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遊溫州·週末去哪兒·享

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蔥。——杜甫(唐)

看美景,吃美食,方可稱得上是一趟完美的旅途。眼下,哪些食物會讓你有“吃”春天的感覺呢?不妨去品嚐一下本版列舉的滋味吧。

蒼南馬站:“民間聖果”邀你採摘遊

4月15日,在蒼南馬站被稱為“蔬果十大采摘園”之一的中魁頓麗桑葚合作社內,掛滿枝頭的桑葚正等待著遊客的到來。

“我家已經種了8年的桑葚,全部採用無公害種植,桑葚個個大又甜。” 中魁頓麗桑葚合作社社長鄭秋麗說,合作社門口豎起了“蒼南縣中魁頓麗桑葚種植專業合作社”“桑葚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的牌子,一個桑葚種植基地位於漁寮支線,中魁村口處。

鄭秋麗介紹,合作社有供種植果蔬的土地50多畝,當季種植的桑葚就佔40多畝。桑葚都經過他們改良,分為溫室種植和室外露天種植,各佔20多畝地。溫室種植的桑葚已於今年2月份成熟,供遊客採摘,室外種植的桑葚馬上就迎來採摘期。

桑葚既可入食又可入藥,營養價值很高,被稱為“民間聖果”。鄭秋麗拿起一個剛摘下來的溫室桑葚,說溫室種植可以讓桑葚生長的環境更加穩定,免受不良天氣的干擾,因此味道更加香甜,成果也較大,顆粒飽滿。這種桑葚呈紫黑色,口感軟糯,細細咀嚼中果香四溢,飽含汁水,甜中帶些酸。

在該基地溫室大棚裡,桑樹整齊劃一,桑葚掛滿枝頭。鄭秋麗說,2月份起,就陸續有遊客來採摘桑葚,一般是以家庭為單位,親子採摘,感受鄉村清新空氣的同時,還能邊摘邊吃純天然的桑葚,別有一番趣味。

室內的快下市了,室外的則“蓄勢待發”。比起溫室內的桑葚,室外的更多的是靠“天”吃飯。“今年正月裡有幾天倒春寒,室外的桑樹受到了影響,因此產量可能比往年要低一些。”鄭秋麗說,室外的桑葚比起室內的多了一些野趣,外形更加粗獷,顏色更加亮麗,吃起來酸度稍微高一點。

提著小籃子摘完桑葚,還可以在田間的小路散步。累了,就坐在田間喝喝茶,品嚐合作社自釀的特色桑葚酒,悠閒自得。

鄭秋麗說,接下來,她還要擴大種植規模,開辦農家樂,開發多種鄉村旅遊體驗項目,提升遊客的體驗滿意度。

溫都記者 陳偉

桑葚又名桑果、桑棗等,經科學鑑定鮮果中含有大量遊離酸和16種氨基酸,此外還含有人體缺少的鋅、鐵、鈣、錳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以及胡蘿蔔素、果糖、葡萄糖、丁二酸果膠、纖維素等,被列為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藥食同源”農產品之一。

龍灣狀元:奶湯王魚鮮得真夠味

到擁有多個知名景點的龍灣踏青,是不少市民的一個選擇。但對老食客來說,去龍灣如不品王魚,怎麼能稱得上完美?王魚這種長著長長鬍須的魚類,很受時間、地點的限制,顯得格外珍貴。

每年穀雨時節,王魚從大海洄游到甌江口(七里港—狀元—靈昆島一帶)水域產卵,七八月份過後又洄游至深海,再也難覓其蹤。因王魚肉質鮮美,再加上廚師妙手生花的烹製,成為溫州一道獨特的美食。

帶上家人到龍灣幾處知名景點走走,中午去店裡品下王魚,傍晚時分到永強的海鮮市場購買一些小海鮮帶回家烹飪,就是值得記錄的一天。

4、5月是品王魚的上佳時間,老練的食客往往擇一家老店吃王魚,龍灣狀元是吃王魚的絕佳地之一。狀元傳統的王魚做法是將魚洗淨,橫刀切大塊,用鍋煮十幾分鍾後,加粉幹、土豆一起燉煮,直至湯色奶白,味道鮮甜可口,突出甌菜“清、鮮”的做法。

目前,王魚已經成為狀元的一個美食品牌,在當地也有不少做王魚的老店,再兼以各類農家滷食,還有各類龍灣的特色海鮮。

其中,懶嶽平王魚的門口顯眼位置擺放著王魚招牌,樓內並沒有豪華的裝修、高端的包廂,但在食客圈名氣不小。記者到店時,該店李老闆正將活蹦亂跳的王魚從水池裡撈起切塊。

“在這個時節,溫州各地的人都喜歡趕來這裡嚐個‘鮮’,但今年受疫情的影響,食客少了一些,但現在生意好一些了,中午已經送走了幾撥食客,現在準備晚上的食材。”李老闆手裡活沒停,相當健談。

李老闆介紹,粉幹、土豆是狀元王魚的標配,做出來的王魚,湯色奶白,味道鮮甜可口,大大的臉盆端上桌就著湯大口品嚐才夠味,每盆大概有三條王魚的量,有些資深食客要吃上好幾臉盆才過癮。

溫都記者 徐奇

王魚是鯰魚的一種,主要分佈在緬甸、印度和我國東海、南海海域。它體背褐綠色,各鰭灰黑色,背鰭第一鰭條延長呈絲狀,主要棲息在水流緩慢的海底,喜食貝類,背鰭棘、胸鰭棘具毒腺,可以藥用,有健脾補虛的功效。

美食攻略:龍灣區狀元街道的王魚店有張智美食、番茄海鮮樓、懶嶽平王魚等,凡是王魚美食店,門口有招牌寫明。

龍港舥艚:禁漁期前吃海鮮大餐

眼下正是魷魚、馬鮫魚上市的時節,抓住春天的尾巴,買海鮮,吃海鮮大餐,不容錯過。記者為此跑了一趟龍港市舥艚片區。

“要買海鮮也就是這段時間,再過半個月就到了禁漁期,我也要休息了。”舥艚片區海鮮批發商張招棒這樣說。從龍港市時代大道一直走,走到盡頭就是舥艚漁港了。記者在舥艚漁港碼頭看到,只有幾艘漁運船停靠在碼頭。碼頭邊上停著幾十輛冷凍車,如果有海鮮進港,這些車要第一時間把貨送給各地商戶。

每天漲潮的時間就是這裡漁船和售賣海鮮的商家工作的時間。業內人士說,舥艚漁港中間深兩端淺,不是漲潮時間漁船靠不了岸,也出不了漁港。拖網船(含單拖和雙拖作業)考慮到成本,要長時間停留在近海或者外海作業,每天進漁港的海鮮通過漁運船運送。於是,每天漲潮時間就是漁港最忙碌的時候。

位於港濱路57號的一家水產批發商戶在漁港碼頭算是規模比較大的。批發商張招棒從事這個行業已經20多年。他每天要從漁船購進20多噸海鮮。

最近,舥艚漁港最多的海鮮就是章魚、魷魚等。張招棒說了一個挑選海鮮的簡單方法:如果買魚,一定要買魚鰓是紅的,越紅代表越新鮮,如果魚鰓是黑的,就不要買;選魷魚要選看上去是白色的,如果魷魚顏色變紅,就不新鮮了。

溫都記者 王春霞

舥艚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有建於南宋嘉定元年的陰均水閘、陰均埭和建於清嘉慶十四年的燕埭水閘等。

近海漁場海魚種類繁多、經濟價值高,盛產馬鮫魚、鯧魚、石斑魚、黃魚、帶魚、馬面魚、對蝦、梭子蟹等400餘種海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