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薪+提成”已過時,王永慶:不讓吃肉的行為都是在耍流氓

私信“績效”兩字,分享更多企業的激勵機制和行業案例

導讀:

1917年1月18日,臺北縣新店裡一位貧窮的農民家中加入了新丁,這個孩子就是後來不被人們稱為“經營之神”的王永慶。

“底薪+提成”已過時,王永慶:不讓吃肉的行為都是在耍流氓

王永慶15歲時從小學畢業。他最初在茶園擔任雜工,然後去了臺灣南部嘉義縣的一家小飯店,學習了一年。第二年,王永清做出了人生中的第一個重要決定。開一家米店自己當老闆,和父親借了200元作為啟動資金。

接下來的問題是,王永慶的小店在開業後並沒有多少生意,因為隔壁的日本大米店搶了生意,而該市的其他大米店也搶了很多客戶。然而,16歲的王永清表現出了出色的銷售能力。他家挨戶地賣掉自己的米,,王永慶對嘉義縣人民的服務是針對性的。逐漸在維護客戶關係方面佔據上風。

此外,當時的大米加工技術相對落後。出售的米飯與米糠、沙子和小石頭混合。買家和賣家都不會感到驚訝。王永清在每次銷售前都用大米清洗米飯,買家得到了好處。一旦過去,就成了回頭客。一篇文章說,起初,王永慶的大米店每天賣不到12鬥,後來每天賣出100多鬥。

“底薪+提成”已過時,王永慶:不讓吃肉的行為都是在耍流氓

幾年裡,大米的業務越來越受歡迎。王永清組織了一家碾米廠,完成了原有的個人資本積累。從那時起,王永清的命運發生了變化。抗日戰爭勝利後,臺灣經濟開始發展,建築業發展迅猛。王永慶敏銳地意識到了這一點,抓住了經營木材業務的機會。結自然獲得了很多利潤。這個普通農民的兒子已經成為當地一個小而著名的商人。此時,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木材行業經營,競爭越來越激烈。當王永慶看到這個時,他決定以決心退出木材行業。

20世紀50年代初,臺灣推出了一系列產業發展計劃,包括利用美國援助建設石化行業的基本原料PVC。 38歲時,王永清大膽接管了當時不受歡迎的項目,併成立了臺灣塑料工業有限公司。在此之後,在塑料領域取得巨大成功的王永清,已經先後建立了幾個企業,如南亞塑料廠、臺灣化纖工業公司等。

“底薪+提成”已過時,王永慶:不讓吃肉的行為都是在耍流氓

臺塑集團擁有廣泛的業務,包括煉油、石化原料、塑料處理、光纖、紡織品、電子材料、半導體、車載、發電、機械、傳輸、生物技術、教育和醫療服務。特別是在石化行業,建立了完整的產業鏈,從原油進口、運輸、冶煉、破解、加工和製造到成品油零售,這是臺灣獨特的企業集團。臺塑集團有9個企業、 下屬總計超過70,000,全部資本額在1984年就達45億多美元,年營業額達30億美元。

合理的薪酬結構為什麼很重要?

構建合理薪酬結構,贏得最佳激勵效果。

一般來說,假如一個企業中員工的工作熱情不高,員工比較懶散,若要加大激勵力度,則可以採用高彈性的薪酬模式,即加大浮動工資、獎金的構成比例,這樣就有助於取得最佳的激勵效果。

看王永慶是如何設計薪酬結構的

有一天,臺塑總裁王永慶看到三個人在鋪草皮,他們停停做做,十分懈怠。

問其原因,他們說工資太低,一天只有60元,連生計都不能維持。

王永慶聽後說,如果給你們加1倍工資,你們能不能鋪更多的草皮?

三個員工馬上答應,說那樣他們可以做3倍的工作,而結果是三個員工競做了原來三倍半的工作。

此時的王永慶想,如果每人每天鋪一坪,付60元,後來工作成果是原來的3.5倍,生產出210元的價值,付工資120元,雙方各有所獲,何樂而不為?

“底薪+提成”已過時,王永慶:不讓吃肉的行為都是在耍流氓

獎勵是對絕大部分員工最好的激勵

愛默生說:“做好一件事所得到的最大獎勵,就是曾經做過這件事。”

但是如果是就工作來說,還需要其他更具體、更明顯的獎勵。

員工以賺錢維生,收入愈高,其家人就生活得愈舒適。

事實上,雖然把工作做好可能讓員工心理上感到滿意,但是如果能夠因此得到加薪,往往能夠激勵員工把工作做得更好。

肯冒風險的人都知道,如提出的新方案行得通,將會受到公開讚揚。

不過,方案的重點應將員工的薪資和企業的進步連接在一起。

所提出的獎勵性酬勞方案,包括對員工儲蓄計劃的配合調整,都取決於員工個人、公司或兩者的績效。

隨著公司利潤的增加,員工的收入也跟著水漲船高。

當然,除了用金錢酬勞來鼓勵員工創造更高的績效外,還不忘滿足員工心理層面的需要,為此,應設計一些方案讓表現優異的員工獲得公開的讚揚和升遷的機會。

對員工激勵的種類不同,會影響激勵的效果

通常來說,從對員工的激勵角度可以將廣義的薪酬分為兩類:

一類是保健性因素(或稱維護性因素),如工資、固定津貼、社會強制性福利項目、公司內部統一的福利項目等;

另一類是激勵性因素,如獎金、物質獎勵、股份、培訓等。如果保健因素達不到員工的期望,會使員工感到不安全,以致企業出現士氣下降、人員流失等現象。

儘管高額工資和多種福利項目能夠吸引員工加入並留住員工,但這些常常被員工視為應得的待遇,難以起到激勵的作用。

真正能夠調動員工工作熱情的是激勵因素。所以,應該合理地構建薪酬結構,在結構中強調激勵性的因素。

為什麼現實很多中小企業,做績效容易走向失敗?

很多企業的績效考核還是:底薪+提成+ 績效工資

詳細說明:底薪較低,提成較高,每月將“底薪+提成”總工資的30%來做 績效 工資,如:“底薪+提成”=1萬元,就會有3000元拿來做 績效 工資,然後按佔不同比例分解到不同指標上

,企業每月對每個績效指標都會提出相對應的目標,最後根據目標達成率用KPI評分方式進行打分,最高分得100分!但員工幾乎沒有拿到過100分,也就是說員工每個月都會被扣掉幾百元!


“底薪+提成”已過時,王永慶:不讓吃肉的行為都是在耍流氓

小結:底薪+提成的弊端:

1、加底薪,增加的是固定成本,直接帶走利潤,而且如果底薪部分佔比越大,還會降低員工的創造力。

2、加提成點數,雖然比加底薪要好一些,但在同等業績的情況下,公司的成本費用率會上升,相對而言利潤率下降,而且增加點數的激勵性有時效性,一般在增加的頭一兩個月有點效果,之後又會迴歸過去和常態。況且加少了員工沒感覺,加多了企業吃不消。

“底薪+提成”已過時,王永慶:不讓吃肉的行為都是在耍流氓

思考:企業到底再向員工購買什麼?

時間,學習?體力 ?閱歷?能力?忠誠?經驗?

都不是,做企業,第一要義是盈利

企業購買的是員工的顯性價值——一切以結果、效果為導向的價值!

“底薪+提成”已過時,王永慶:不讓吃肉的行為都是在耍流氓

我們要反思企業內部的激勵機制是否能讓員工主動自發的工作,能否讓企業自主運轉。

所以,中小企業要改變薪酬激勵機制,激發員工,讓員工主動自發的去工作。在這裡,

特別推薦KSF薪酬全績效模式,通過人本的增值同步實現企業利潤增長、員工收入增加。

變固定薪酬模式為KSF薪酬績效模式(適用於中高層管理者和一線銷售員工)

固定加薪是員工想要的結果,但於是對應的結果是,企業工資費用率提高了,利潤下滑了。員工是留住的,但是企業卻上升了。

固定薪酬比例越高,安全感就越大。然而,給員工固定加薪的代價是,企業支出增加,利潤減少,風險增大,畢竟誰也沒有保證高固定薪酬的員工,一定做出高績效。

為保證企業利益,將員工固定薪酬比例降低,把浮動部分薪酬提高,而浮動部分薪酬不設上限,讓員工為自己的收入而做出更大的結果。


“底薪+提成”已過時,王永慶:不讓吃肉的行為都是在耍流氓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是一套給員工提供加薪機會,又不增加企業成本,以此激發員工拼命工作的薪酬方案。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

那麼在KSF的薪酬模式下,他的薪資是怎樣設計的呢?

1)提升薪酬的彈性創造力,彈性部分佔50%以上----越靈活的部分越具有創造性。

2)將員工的價值進行劃分和細分,將價值分類定價,創造多少價值獲取相應的薪酬回報。真正實現多勞多得、多創造多回報。

3)將產值量化與價值量化相結合,一切以結果為導向,深入分析價值模式與產值關係,並建立相互融合的計算模式。

“底薪+提成”已過時,王永慶:不讓吃肉的行為都是在耍流氓

舉例KSF薪酬績效設計方案

一個企業的生產經理,工資怎麼發?按照傳統的薪酬模式,可能就是固定5000元,他只要保證不出什麼問題就行了。至於費用率,成本,員工流失率,利潤率,和他沒關係,他也不會在意。

在KSF模式下,他的薪酬分配: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寬帶薪酬的部分薪酬,被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每一個指標設定一個平衡點(平衡點選在過去一年的數據平均值,或者是老闆和員工達成的共識點),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員工就可以拿到這部分薪酬。

“底薪+提成”已過時,王永慶:不讓吃肉的行為都是在耍流氓

這種情況下,我們採用KSF模式,將他的薪酬分為8個部分。並且這些都是與公司利益密切相關的,作為生產經理也有能力去改進的。

1、產量每增加x元,獎勵y元,每減少x元,少發y元;2、輔料成本率每降u,獎勵v元,每升u,少發v元;3、產品性能合格率,每上升m%,獎勵n,每下降m%,少發n元;4、及時交貨率,每上升a%,獎勵b元,每少a%,少發b元;5、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200元,每流失1人,少發100;


綜述

如果企業要想保持長久的績效,就必須建立合理的獎勵標準。

有了合理的標準,才能正確計算各部門人員所獲得的績效情形,再按績效情形給予適度的酬勞與獎勵,這樣就能夠讓員工發揮最大的潛力。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10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