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的“枫桥力量”


抗疫一线的“枫桥力量”

近期,市委政法工作会议暨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会议召开,莲前派出所作为创新发展新时代特区版“枫桥经验”的先行者,在会上得到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昌升的多次点赞。

俗话说,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去年以来,莲前派出所以争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为契机,坚持“主动创稳、铸魂创安、强基创先”三大工程建设,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夯实,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今年以来,全体民警结合践行“枫桥经验”,强化政治建设,牢记平安使命,真正做到疫情防控“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不但擦亮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这张新名片,还对疫情防控过程中的基层社会治理进行了探索。

抗疫一线的“枫桥力量”


强化政治建设 所领导身先士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对于人民公安来说,疫情就是警情,防控就是使命。

枫桥经验的启示是,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疫情防控以来,莲前派出所党支部强化政治建设,支部班子成员带头,全体党员民警冲锋陷阵,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

作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班长”,支部书记、所长谢跃远一直忙碌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线。“我是党员,我得上!”“我是所长,跟我上。”这是一段时间来民警们听到谢跃远说得最多的两句话。

今年正月初六,在洪文附近一出租房发现一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密切接触人员。接到指令后,谢跃远第一时间和社区民警董永炟赶到现场,协助疾控中心医务人员做好相关人员隔离后,又迅速部署周边的封控工作。所领导的担当和作为,犹如一针“强心剂”,带动派出所的党员民警、辅警忠诚奉献、全力抗疫。

坚持爱民初心 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抗疫一线的“枫桥力量”


为孤寡老人宣传防疫常识、送口罩。

“枫桥经验”源于公安,牢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爱民初心,是一种使命。针对疫情防控这一特殊时期,面对群众求助,莲前派出所始终坚持:我们是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要有温度地服务。

2月17日,莲前派出所接到辖区一名群众报警称,自己低烧,头晕腿酸、全身乏力,担心患上新冠肺炎传染给家人,求助无门。前埔南社区民警张剑没有片刻迟疑,迅速赶到现场,在等待120到场期间,不断安慰这名群众:“有我在,不用害怕,就算你患上新冠肺炎,有困难也都可以找我们。”后来经检查,这名群众得的是普通感冒,张剑将他安全送回家后,也跟着舒了一口气——真正的勇敢,不是从不害怕,而是充分了解困难和风险后,依然选择前行。

这样的爱民故事,在莲前派出所还有很多:劝群众“这里危险请离开”、自己却在发现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的出租楼下坚守的全国一等功臣老民警陈世强;将扬言轻生的男子救回、看见其防护不到位,将自己口袋里出警备用口罩给了群众的蔡晓蔡……

疫情期间的枫桥经验告诉我们,守住爱民初心,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罢了。

借力智慧警务 实现“平安不出事”


协助社区做好疫情防控。

此次疫情,借助大数据实现有效防控,得到普遍认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同样需要借助智慧警务。

今年以来,为实现疫情防控的精准化,莲前派出所坚持“智慧警务+汗水警务”,大力推进科技围村和智慧社区建设,将“身份宝”人脸识别,“小兔开门”智能门禁等系统与全市基础排查管理系统对接,实现人员身份信息的自动识别和智能预警,精准指引社区访查管控,辖区刑事警情多年来持续下降,让“平安不出事”成为现实。

科技应用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统计显示,以大数据为支撑精准核查涉疫人员500多人,以推广“社区防疫通”助力信息采集、复工复产,采集企业复工人员信息9000多人,发放平安码1980个,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23万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链接】

助力建设市域社会治理

现代化示范市

百舸争流千帆竞,奋楫扬帆勇者先。前进的号角已经吹响,厦门力争3年建成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

莲前派出所所长谢跃远表示,莲前派出所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这份荣誉来自建所以来派出所全体人员的努力。如今,厦门正在建设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示范市,作为创新发展新时代特区版“枫桥经验”的先行者,全体民警将继续践行“枫桥经验”,不忘爱民初心,牢记平安使命,做出莲前派出所的一份努力和贡献。

莲前派出所入选全国首批

“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2019年11月28日,以“向人民报告”为主题的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命名揭晓仪式在公安部举行,100个全国各地的基层派出所获此殊荣,厦门市公安局莲前派出所成功入选。

这个荣誉的含金量,可以先看一组数据——全国5.4万个公安派出所,被命名为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的全国仅100个,我省只有3个,莲前派出所是厦门市唯一入选的派出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