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不僅要去避寒,更需要溫暖,人也需要溫情

海南, 曾幾何時,去海南避寒,享受溫暖,呼吸清新空氣,行走鬆軟沙灘,舉目夕陽椰林,醉心海天一色,彷彿已成為一種嚮往,一種時尚。

可我今冬不想去海南。雖然有兩間新屋虛空以待。

因為人,不僅僅需要溫暖,還需要溫情;不僅僅需要呼吸空氣,還需要可口的飲食;不僅僅需要自然風光,還需要人文環境;不僅僅需要自由自在,還需要依法依規……而這,正是海南欠缺的。

且不說言語艱澀,交流困難,頓生異地他鄉之不適;也不說物品不豐、價格高漲,總有寄人籬下、任人壓迫之困頓,更不說樓房質量堪憂、物業服務粗放、行政效率不高、監管缺位缺失,常有忍聲吞氣、無可奈何之煩悶……如此,去海南,還有意思嗎?

或許某君會說有失偏頗,但無數冰冷的事實,時常讓人舉步猶疑、心驚難安。君不見陵水200餘棟別墅說建就建、說拆就拆,多少無辜者哀嚎無助、叫天不應?怎一個亂字了得!前幾年,有朋友的孩子,購買了文昌龍禧灣一里海酒店式公寓,開發商巧舌如簧,卻遲遲不予開工,不但三次延遲交房,且交房後水管爆裂,電梯泡淹,廚房只留一個插座,物業利慾薰心,百般刁難,公然違規不賣水電,剋扣業主裝修押金,壓榨門窗經營者和業主,整棟樓連一個保潔員都沒有,逼得業主自己打掃樓道,業主多次到行政管理部門上訪無果……還有一位朋友,在美蘭機場附近買房裝修,一撥又一撥的施工隊伍、裝修人員,幾乎沒有一家講誠信守信用的,市場亂像橫生,監管部門缺失缺位,實在令人唏噓,恍若生活在另一個星球………幾位鄰居辦暫住證,沒有一個去一次辦成的,少則跑三四趟,我則跑了六次!第五次時,一位朋友想幫忙疏通,我說不麻煩了,看他們還能讓我跑幾次!記得現場有一位從北京去的女孩,說這邊辦事怎麼這麼難?!排長隊的候鳥們七嘴八舌,紛紛調侃,之所以難,一則窗口人員的思維觀念似乎還停留在未開發的原始狀態,簡單的事情弄的很複雜,一張白紙寫清楚的事,偏偏不寫不公告;二則窗口人員不會說普通話,也從來不願意多說一句話,問一句就回一句,吝嗇得讓人苦笑不得;三則因窗口人員事情沒辦好,不符合上邊要求,一句話推到重來,你乖乖的還得來回跑……有感於此,每每看到什麼“國際旅遊島”、“自由貿易港”之類的誇誇其談,就止不住暗自冷笑——就這樣的人文素養、理政水平,還“國際化”?即使朝上給海南一座金山銀山,即使從內地引進再多的人才、掛職再多的幹部,跟老百姓,跟候鳥們打交道的基層辦事人員在相當長時間內也難以適應“自由港”的要求,從事服務行業的從業者單就說話這一點也難以跟“國際”接軌……

換一種環境,為的是換一種心情,昇華一種感受。有人說,長久去一個地方,即使再美麗的地方,也難免有審美疲勞的障礙。這,是一種客觀存在,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最最重要的是,在海南的這個家,確實應像個家才好啊。當家難以稱其為家,缺乏應有的溫馨,那些許的溫暖又有什麼價值?當飲食不佳,難以滿足多年養成的胃口,好的空氣又怎樣?當諸事不易,舒心不能,動則鬧心,不動則窩心,幾千公里的飛呀飛豈不很傻?

說這麼多的不愉快,並不是想否定什麼,去或不去,海南就在那裡,去的人越少,那些吃官飯的可能更高興,因為人少,麻煩事就少,抱怨就少,小日子過得可能更滋潤!人多事多,候鳥們又大都知曉政策啊規定啊,不好糊弄,確實也夠煩的!可既然端了這碗官飯,還是要對得起這飯的給予者,切莫忘了入職時的初心啊。面對從千里之外飛來的候鳥們,最好能發發善心,多些善舉。就候鳥們而言,有時發發牢騷,多說幾句,或許是因為愛之切,或許還滿懷期待吧——其實,若從普及普通話、普及文明禮貌開始,若持續從掃黑除惡、優化社會環境做起,若繼續從反腐敗反懶政反亂作為、提高從政人員素質抓起,海南的明天或許比今天更美好!至少比每天高喊“國際”“自由”什麼的,似乎更實在一些,也更有效一些。海南,或許只有讓國人家人們先喜歡,那些圖謀發財的外人們才可能來尋找商機。

而且,說句不是人人都愛聽的話,在海南呆久了,那種暖融融的感覺,那種有些潮溼的粘糊,一年只能有半年生意的氣候,似乎再勤勉的人,也會變的懶散拖拉……北方雖然有些冷,但出門後的一個激靈,立馬會讓人的精神抖擻起來!如果北方沒有霧霾,或者霧霾不是持續性的囂張,有些涼涼的風,有些刺骨的寒,再伴隨很高的藍天,放眼遼闊的北國,感覺一下冬的存在與律動,其實也是一種不錯的活法……


海南不僅要去避寒,更需要溫暖,人也需要溫情


海南不僅要去避寒,更需要溫暖,人也需要溫情


海南不僅要去避寒,更需要溫暖,人也需要溫情


海南不僅要去避寒,更需要溫暖,人也需要溫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