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专业仪器的帮助测定下,该如何判断一款白茶的干度呢?

含水量合格的白茶在后期存放过程中,才能经得起长时间的储存。新版的白茶国家标准中,白茶的含水量不得超过8.5%,若是白茶的含水量不合格,后期储存就算再用心,白茶自身多余的水汽仍会逸出弥散,造成白茶的受潮变质。买到含水量不达标的白茶,就意味着花了真金白银,买到手的却是水分。这样的情况,应该没人愿意看到。那么,在没有专业仪器的帮助测定下,该如何判断一款白茶的干度呢?


在没有专业仪器的帮助测定下,该如何判断一款白茶的干度呢?

01

第一步,观察外观


通常干度达标的牡丹和寿眉,它们带芽带叶的干茶,整体堆放在茶样篓里观察时可以看到,其梗和叶连接处偶尔会有不完整的情况出现。这些适当的梗叶断裂,大多是烘干时被翻动或被压到而导致的正常情况。但若烘干的时候,温度和时长要求不达标,做出来的白茶干度就很容易不合格。含水量超标,梗叶内便会微微保留韧性,叶片和梗的连接处的完整度就越高。一款干度达标的老白茶,仓储到位的情况下,梗和叶相分离的情况会更普遍。这是因为,经过多年的干燥储存后。梗叶内部的纤维变老了,更加的脆弱,在干度极低的情况下,稍受到外界的影响,如茶叶外箱的搬运和挪动等,就很容易发生梗叶分离的情况。所以从白茶的正常陈化规律来看,如果遇上一款,梗叶完好无损,一丁点儿破损都没有的寿眉和牡丹,光是从外观来看,就足以说明它内部的含水量就是有问题的!


在没有专业仪器的帮助测定下,该如何判断一款白茶的干度呢?

02

第二步,用手感觉


白茶根据形态可以分为散茶和饼茶,而往往散茶的茶叶干度是比较好分辨的,特别是叶片长得比较舒展的秋寿眉一类。取一捧干茶,用手掂量。在取茶的过程中,叶片和叶片之间互相摩擦,从而能够发出“沙沙沙”的声响,并且从指腹上还会传递出干燥粗粝的手感,十分干爽。至于干度合格的白牡丹用手感受到的是叶片硬挺、又薄又脆的感觉,稍微一用力,就会被碰碎了。而芽头饱满的白毫银针,摸起来的手感更是特别,摸起来是自然松软的,像天然羊绒那般的绵柔手感。至于白茶饼的干度判断也不复杂,剥开包裹白茶饼的棉纸后,将整块茶饼放在手上掂量。前提是要将手洗净并且擦干后,再用手去摸茶饼的表层,能够感受到干燥、粗粝的质感,一点儿也不沾手,饼茶干度便是合格的!


在没有专业仪器的帮助测定下,该如何判断一款白茶的干度呢?

03

第三步,闻干茶香


在需要通过外观判断一款茶的品质时,闻香气是很实用有效的方法。干度合格,芽头和梗叶处于异常干燥状态下的白茶,发散出的香气是干燥、悠扬的,特别舒服和好闻。针对新白茶来说,含水量达标的新茶,香气是干燥和新鲜的,闻起来很鲜爽,大多都是有着草木经过干燥后的清香,还伴随着清扬的花香。而品质优异的老白茶,在干度合格的前提下,茶香是很浓郁的,茶香类型也很丰富,层次多变。老白茶沉淀下来的舒适茶香,分外沉郁,持久力和馥郁程度的表现都很好。但若是干度没有做好的白茶或者是被存坏的茶,它的气味是潮的,是湿的,是霉的,有明显的杂味和怪味,闻起来就不对劲!


在没有专业仪器的帮助测定下,该如何判断一款白茶的干度呢?

04

第四步,揉捏梗叶


当一款茶制出了成品后,可以从中抽出茶样里的梗和叶,分别用手揉捏,判断它们的干度。干度合格的白茶,它的茶梗是被做得很干的,这是很考验制茶师技术的。轻轻一掰,茶梗可以轻而易举的断裂成两截,叶片只需要轻轻一捏,就很容易断裂成粉末状。而含水量不合格的白茶,很多时候叶片烘干了,而茶梗却没有烘到位。这时,拿起一根茶梗,轻轻拗下去,能够感觉到,茶梗里面是有韧性的,被掰断的声音,断裂得不够清脆。叶片在捏碎的时候,稍微要韧一些,容易碎成小片状。经过用手揉捏后,一款茶的干度合格与否,手感差别异常明显!


在没有专业仪器的帮助测定下,该如何判断一款白茶的干度呢?

买茶之前,在没有真正喝到一款茶的时候。往往,预先判断它的干度,很关键。而简单判断一款茶的含水量问题,大致上看,并不复杂。一款茶,从芽头到叶片,从茶梗到手感,再到干茶的香气。方方面面的细节,都能够透露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