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普通話,在古代是“普通話”嗎?梳理古代”普通話”的更迭

語言,是我們進行溝通的重要交際工具,我們藉助語言來傳遞信息和知識成果。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我們的國家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五十六個民族生存繁衍,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漢語可以被稱為我們的傳統語言,也是我們的官方語言,而“普通話”則是對現代標準漢語的代名詞,我們都知道,“普通話”是以北京音為標準音,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所制訂的,那麼不知你有沒有過好奇過,"

普通話”是經過怎樣的發展變化,演變成今天的樣子,而每個時期每個時代的“普通話”又是什麼樣口音的呢?

現代普通話,在古代是“普通話”嗎?梳理古代”普通話”的更迭

一.為何要有“普通話”

1.書同文

“國家”這個概念,不僅是地域上的,也是一個政治文化的共同體,要在一個地域上統一進行管理,就要首先從統一文化下手,在夏商周時期,“國家”還只是部落或部落聯盟的形式,周朝時期所謂的“官話”也只是停留在王朝統治階層之間,用於與諸侯國的政治交流,階層的限制阻礙了其發展,秦朝的建立,象徵著封建社會的開始,擁有著穩定的疆域和較高程度的中央集權,根據《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王政在統一全國以後推行了「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的政策。統一文字後,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個文化共同體,原本高居廟堂之上的官方文化向下滲透,文化的傳播吸引了各地的精英人群向中央靠攏,增強了整個社會的文化凝聚力。

現代普通話,在古代是“普通話”嗎?梳理古代”普通話”的更迭

2.語同音

口語,與文字關係緊密,卻又更復雜多變,使用者不僅有社會的精英,更重要的是在普通民眾中的傳播,我國從來是多民族國家,各地也都有自己的方言,常常一個城市,不同的村鎮也會有不同的口音,如果人們只接觸方言,而沒有一套全國通用的口語為基礎,那麼就會加強普通民眾的地方認同感,不利於統一的國家認同,為了便於管理,每個朝代幾乎都制訂了自己的官方語言,接下來,我們可以瞭解一下,“官話”是怎樣通過歷史的變遷,都城地理位置上的遷移,逐漸更迭為現在的”普通話”的。

二.“官話”的更迭歷史

1.先秦時期

在五帝及後來的夏商時期,中原黃河流域是先民們主要的生存及繁衍地帶,遠古語言應起源於渭河、黃河流域,黃帝炎帝帶領部落逐漸融合形成華夏族,在吸收了征討過程中被征服的各地方言後,形成了以黃河流域特有的北方話為基礎的漢語,到了夏商時期,稱之為“夏言”,周朝時期,則稱之為“雅言”,也是當時的“官話”。如上文所說,周天子將當時很多貴族及統治階層集中於都城成周(位於河南洛陽),僅在世家貴族內部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雅言”的推廣與發展,但還是將中原音的傳統傳承下來。

現代普通話,在古代是“普通話”嗎?梳理古代”普通話”的更迭

2.秦漢時期

秦朝的統一大業中,最為濃重的一筆之一,就是對語言文字的統一,秦朝優化了周文字,並將“小篆”推行全國,強制制訂了語言文字的標準,秦朝“官話”也依然沿襲了周時期的“雅言”。

到了漢朝,因漢主劉邦是楚國人,則把楚國話定位官方語言,漢朝都城位於關中地區,地理位置決定其大眾語言仍為“雅言”,而楚國地處偏僻,當初為與中原接軌,從貴族到人民都學講“

雅言”,也帶入了一些楚國原有的通用語言,如此,將楚國話定為全國通用的“官話”,基本上與之前相差不大,中原大眾也容易接受。漢時的“普通話”也稱為“通語”“洛語”,西漢時期,中央政府加深了與西域的商貿往來,一些西域與中亞系統的語言開始進入中原地區,外來的詞彙和發音風格也融入了當時的普通話,直至東漢時期的遷都洛陽,“通語”一直未發生較大改變。

現代普通話,在古代是“普通話”嗎?梳理古代”普通話”的更迭

3.兩晉隋唐時期

兩晉承襲漢代,以“洛語”為國語,東晉滅亡後,中原被少數民族政權統治,史稱南北朝時期,一些中原民眾為躲避戰亂向南遷徙,後散居在福建、廣東、廣西、江浙等多個省份,漢人正統朝廷及很多名士大家,也從曾經的都城洛陽遷徙到金陵(南京地區),將“洛語”帶入南方,在此過程中,“洛語”與金陵本地的“吳語”逐漸融合,形成金陵雅音,為南朝宋、齊、梁、陳四代所承襲。而洛陽,儘管處在少數民族的統治下,但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要求鮮卑族和其他少數名族學漢語,穿漢服,則從另一個方面對“洛語”進行了保護及推廣,直接影響了隋唐的正音

至隋朝統一中國,隋文帝一心想恢復正統中華文化,於是從語言下手,由隋朝著名音韻學家陸法言編纂了漢語言音韻專著《切韻》,以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為基礎,因確認南朝為正統政權,“官話”則以金陵雅音為重。

時間來到唐朝,唐朝建都長安,並以洛陽為東都,將中華文化推向了漢以來的第二次高潮,在網絡上,我看到一則小故事,與大家分享:“唐朝武后時期,依靠背後構陷在朝廷取得官職的侯思止並沒有什麼真才實學。一次,他跟其他同僚講話,說到“豬”字時,沒有按當時標準音即“洛陽音”讀成“雕”,卻按長安的音讀成“誅”,此事被同僚無情的嘲笑了一番,武后聽說這個故事後也忍俊不禁,一直髮笑。”這個故事說明,唐朝依舊以洛陽讀書音即“洛語”為官方語言,在為官做宰的上級階層,如果你的“洛陽音”不標準,即便你用首都長安的讀書音說話,也會收到別人的嘲笑,不管是否在洛陽為官或讀書,若不熟悉洛陽讀書音,則很難與以讀書人為主體的文官進行交流與溝通,進而影響仕途,所以在唐朝,北方口音仍然佔據主導地位。

現代普通話,在古代是“普通話”嗎?梳理古代”普通話”的更迭

4.宋元明時期

唐王朝覆滅,北宋定都開封府,標準話為河南開封話和洛陽話,但仍以“洛陽讀書音”為基礎標準,後南宋遷都臨安,直至南宋末年漢族政權徹底落入異族之手。元代定都北京後,法定國語為蒙古語,將漢語定為共同語言,稱為“天下通語”,而彼時的漢族北方方言,因戰亂及北方的淪陷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留存下來佔據主導地位的,仍然是中原的汴洛音

明朝建立,定都南京,明朝初期進行了多次大移民,朱元璋帶了20萬淮人定居南京,未受戰亂影響的山西居民則向中原河北、山東、河南一帶遷徙,經過這次人口的大規模流動,北方地區開始恢復漢語口音,因此段時間收受民族融合影響較多,只有長江下游地區的部分區域語言,能稱之為漢語普通話,為解決讀音問題,朱元璋制定編纂《洪武正韻》,將由隋朝時使用的金陵雅音演化而來的南京話,融合江淮話,確定了國家官話標準語,即是通行中國直至近代的南京官話。後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以南京人為主,從全國遷徙數十萬戶民眾進京師,進而以南京官話為基礎影響前元大都漢語語音,歷經整個明代,北京官話初步形成。

現代普通話,在古代是“普通話”嗎?梳理古代”普通話”的更迭

5.清朝及後期

滿清入關後,定都北京,清代早期,滿族上層在公私場合中均使用滿語,南京官話扔為漢語主流標準語,至順治帝開始,為進行文化統一,便於管理,清代貴族開始學習和推廣北京官話,南京官話和北京官話開始並駕齊驅,至雍正八年設立正音管,

向全國推行北京官話,逐漸北京官話取代了南京官話的地位,一直沿用,至1909年,清政府設立“國語編審委員會”,北京官話正式獲得“國語”地位。

到了民國初期,官方語言將南京話和北京話結合起來,成為一種“京音為主,兼顧南北”的複合普通話,1932年5月,中華民國教育部正式公佈並出版《國音常用字彙》,為確立國語的標準提供了範本,也是現代漢語標準第一個國語系統。1949年後的國語及普通話系統,均源於這個時期。

如今,現代標準漢語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通用語言,臺灣也使用民國時期的國音標準作為普通話,中國大陸與臺灣對待標準的稱呼雖然不同,但內涵一致

現代普通話,在古代是“普通話”嗎?梳理古代”普通話”的更迭

三.結語

回顧歷史,從頭看來,我國的文字與語言伴隨著歷史的演變,經過了長達數千年的發展,通過對文字語言發展推及的史料,可以幫助我們對中國古代近代史有一種更深刻和全面的瞭解,語言和文字是人類的智慧,中華文字語言之美,美在風骨、美在意蘊、美在精髓,古代中國人民的智慧帶給世界及後代的,是數不盡的財富,隨著我國的前進發展,我們將會帶著這筆財富一直走下去,將“中華語言”以更自信,更包容的形象,向世人展現。


參考文獻:

1.張思敏 《我國古代“普通話”的地理更迭》

2.蘇力 《文化制度與國家構成—以“書同文”和“官話”為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