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不走捷徑,就是捷徑

不走捷徑,就是捷徑

說一個臺灣經營之神王永慶喜歡的故事。有一個東京大學的學生,畢業後進入了一家紡織廠,公司讓他擔負設備保養的工作。所謂設備保養工作,就是給所有的機器加油。他對公司的安排非常失望,為什們這種誰都可以乾的工作,要交給他這個名牌大學的畢業生呢?但是,他還是咬牙堅持了8個月。8個月之後,他發現他對公司所有機器設備的毛病完全都瞭解了,甚至對於每個機器上都有什麼零件都瞭然於胸了,而這正是他進廠時想從事那種高水平工作的基礎。他後來如願成為了紡織機械的專家,但他對所有紡織設備優缺點的瞭解,都來自那8個月的加油生涯。

今天這個時代非常現實功利,我們也常常感到那種焦慮。把這個王永慶喜歡的故事分享給你。時代在變,但是,作為一個好的企業人的道理並沒有變。我非常認同王永慶的觀念:任何工作都有前途,只要你踏實肯幹,只要你努力學,一年就可以得其要領,三年則必有所成。

不走捷徑,就是捷徑

什麼是意志品質呢?其實,就是一種把牙咬碎了、吞下肚子的精神。運動員的訓練,涉及到技術、戰術,但同樣重要的是意志品質。我相信你肯定跑過1500米,在這種中長跑項目中,有一個極點,那是最難受的兩百米,靠什麼頂過去?就靠意志品質,就是死扛。

商業世界的邏輯,其實與體育運動沒有什麼不同。我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能夠讓個人和企業成長的,同樣也有意志品質的因素,而且還相當重要。

不走捷徑,就是捷徑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漫長的就像一次馬拉松過程,能不能跑的好,意志品質非常關鍵。

什麼是商業世界的意志品質呢?可以講的內容非常多,我只送你兩句話。

第一句話:不走捷徑,就是捷徑。

第二句話:從絕望中,找到希望。

-------摘自《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