走了。幾天之後,鍾會來到成都,派人將鄧艾押往京師。鍾會向忌憚鄧氏父子,這次他以為鄧艾已死定了,自己人馬增加,獨攬了蜀地軍政大權,於是決意反叛自立。姜維想借機復國,還想削弱魏國勢力,勸鍾會殺光手下的高級將領。在鍾會正猶豫不決之間,此事已傳至軍營,眾將大恐,便聚眾譁變,攻打鐘會與姜維力戰而死。眾人又縱兵大掠,衛瓘費了幾日才約束住他們。鄧艾手下將領見鍾會已死,連忙追趕囚車,將他迎回。本來鍾會一死,鄧艾就可以活命了,但衛瓘卻不放過他。便派田續帶人去殺鄧艾。田續曾在江由之戰時畏縮不前,鄧艾要殺他,但又放了。

三國時期魏國大舉興兵伐蜀,二將爭功鍾會誣殺鄧艾

衛瓘以此事來唆使田續,田續在綿竹之西遇到了鄧艾一行,將鄧艾鄧忠父子殺死。師纂雖然曾陷害鄧艾,此時也一同被殺,死時體無完膚。鄧艾其餘的兒子在洛陽的也都被殺,妻子和孫子也被髮配到西域。鄧艾在被裝入囚車時,曾嘆道:“艾忠臣也,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復見於今日矣。”幸運的是,第二年,司馬炎篡魏,赦還了鄧艾的孫子。泰始三年,議郎段灼上疏為鄧艾申冤,六年後,司馬炎下詔為鄧艾昭雪,並封其孫鄧朗為郎中鄧艾雖然是衛瓘指使,由田續所殺,而罪魁禍首,自當是鍾會。但鄧艾居功自傲,在成都的所作所為,儼然蜀王的樣子,以致使人生疑,也實在是太魯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