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兩國高超音速武器相繼服役,美國急了卻無可奈可…

21世紀的軍武發展中,高超音速武器無疑是一個熱詞,實際上最先提出這一概念的其實是美國,不過目前來看,中俄兩國似乎在這一領域都走在了美國的前頭。

以我國為例,國產的東風系列中就有讓美國為之頭疼的高超音速導彈,DF-17於2019年閱兵上亮相備受矚目,該款高超聲速滑翔飛行器屬於中程彈道導彈,能夠對中近距離的目標進行精確打擊。

高超音速武器近年來被一些軍事大國爭相研究,原因就在於其對當前的防禦系統擁有巨大的威脅。

中俄兩國高超音速武器相繼服役,美國急了卻無可奈可…


中俄高超音速武器發展

除了中國的高超音速武器外,俄羅斯在這方面的研究和開發也相當深入,儘管俄羅斯在這一領域的發展保密程度較高,但是毋庸置疑其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地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匕首”以及“先鋒”兩型。

中俄兩國高超音速武器相繼服役,美國急了卻無可奈可…


前者為空射高超聲速導彈,後者為戰略洲際導彈,導彈發射不侷限於陸基,轟炸機導彈發射、水面戰艦發射以及核潛艇潛射的多樣性讓這一武器擁有了更多可能性。按照當前高超音速武器的發展,現有的防空系統是無法形成有效防禦的。這也是美國感到極度不安的一點。

中俄兩國高超音速武器相繼服役,美國急了卻無可奈可…

美國又急又無奈,彎道超車可行嗎

美國擁有愛國者,薩德以及宙斯盾三套防禦系統,但是目前來看能夠起到攔截效果的手段還是太少。矛與盾的較量現階段是矛佔據了上風,為此,美國近年來也開始加大了對高超音速武器的研究。

作為這一概念提出的“鼻祖”,美國當前的相關技術已經落後於中俄不少,因此想要短時間內趕上難度不小,為此美國軍部還曾提出了彎道超車的預想。

中俄兩國高超音速武器相繼服役,美國急了卻無可奈可…

高超音速武器之所以能夠在突防上實現質的飛躍,一在於速度的提高,二在於飛行軌跡的複雜和難以預測性,更銳利的進攻讓防禦系統反應的時間減少,預判的難度加大,再加上分導式彈頭的威脅,短時間內美國要想相處對敵之策就只能以攻對攻了。

目前美軍的一款高超音速武器已經試射成功,當然這也是迄今為止的第一個成功試射項目,相比中俄在這領域的發展還有很大差距。

中俄兩國高超音速武器相繼服役,美國急了卻無可奈可…

美國軍部已經決定向高超音速研發上進行資源傾斜,要知道過去美國將大比例的軍費都用於了海軍部隊,如今終於發現了自己的短板,只不過要想迎頭趕上,面對同樣在發展和進步的競爭對手,難度可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