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话痨”突然安静了,孩子突然结巴了怎么办?以下4点轻松应对

不知道家长朋友们有没有遇到这种情况,孩子本来是个话匣子,能说会道的,净说大人话,最近不知道怎么的,突然说话有点结巴了。

“小话痨”突然安静了,孩子突然结巴了怎么办?以下4点轻松应对

发生这种情况家长朋友先不要自己吓自己,孩子发生真正的结巴概率只有5%,而且很少在2~3岁的阶段出现,起码要在5岁以后确诊为“口吃”。2岁以后的孩子语言能力突飞猛进,从原来简单的单字,孩子开始说完整的句子,而且孩子的认知能力也在快速发展,想要表达的内容很多,各方面能力却没有准备好,比如词汇量不丰富,口腔肌肉不够发达等。

简单地说,就是“想得比说得快”,就很容易出现卡壳,也就是结巴的情况。这里给大家一些应对孩子“短暂说话不流利”的方法:

“小话痨”突然安静了,孩子突然结巴了怎么办?以下4点轻松应对

1、降低孩子交流的压力

大多数家长一看孩子结巴就着急了,孩子说一句,家长就纠正一句,或者要求孩子重说一遍,这些举动会增加孩子的交流压力,反而无法让孩子自然表达语言。当孩子每次开口说话都变得紧张,想要表达就压力很大,那么他自然说话不利索了。

家长可以给予理解的回应:“不要着急,慢慢的说,妈妈知道你有很多的想法,很多的话想跟妈妈说,但是没有办法一下说出来。”;“有时候妈妈也说不清楚自己的想法。”让宝宝感受到家长理解他所遇到困难,尽可能创造轻松的家庭交流氛围。

“小话痨”突然安静了,孩子突然结巴了怎么办?以下4点轻松应对

2、耐心等待并聆听

不要着急替孩子把话说完,更不要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最好的做法就是微笑地表示聆听和鼓励。孩子的世界本来就简单,爸爸妈妈很容易猜出孩子想说的话,可是每次都替孩子说出想法,孩子很容易因此懒得再表达出完整的句子,心里就觉得“反正我说一半爸爸妈妈就懂了。”

“小话痨”突然安静了,孩子突然结巴了怎么办?以下4点轻松应对

3、降低和孩子沟通的语速

很多父母平时说话的语速很快,家长快节奏的表达也会带起孩子的节奏,孩子也想跟着快起来,但越快越说不明白,无形中就增加了孩子的焦虑,从而影响了孩子的表达。家长要适当放慢自己的语速,和家里的生活节奏,让整个节奏处于孩子可控的状态。

家长和孩子的对话过程中,要做到“一次只问一个问题”,等到孩子说完再继续提问。

“小话痨”突然安静了,孩子突然结巴了怎么办?以下4点轻松应对

4、善用儿歌和绘本

如果家长注意观察,会发现身边结巴的成年人,平时说话结巴,但是唱歌却不结巴。是因为口吃的人都存在讲话过快、过猛、着急的现象,急于表达一句话就产生了结巴,而唱歌是随着音乐既定的韵律和节拍,就可以有效地缓解以上的现象。而且唱歌的时候,人的心情是处于愉快的状态,没有讲话时的心理负担,所以唱歌才不会结巴。

这个方法对于临时性口吃的孩子也有效,家长可以带孩子一起温习耳熟能详的绘本和儿歌,一边读一边唱,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暂时忘却说话的压力,重拾张口的信心。

虽说这是孩子发展的正常阶段,之后都会慢慢好转的。但以下状况需要引起家长的注意:

1、说话不利索的同时伴随身体其他动作,比如控制不住地眨眼、手下意识地抽动;

2、对于交流说话已经出现了很强厌恶感;

3、有家族历史;

4、结巴的情况持续时间超过半年

如果孩子出现这些情况,需要家长更加密切留意,及时就医干预。

我是贝贝麻麻爱贝儿!关注我! 每天分享育儿知识,为大家答疑解惑,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