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代皇帝的“三宮六院”,說說普通百姓的納妾

皇帝是封建社會至高無上的象徵,他們金口玉言,"率土之濱莫非王土,率土之臣莫非王臣"還有令無數人豔羨不已的"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可以說享盡了人間榮華,閱盡了人間美色。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之後,曾將原六國宮中與各地挑選出來的佳麗上千人,全部收入阿房宮中,由此開啟了古代皇帝后宮佳麗數千人的序幕。

到了漢朝,漢元帝寵幸三千,東漢桓帝蓄美五千。這麼多的美女,難怪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進宮三年皇上仍不認識,因此才有了流傳千古的"昭君出塞"故事,王昭君更是為了維護漢朝和匈奴關係穩定功不可沒。

這之後,皇帝為後宮選宮女便一發而不可收拾,歷史上有兩個著名的皇帝,一個是隋煬帝,他後宮宮女5000人,再加上各地行宮的宮女,宮女總數超過1萬人。

從古代皇帝的“三宮六院”,說說普通百姓的納妾


而這還不算最多的,最高記錄的保持者還要數風流的唐明皇李隆基,當時從都城皇宮到各地行宮的宮女人數竟達4萬多人。4萬多人是什麼概念?一年只有365天,一個人即使活上100歲,也只能有36500天。這4萬多名宮女即使累死李隆基,他也不可能全部寵幸一遍。

宮女被選進宮,從青春年少一直到年老色衰,這其中的孤寂和悲涼常人難以想像。杜牧有一首詩《秋夕》:紅燭秋光冷畫屏, 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 坐看牽牛織女星。描寫了宮女那種孤獨而又哀怨還有與期望相交織的複雜感情,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時代婦女的悲慘命運。

到了宋代以後,一直到封建王朝結束,皇帝們們後宮的宮女便逐漸減少,再也沒有一個皇帝挑戰"萬人"的記錄,甚至明孝宗朱祐樘終生只有一位皇后。

從古代皇帝的“三宮六院”,說說普通百姓的納妾


當然,這並非說明皇帝們不再好色,食色性色,何況皇帝呢?只是他們較以前的帝王們更務實了,這也是社會的整體進步。

皇帝有三宮六院,皇帝以外的其它人呢,官員和商人們當然不可能有皇帝那種排場,但是可以納妾。這種現象在現在一夫一妻制的社會里,不僅不可能存在也不具有合法性,但是在古代是頗為常見的,一直到民國時代男人仍然存在著納妾的習慣。

從古代皇帝的“三宮六院”,說說普通百姓的納妾


納妾到了最後,成為了一種財力和實力的象徵,只要你有能力,只要你有足夠的財產,便可隨心所欲地把無數個女人娶進家門。如果日子久了,看不上這些小妾了,還可以一張休書把女人趕出家門,再娶新歡。


這是有錢有勢的人,那麼普通老百姓呢?不是不能納妾,而是沒有辦法養活。當然,在明代的法律上有明文規定:凡男子年滿四十而無後嗣者,得納妾。

從古代皇帝的“三宮六院”,說說普通百姓的納妾

這是因為中國有所謂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訓,而且那個時候醫學條件落後,沒有子嗣便一律認為是女人的原因,於是再娶一個老婆,無論怎麼樣,都是為了給祖宗延續香火,香火如果斷了,那便是大逆不道。

這也給中國古代男子納妾找到了一個很好的解釋,使納妾變成了一種堂而皇之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