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子佛珠的意義 不同顆數不同意義

說起菩提,人們會想到菩提祖師,菩提樹,想到那些佛教的詩詞,意境更是空曠。提到菩提子佛珠,我想大家都不陌生。大多數的老人,喜歡把玩收藏,手中經常一串菩提子佛珠,一股清淨脫俗。我們先不談菩提子佛珠的鑑別或者價值了。我們要探究的是,菩提子佛珠背後的故事。它既然成為佛家或者大多數人士用來修身養性的器具,那麼必然有它的寓意或者含義在裡面。

菩提子佛珠的意義 不同顆數不同意義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它的意義。 有關佛珠最初的起源 佛珠,本稱念珠,是指以線來貫穿一定數目的珠粒,於稱名唸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隨身法具。 其梵文原語包括四種意義: (一)psaka-mala,音譯是‘缽塞莫’,意譯作‘數珠’。 (二)aksa-mala,音譯是‘阿叉摩羅’,意譯作‘珠鬘’。 (三)japa-mala,音譯是‘渣巴摩羅’,意譯作‘唸誦鬘’。

菩提子佛珠的意義 不同顆數不同意義

(四)aksa-sutra,音譯是‘阿叉修多羅’,意譯作‘珠之貫線’。 而梵語mala是‘鬘’的意思。通常來講佛珠的最初起源,是由於古印度人有瓔珞鬘條纏身的風尚,而這正是這種風尚的沿襲,逐漸演變成為後世佛珠的使用。

菩提子佛珠的意義 不同顆數不同意義

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數目的子珠串綴而成,而各種佛珠特定的數目皆有不同。數目不盡相同的緣由是因為各本佛經的記載有異而成。 菩提子佛珠的意義: (一)一百零八顆:是最為常見的數目,是為了表示求證百八三昧,而斷除一百零八種煩惱,從而使身心能達到一種寂靜的狀態。 (二)一千零八十顆: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種煩惱,合成一千零八十種煩惱,“十界表示整個迷與悟的世界,可分為十個種類 (三)五十四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中的五十四個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階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四十二顆:表示菩薩修行過程的四十二階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和妙覺。已見上文,茲不贅述。 (五)三十六顆:無確切的含義,通常皆以為是為了便於攜帶,遂三分一百零八顆成三十六顆。其中蘊含有以小見大的義理,故與一百零八顆相同。

菩提子佛珠的意義 不同顆數不同意義

(六)二十七顆: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賢位,即前四向三果的“十八有學”與第四阿羅漢果的“九無學”。 (七)二十一顆:表示十地,十波羅蜜、佛果二十一個位次,“十地”見“五十四顆”一段,“十波羅蜜”見“弟子珠”一段的介紹,茲不贅述。而“佛果”指達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關於菩提子佛珠的含義以及文化意義,一時難以講解清楚。一串佛珠上顆數的不同,所代表的文化寓意也各不相同。不過大多數的人喜歡一百零八顆的菩提子佛珠,是最常見也是顆數方面最適合的。

菩提子佛珠的意義 不同顆數不同意義

有趣的是,菩提子佛珠雖然與佛家淵源極深,但是並非佛教所創。不過後來佛教的文化發展和人們的傳承,菩提也和佛說一起進入大家的世界緊密聯繫。說好了菩提子佛珠的含義,不妨有緣時取得一串,閒時細細體驗其中奧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