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格中標105輛純電動客車訂單!什麼車型?

暖春已至,鶯飛草長,萬物復甦。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穩步推進,各行各業正陸續恢復正常生產經營。疫情之下,以客車為運營主體的傳統公路客運遭遇重創,但中國客車、客運企業始終保持著“韌勁”,為大眾的平安出行與社會的和諧穩定默默貢獻力量。廣東順德汽車運輸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德汽運)就是客運企業中的典型代表。

海格中標105輛純電動客車訂單!什麼車型?

十五年的“兄弟情” 順德汽運與蘇州金龍共成長

2020年4月2日,89輛嶄新的蘇州金龍蔚藍純電公交車從蘇州園區出發,這是順德汽運採購的105輛海格新能源客車中的首批車輛,後續16輛將於4月12日從蘇州開赴順德。如此大手筆的批量採購,順德汽運是出於怎樣的考量呢?

順德汽運前身於1982年成立,原是國有企業。2005年通過產權制度改革變為民營企業。經過十餘年發展壯大,公司現保有車輛1360餘輛,員工2600餘人。得益於科學管理與穩步經營,順德汽運在廣東甚至整個華南客運市場都佔據自己的獨有市場份額。

海格中標105輛純電動客車訂單!什麼車型?


“作為集團性的公路運輸企業,公司主營業務包括公交,包車租賃和班線客運等等。” 順德汽運常務副總經理、董事長特別助理伍錦佳向記者介紹,公司業務範圍覆蓋廣東、江西、湖南等華南各省市,在順德本地公共交通市場佔據了50%左右的份額。”

“公司保有的1360輛車當中,公交車有1000多輛,另外300多輛是旅遊包車和公路客運班車。”伍錦佳表示,基於國家新能源公交推廣應用戰略,廣東省要求2019年底公交公司陸續將老舊車型替換為新能源公交,2020年基本實現公交電動化。結合公司業務需求與政府政策導向,公司做出了批量採購新能源公交的決定。

“這次我們採購的海格車型,有6米、8米、10米三款車型,一共105輛。”伍錦佳稱,這批車輛將主要投放在順德區內的公交線路運營。8米的KLQ6856和10米的KLQ6106都是“蔚藍”車型,以智能網聯、高顏值、高安全性為亮點,將投放在中心城區部分線路以及區內跨鎮線路,6米的KLQ6650定位為微巴,車身小巧、調度靈活,將投放鎮村一級線路運營。

一次性大批量購置新車,順德汽運慎之又慎。伍錦佳介紹說:“順德市政府一直致力於持續提升公共出行服務水平,為市民創造綠色高效的出行環境,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本次採購通過公開招標,蘇州金龍中標了105輛純電動客車。”

海格中標105輛純電動客車訂單!什麼車型?


談起與蘇州金龍的合作,伍錦佳告訴記者:“公司與海格客車的合作淵源已久,記得在2005年開始公司就採購海格車了。十五年的實踐證明,海格客車的品質與服務是值得信賴的,雙方在長期的合作中已建立起互相信賴的合作友誼。”

“另外,海格客車的售後服務令我印象深刻,跟蹤及時,服務到位。車是運營工具,不可能保證無故障發生。出現問題,勇於承擔並高效解決,這是特別值得稱道的一點。”伍錦佳補充說。

“公司第一批新能源車就是海格,除了新購置的這批純電動公交,我們此前也採購過100多輛海格插電式公交。在這個過程中也能感受到海格產品與服務的不斷完善。”伍錦佳笑著說,十五年業務往來,順德汽運與蘇州金龍早已不是簡單的買賣關係,而是合作共贏的好戰友、好夥伴。

疫情防控責任重 探索業務轉型“新思路”

春節假期,本應是旅遊客運的黃金時期,但“顆粒無收”卻是不少客運企業2020年春節的真實寫照。疫情尚未完全結束,現在總結疫情對客運流量影響仍為時尚早,但儘可能地提高企業的防疫與服務水平,儘可能地減少損失是時下道路客運企業的當務之急。

海格中標105輛純電動客車訂單!什麼車型?

“這次疫情的發生,對我們客運企業可以說是很沉重的打擊。”談及疫情,伍錦佳坦言:“到目前為止,公司班車業務大約只恢復了20%-30%,整個客流量大幅下降,形勢可以說非常嚴峻。公交業務雖然客流量同樣大幅減少,但線路基本恢復運營,一方面是因為公交是民生工程,需要保障市民的正常出行。又一方面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從2010年開始,順德區採取公共交通共同體(Trafficommunity,簡稱TC),在明確公交線路經營權全部歸屬政府所有的前提下,政府以簽訂合同及考核兌現的形式向運營商購買公交服務。這種模式為我們提供了保障和支持,讓我們更專注於提升運營質量和服務質量。”

疫情之下,如何確保工作正常開展?這對於所有道路客運企業都是共性問題。

伍錦佳表示:“針對疫情防控,國家各行各業,從上到下都在動員,我們按照國家規定嚴格執行。特別是公交客運行業,每天面對的乘客多、來源廣,公司嚴格規範駕駛員駕駛行為和衛生防範制度,要求駕駛員上車前測溫、佩戴口罩,發車前對車輛進行全面消殺,並對乘車人員做好上車是否佩戴口罩的檢查,宣導乘客安全健康出行等等,承擔公交服務行業與集團企業的責任擔當。

海格中標105輛純電動客車訂單!什麼車型?

“受疫情和整個行業客源萎縮影響,公司經營形勢比較嚴峻,目前公司正在積極探索業務轉型的‘新思路’,期望通過拓展新的業務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伍錦佳表示,車型結構調整則是首當其衝的,比如車輛的“大改小”。公司的組織結構也會相應調整適應新業務的發展,並有計劃拓展定製巴士、網約車、駕駛員培訓學校、貨運等方面的業務。(本文來自廠商投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