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已經“變味”,期待自己準備的年味


“年味”已經“變味”,期待自己準備的年味


今天是大年三十,家家戶戶鞭炮響連天,每家都做著熱氣騰騰的年夜飯。

自從結婚了這麼多年,我似乎再也感覺不到年夜飯對我的重要,今年的年夜飯又跟往年一樣回到親愛的老家過年,陌生又似曾相識,我從其它地方嫁過來的,我融不進這裡的風俗習慣。

從小生活的風俗不同:

我不認識這裡人,對他們沒有感情;

我對這裡很陌生,不知要如何面對;

我對這裡吃的東西不喜歡。

從小到大我都是吃炒菜喝湯長大的,這裡人都喜歡火鍋吃飯。每年說要回老家過年,我的內心就糾結,總希望著……

希望明年的年夜飯,我自己親手準備,準備我喜歡吃的飯和菜,準備屬於自己的“年味”,有多麼期待的這一天到來,就發現有多麼失望在裡面。結婚十年,每一次的年夜飯,都是這樣糊弄過去的。對於我這個“外人”從來不能插手參與……

“年味”已經“變味”,期待自己準備的年味


誰規定女人結婚了就一定要在婆家過年的,出嫁的女兒一樣喜歡孃家的新年,封建的博白人,更加不可能讓出嫁女去孃家過年。

心目中的“年味”與現實版的“年味”差太多了

下午坐在親戚準備好年夜飯的飯桌上,一個火鍋旁邊盛滿了幾大盤雞肉,還有一大籃白菜,以及一些粉條,幾個味碟,這就是婆家人準備的年夜飯。我盛滿了一碗米飯,肚子特別的餓,咬了一口想吞下去,哽咽在喉嚨,難以下嚥,就像半生不熟的米飯一樣,驚豔到我的嘴。旁邊的大嫂問道,你怎麼不吃呀,要減肥嗎?哈哈哈……我搖搖頭說:“不是的,我中午吃得特別飽,現在不是特別的餓,你們多吃點……”實在是難以下嚥,無法形容當時的尷尬。

“年味”已經“變味”,期待自己準備的年味


今天下午的插頭,似乎看出了我的心聲,時而斷電時而有電,彷彿在跟我訴說:“別怕,有我在呢?你吃不好,讓大家也不能安心的吃……”大家也鬱悶,吃得沒心情,插頭來來回回的折騰著,大夥都沒能好好吃飯。

“年味”已經“變味”,期待自己準備的年味


年夜飯還沒有結束,我就逃離了“現場”,一刻都不願意呆在那裡。

“今晚在某某家有燒烤,我們一起去……”親愛的問道。

我冷冷的回了他一句:“你們去吧,我就不吃了,換了睡衣不想出門……”

也許我真的還融入不了,他們的新年當中,我感受不到,在這裡過年有一丁點的快樂可言。我寧願把自己封鎖在自己的世界當中,看我想看的春晚,聽我想聽的歌,做我想做的事,看我喜歡的書,活在自己喜歡的“年味”裡……

看著大家曬出來的年夜飯,我饞得又饞,肚子早已餓得咕咕叫,可也不想再去找東西吃,寧願望梅止渴。

“年味”已經“變味”,期待自己準備的年味


出嫁女再也回不去的“年味”

看見我哥發出來的年夜飯照片,我饞得口水直流,味道一定很好吃,兒時家鄉吃年夜飯的感覺,久久縈繞在我的心頭。那是一家子30多口人坐在一起吃飯的感覺,奶奶和爸爸凌晨四點起床殺雞宰鴨情景,然後帶著我們去祠堂拜祖宗,這可能也是我印象中“年味”的模樣,久久刻在我心裡放不下。我就像回到了孩童時期,吃完了飯,然後領著紅包開心地找小夥伴玩,半夜帶著餓繼續熱著年夜飯吃,那種幸福感,似乎我長大了再也找不回來了,當春晚開始的時候,一家人圍在電視機面前看春晚……我知道再也回不去那樣的“年味”。

今年的春晚,只剩下孤單的我,看著幽默的春晚,不覺得自己可憐點了嗎?其實人生就是這樣,有時並不是你想象中這麼美好,有些飯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這麼好吃,但是有些路,還是得靠自己一個人去走,有些孤獨還得是自己慢慢的去體會。

“年味”已經“變味”,期待自己準備的年味


心中的“年味”成了一種牽掛

親愛的生怕我一個人太悶,打電話回來讓我去吃燒烤,可是我真的融不進去,他們講的話我聽不懂,他們聊的天,我也不明白,如果我單純的去吃東西,我覺得也不想吃,感覺少了一種“年味”在裡邊,所以乾脆不去了,免得尷尬收場。不過親愛關心,讓我體會了不一樣的“年味”……

還是讓孩子們開心的去吃吧,就跟他爸爸一起去感受,那濃濃的年味,雖然我想要的“年味”早已“變味”,變成了一種相伴的甜味,雖然沒有味道,確也少不了“滋味”。

明年的新年,“年味”讓我來備

我應該試著去適應,我應該試著下一年的年夜飯,自己準備。準備海鮮和扣肉,準備香菇燜雞,準備酸筍鴨,準備酸菜魚,給自己喜歡的年味,以及跟過年有關的一些吉祥的菜,還有一鍋骨頭湯,還有腐竹,粉絲蒸肉……我都應該準備上,讓自己的新年,真的過成我喜歡的樣子。讓我自己的新年充滿了“年味”的喜慶。

人生就是這樣,每一個階段過去了,就再也回不來了。用我的語言把我的“年味”留下。雖然我不太喜歡,今年的新年,也過得不開心。但!人生不就是這樣子嗎?每走過一個過程,總會經歷過許多不一樣的生活,人生的風景,總是在我們痛並快樂當中過去。當覺得逝去的時候,懊惱不已。可當我們把握不住的時候,總想著要留住點……

“年味”已經“變味”,期待自己準備的年味


用我的方式,留住“年味”的美好

留住年少的模樣,留下逝去的時光,留住孩童時的歡歌笑語,留住同桌的你,留住大家一起玩,一起笑的場景,留住除夕夜的感覺,留住除夕夜放煙花的樣子,留住春晚的美好。可當我們再也留不住的時候,意味著我們長大了,意味著我們變成了大人,要對我們的下一代負責任,要給我們的孩子創造“年味”。

孃家的年夜飯,是我想要的年夜飯,可是那並不是我的年夜飯,那只是我心目當中的年夜飯……當“年味”已不復存在,創造不一樣的“年味”也許代表著我的期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