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安:為環境“減負”給生態“增綠”

東北網4月9日訊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促進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去年,北安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為環境“減負”,給生態“增綠”,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標率為90%,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三減”施用量分別比上年減少2%、3%和3%。清理45處烏裕爾河、通肯河“四亂”問題,鬧龍河水源地整改通過國家驗收,新增造林面積1.63萬畝,連續29年未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

為解決汙水排放問題,改善生態環境,北安市實施向前城市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PPP項目。該項目是全省百大項目之一,工程總投資7994.30萬元,於去年8月初開工建設,預計今年8月完工。工程完工後,排放水質標準將從原來的1級B提升為1級A,既可灌溉農田,又能補充河道生態流量,提高水環境的保護度。通北鎮汙水處理廠項目是該鎮實施“三供兩治”工程中的一項,總佔地面積1.2萬平方米,汙水處理量最大可達每天5000噸,每天來自全鎮的生活汙水通過排水管線匯聚於此,在預處理車間通過粗格柵、細格柵、旋流沉砂等工序進行一級處理後,流入汙水處理廠的核心部分生化池,再通過A2/O工藝,使汙染物得到有機降解。處理後的汙水再經過沉澱和消毒等工序後,可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中的一級A標準,將全部排放到河流中。汙水處理廠的建成使用,不僅使汙水得到合理排放,極大地改善了居民生產生活條件,為打造宜居城鎮再添助力。

北安市在農業綠色發展道路上,始終堅持打造農業淨土,還原農產品本色,堅定不移推進農業“三減”,讓農產品從根本上優起來。全力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建立大豆萬畝示範方10萬畝,農業“三減”示範區40萬畝,“互聯網+基地”16個,建設高標準農田16萬畝。深度開發“原字號”,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企業發展到14家,農產品加工能力達到180萬噸。成功創建“我的房前屋後”區域公用品牌,優勢農產品品牌發展到21個。林產經濟快速發展,預計實現產值10.7億元。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今年,北安市將繼續強力實施“藍天行動”,強化重點行業汙染物排放管控及“散亂汙”企業治理;強力實施“碧水行動”,鞏固鬧龍河水源地保護成果,做好通北鎮“萬人千噸”水源地後續治理,加強烏裕爾河出境水質管控;強力實施“淨土行動”,推進15度以上坡地還林還草,壓實秸稈禁燒四級網格主體責任,10個秸稈固化站投產運營,提高秸稈綜合利用率。同時,還將繼續深度開發城市水系和周邊溼地等自然資源,加快完善配套基礎設施,打造集生態、休閒、文化為一體的城市綜合景觀,提升城市品位,彰顯城市魅力,將生態優勢轉變成產業優勢,給百姓帶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