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副校长的24篇“战地”日记

3月25日至今,高三年级学生封闭学习已经24天了。在这段抗疫加备考的特殊时间里,我市师生们都保持着迎难而上的姿态,为理想信念而战。

从封闭住校那天起,太原市第二实验中学副校长田文华就开始写“战地”日记,截至昨日,已有24篇。一篇篇读来,就是一个个闪亮的日子,其中折射出的光,恰是特殊时期高三师生对生命、对国家最深情的体悟。

光影中的思政课

日记节选一:“2020年4月5日。希望就像远处的灯火,给你指引前行的方向;信念就像船桨,给你行驶的动力。通过《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想告诉封闭期间的高三学子,无论你身处何地,无论你学习程度如何,无论你遭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丧失信心,都不要对未来不抱希望!只要有希望,就一定能活出人生的价值!……”

解读:封闭住校的生活是枯躁的,为了给师生的心灵带来“按摩”功效,每个周末,市二实验中学都会给近300名高三师生放映一部电影,校长陈文斌专门制作了 PPT, 在开映前后为师生们进行赏析。《肖申克的救赎》《追梦赤子心》《集结号》等影片已经或将要在校放映,陈校长说:“我们所经历的每一次挫折,都会在灵魂深处种下坚韧的种子,我们记忆深处的每一次苦难,都会在日后成为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力量。借由这些电影,我们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生命教育,最终向师生传递一种信念,希望每个人都像战士一样勇敢前行!”

高三学生赵玮观影后写下这样一段话激励自己:“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与其在无数个黑夜失意懊悔,不如在无数个清晨奋起直追!”

激活动力的课间操

日记节选二:“2020年4月9日。两个月的居家学习,使高三学生的体质有所下降,精神疲惫,复课后的复习备考都是高强度的,如何吃得消?高效率的学习,必须有充沛的精力!课间操就是突破口!……”

解读:4月17日10时30分,学生们于操场集合,在体育老师李建宇的带领下,学生们做了一遍广播体操,步伐稳健却中规中矩。随后,动感的旋律响起,学生们瞬间被激活,跳跃、小跑……各种高频率的动作调动起学生所有肌肉和关节,全身心投入使得他们气喘吁吁。这套八节韵律操是李建宇老师在复学前自创的,“动作简单易学,趣味性强,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性。”

高效率的学习离不开有效的运动,每天上下午各半小时的体育运动成为高三学生紧张复习中的一抹亮色,激活动力,为身体加油,也为梦想加油。

全校同写一本日记

日记节选三:“2020年3月31日。今天,293班的周涛同学在文章的结尾是这样写的:‘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三学生,我的成绩很普通,但我也有自己梦中的远方。我有多努力,我才有多幸运,我相信未来的样子,就藏在我现在努力的样子里!’平日里,我是教师,她是学生,今天,她是教师,我是学生……”

解读:封闭期间,如何有效了解学生心理?如何让学生寻找到发泄情绪的出口?如何高质量陪伴每一个学生走过这段时间?市二实验中学想了一个办法,专门设计了学校专属的高三“战地”日记,绿色封皮,里面有校长寄语和校园风光插图。高三师生,人手一本。全校同写一本日记,每个人都会记录特殊时期备考时的想法,有感恩,有责任,有失意后的奋起,有彷徨后的激励。特殊日记,成为师生间交流的桥梁之一。

这是一本限量版的日记,里面珍藏的都是最美记忆。

田文华副校长的日记让人相信,高三,除了学习路上的艰难跋涉外,还有许多滋味,但只要内心有光,就无所畏惧!

本报记者 张晓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