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與周恩來、董振堂互贈的毛毯

【朱德文物】朱德與周恩來、董振堂互贈的毛毯

朱德与周恩来、董振堂互赠的毛毯

一條紅底白花、爬滿縫補痕跡和補丁的普通毛毯,在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靜靜地陳列著,清晰地記錄著一段段相互轉贈的往事,凝結著周恩來、朱德、董振堂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深厚的戰友之情。

1931年寧都起義以後,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對朱德總司令十分敬仰,為了朱老總的健康考慮,他將一條普通的、紅底白花毛毯送給朱德。

1934年10月長征開始以後,朱德總司令就帶著這條毛毯上路。長征途中,無論是爬雪山、過草地,還是在激烈戰役後的休息中,朱德一直隨身帶著這條毛毯。它就這樣伴隨著朱德走過了漫漫長征路。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實現勝利會師,長征結束。12月12日,西安事變發生,時任中央軍委副主席的周恩來因為談判工作,經常往返於延安與西安。當時正值寒冬,西北寒風凜冽,為了不讓周恩來挨凍,朱德便將隨身多年的毛毯送給了他。

周恩來同樣十分珍惜這條毛毯,常將其隨身帶著。

一次,周恩來準備去西安跟國民黨談判,由於是乘坐吉普車,周恩來便隨身帶上了這條毛毯。與他隨行的有副參謀長張雲逸,和一個警衛班以及其他工作人員。

當汽車開到陝西甘泉縣的嶗山時,一行人突然遭到了國民黨軍隊的襲擊。張雲逸馬上說:“保衛周副主席!”,警衛班就地還擊。周恩來從吉普車上跳下去,在戰士們的掩護下,到山邊躲避了起來。

同行的一個參謀叫陳友才,從延安出發的時候,他裝扮成了周恩來——戴著禮帽、穿著大褂,國民黨反動派看見這身裝扮,就把陳友才當作了周恩來,集中火力向他射擊,陳友才犧牲了。這場戰鬥過程中,警衛班的許多戰士都犧牲了。當時留在車上的這條毛毯,也被敵人砍了一刀。

周恩來非常心痛。他回到延安後不久,朱德即將率部開赴太行山抗日前線,周恩來擔心山裡風大,又把這條毛毯回贈給了朱德。出發前,康克清請延安毛毯廠補好了那處被刀砍破的地方。

當時的華北地區人們都睡土炕。1938年冬,朱德住在山西襄垣縣一個老鄉家裡,因為火炕燒得太熱,毛毯和墊單都烤了一個大洞。當時,康克清請房東大娘縫補,因缺布料,雖補上了,但並不太好,只得將就使用。1939年春,八路軍總部遷至山西武鄉的王家峪。朱德就委託身邊工作人員將毛毯送到後勤部被服廠修補。

這條毛毯上的每一個補丁,都見證著戰友之間的親密情誼,記載著一段段難忘的戰鬥往事。毛毯雖簡,卻暖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