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不规范,造成的涉税风险有哪些?

财税风险有些是业务部门造成的,也有会计人员不懂财税政策,人为造成的。

1、购销合同要缴纳万分之三的印花税,到底是按照含税价还是不含税价缴纳?这取决于合同的签订,合同决定业务过程,业务过程产生税,合同是业务部门签订的,只有加强业务部门的税收培训,才能真正规避税收风险。如果签订的是含税价,那么就按照含税价缴纳印花税;如果签订的是不含税价,就按不含税价缴纳印花税,因此,业务部门是产生税的根源。

参考依据:《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购销合同应按购销金额0.3‰贴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购销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合同上载明的“购销金额”。

2、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不够,不熟悉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造成的。

(1) 认缴的注册资本做成了实收资本,这样做账是要提前交“巨额”印花税的!而且属于虚增账面资本。认缴不做账,实收才做账!

参考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金账簿印花税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1994〕25号)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执行《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后,其"记载资金的账簿"的印花税计税依据改为"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其"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两项的合计金额大于原已贴花资金的,就增加的部分补贴印花。因此,没有实际认缴的注册资金暂不缴纳印花税,可待实际认缴到位后再缴纳。


会计核算不规范,造成的涉税风险有哪些?


(2)财务账务处理不规范,如把平时办公室购买的桶装水计入了“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从而导致公司历年来的福利费一直大大超过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正确做法是放到管理费用-办公费科目。

把购买的茶叶全部入到“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这样处理显然是错误的,如果是把购买的茶叶发给职工,账务处理是正确的;办公室人员喝掉,那就属于管理费用-办公费;如果是买来送给客户,就是管理费用-招待费,具体业务要具体分析。

如果没有在汇算清缴时进行纳税调整处理,就会留下涉税风险!

参考依据: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规定、《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


会计核算不规范,造成的涉税风险有哪些?


(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 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 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3)单位未成立工会组织的,仍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计提工会经费,支出时也未取得工会组织开具的专用收据;那么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要纳税调增的。

参考依据:国家税务总局2010年第24号(2010.11.9)关于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自2010年7月1日起,企业拨缴的职工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凭工会组织开具的《工会经费收入专用收据》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现在,知识更新迭代不断加快,会计知识不断更新、财税新规不断出台,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会计人唯有不断去更新知识,账务处理规范了,少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少给企业缴冤枉税,会计人员照样能给企业带来利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