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怎么种植?教你黄芪的正确种植方法

黄芪,又名绵芪。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被白色柔毛。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那么怎样种植黄芪呢?下面就让

乡下人在农村带你们一起来看下吧!

黄芪怎么种植?教你黄芪的正确种植方法

一、黄芪的食用方法

1. 黄芪的副作用

黄芪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临床上,一般人经常单独使用黄芪进补或一次性大量进补,那是没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险行为。使用黄芪进补,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边服边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药才能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更安全的办法则是先用党参,有效而无副作用后再加用或改用黄芪,使用黄芪时采用逐步加量的办法,以身体能耐受而无副作用为度。最安全的办法是配方使用。


2. 食用黄芪的注意事项

食用黄芪有时间限制:在春天不适宜吃黄芪,因为春天是生发季节,人体需要宣发,而黄芪有一定进补效果,不适宜在这个季节服用。

对人群限制:感冒、生理期女性都不适宜吃黄芪,而且身体感受结实的人不适宜吃黄芪,黄芪适合气虚脾湿的类型,这种人群身体一般都存在虚胖症状,因此不符合这类人群。

黄芪食用要点: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黄芪用量:黄芪会加重上火的症状,又能止汗,故凡外感初起、无汗、食积内停、阴虚阳亢、热毒炽盛者均不宜用。病人在服用黄芪时不可擅自加大剂量,否则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会明显增加。 所以黄芪泡茶喝也要有个度。

黄芪怎么种植?教你黄芪的正确种植方法

二、黄芪怎么播种?

1. 直播法

黄芪种植以采用直播为好,能取得高产且获得好的质量。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春播在清明前后进行,一般地温达到5℃~8℃时即可播种;夏播在6~7月雨季到来时进行,播后7~8天即可出苗;秋播一般在白露前后,地温稳定在0℃~5℃时播种。

采用穴播或条播。穴播在起好的种植地畦面上按行株距33厘米x27厘米开浅穴,每穴播入种子4~5粒,覆土厚3厘米;条播在畦面按行距45厘米开横沟,沟深3厘米,播 种时种子与草皮灰、人粪尿拌均匀后,均匀撒入沟内,播后覆盖细土1~2厘米,稍加压实。穴播每亩用种量1~1.5千克。

2. 育苗移栽法

育苗:黄芪育苗播种期与直播相同,选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疏松的砂壤土,要求土层深度40厘米以上,播时按行距20~25厘米在育苗地畦面上开横沟,沟深3厘米,播幅10厘米,将种子与草皮灰拌匀,均匀播入沟内,覆土厚2厘米,稍加镇压,浇透水,畦上盖草保温保湿。气温在14~15℃时,湿润度适宜,10天左右即可出苗。以后加强管理,当苗长至13~15厘米,根长15厘米即可移栽。条播每亩用种量2千克左右。

 移栽:春季进行,在整好的种植地畦面上按行距20~24厘米,株距12厘米左右开穴,每穴栽苗1~2株,栽时要使根部自然伸展开,不宜弯曲,回土压实,宜在雨天进行。每亩栽苗2万株左右。

播种时:亩施磷酸二铵8~10千克,硫酸钾5~7千克作底肥。播种至出苗期要保持地面湿润或加覆盖物促进出苗。

黄芪怎么种植?教你黄芪的正确种植方法

三、黄芪怎么追肥?

黄芪是一种喜肥植物,除了施足基肥,为了满足不同生长发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提高产量,在第1年和第2年黄芪地上植株生长旺盛期、根部生长较快期,应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

第1次追肥结合第2次中耕除草进行,每亩追施人畜粪水1000千克,或硫酸铵15千克对水浇施。

第2次结合第3次中耕除草进行,每亩施尿素15千克对水浇施,或用堆肥1500千克与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铵10千克混合均匀后在行间开沟施入,施后覆土。

第3次在花期每亩追施过磷酸钙5~10千克、氮肥7~10千克,促进结实和种熟。

第4次在入冬枯苗后,每亩施厩肥2000千克加过磷酸钙50千克、饼肥150千克拌匀行间开沟施下,施后培土防冻。

在土壤肥沃地区,尽量少施化肥,施用化肥应以磷钾肥为主。

四、黄芪怎么采收?

黄芪怎么种植?教你黄芪的正确种植方法


1. 采收

黄芪以3年采挖的质量最好,年限不宜过短或过长,生长年限过久可产生黑心,影响品质。 目前生产中一般都在1~2年采挖,影响了黄芪的药材质量。采收于秋季茎叶枯萎后进行,一般9月中下旬采收为佳。当地上茎叶枯萎时刨收,因主根入土深,要仔细深挖,避免挖断主根或碰伤外皮,以免造成减产和商品质量下降。用工具小心挖取全根,去净泥土,趁鲜切去芦头,修去须根。

2. 初加工

黄芪根挖出后,除去泥土,剪掉芦头,晒至七八成干时剪去侧根及须根,堆放1~2天,使其回潮,再摊开晾晒,反复晾晒,直至全干,将根理顺直,扎成小捆,即可供药用。黄芪以根条粗长,表面淡黄色,断面外层白色,中间淡黄色,粉性足 、味甜者为佳。一般亩产干品300公斤左右,鲜货900~1100公斤。

以上就是乡下人在农村为大家介绍如何正确种植黄芪的详细内容了,如果您在阅读后觉得有用,可以给乡下人在农村一些关注和支持,如果您旁边还有其他需要帮助的朋友,也可以分享给他、她们哦!以后乡下人在农村会分享更多有关农作方面的知识给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