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怕入錯行——掌握瓦拉赫效應,快速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

一、什麼是“瓦拉赫效應”?

1847年,在德國柯尼斯堡的一個律師家庭裡,瓦拉赫出生了。

和大多數人一樣,長大之後,他開始上學讀書,父母為他選擇了一條文學的道路,希望他能夠成為像歌德、海涅那樣的文學大師。

但是,瓦拉赫在文學上面真的是一竅不通,連他的老師都說,他簡直是“不可造就”。

無奈之下,瓦拉赫放棄了文學之路,開始學習油畫。

但過了不久,油畫老師也否定了他,因為他真的沒有那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

備受打擊的瓦拉赫十分沮喪,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難不成他要學他的父母,成為一個天天為別人打官司的律師嗎?

男怕入錯行——掌握瓦拉赫效應,快速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

就在瓦拉赫猶豫不決之時,他的化學老師找到他,讓瓦拉赫試試學化學,因為他覺得,這個長相“憨厚”的小夥子,身上有種“一絲不苟”的品質,這種品質在化學實驗上尤為珍貴。

於是,在化學老師的鼓勵之下,瓦拉赫開始研究化學,但沒想到,在文學和油畫方面一竅不通的人,在化學實驗方面彷彿開了掛一般,一發不可收拾。

1910年,瓦拉赫首次成功合成了人工香料,為了表彰他在脂環族化合物研究中做出的貢獻,諾貝爾獎評委會決定授予瓦拉赫諾貝爾化學獎。

二、瓦拉赫效應

後來人們把瓦拉赫的經歷概括稱做“瓦拉赫效應”。《人才心理學》中給“瓦拉赫效應”的定義是:指把一個人的特殊才能挖掘出來,使他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這個效應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和弱項,我們不能因一時的失敗就永久的否定自己,一旦我們找準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就有可能做出非凡的成就。

中國當代作家、原文化部部長王蒙先生說:一個人首先是要找對、找到、找定自己的優勢。雖非大才,必有可取。相對而言,你應該發揮自己的長處,切不可離開自己的條件、自己的長處而“這山望著那山高”,總覺得自己生活在別處。

男怕入錯行——掌握瓦拉赫效應,快速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也說:人類是社會性動物,社會屬性是人類的本質屬性。

人在進化在過程中,由於先天基因、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導致每個人的大腦發育是不均衡的,別人如魚得水的地方,對你來說,或許就是人間煉獄。

許多文章都勸誡我們不要抱怨生活中的困頓苦難,人人都很努力而又辛苦地活著。但你有沒有想過,你活得那麼幸苦可能並非你的錯,而是你走的路不對。

因此,如果你無法在目前的領域內充分展現自己的才能,或對目前的生活感到不滿,飽受生活的困擾和打擊,不如試著換個方向或領域,在那裡等待你的或許是另一番風景。

三、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運用“瓦拉赫效應”?

那麼,如何將“瓦拉赫效應”運用到我們生活中,結束漫長而痛苦的生活呢?僅僅選擇自己喜歡的領域,一頭扎進去深耕細作,就一定可以嗎?

①你內心深處不變的東西是什麼?

古希臘哲學家泰勒斯說: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認識自己。

為什麼認識自己這麼難?

《馬克思主義哲學》告訴我們,世界是在不斷運動和變化的,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屬性。

雖然人類自詡為高級動物,但人生存在物質世界中,也會隨著環境和社會關係的變化而變化。

以前你喜歡的東西,可能過幾年就不喜歡了;以前討厭的人和事,可能慢慢就接受了。

男怕入錯行——掌握瓦拉赫效應,快速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

我們總喜歡把這些變化歸為一個人的成熟,卻忽視了,“成熟”只是一個結果,“成熟”的過程才尤為重要。

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必然放棄了一些觀念和原則,接受了世界給你立下的規矩。

人的成長過程,從稚嫩,成長,茂盛,荒涼……不斷地變化與成熟,不斷拋棄一些原則和底線,不斷接受一些新的規則和觀念,從而形成和重塑一個新的自我。這就是奧地利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來的“超我”概念。

但是在你所有的變化中,總有些是不變的。比如,我小時候很討厭別人說謊,長大後我依然討厭別人說謊,即便我有時候能夠理解一些謊言。

再比如,阿里巴巴從建立之初定的使命就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20年過去了,這個使命依然沒有改變。

男怕入錯行——掌握瓦拉赫效應,快速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

我們要深入探尋的,就是那些藏在內心深處,不曾變過的東西。

那些經歷了時光的摧殘依然藏在生命裡熠熠生輝的東西,才是你真正的寶藏所在。

②計算自己的“機會成本(
Opportunity Cost)


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最喜歡的東西,可能並不是自己最擅長的。


比如,我很喜歡吃紅燒肉,但我根本不會做紅燒肉;我一點都不喜歡畫建築圖,但我卻十分擅長畫建築圖。

經濟學上有一個概念叫“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簡單來說,就是在某一次決策中,被捨棄的價值最高的選擇,就是本次決策的機會成本。

男怕入錯行——掌握瓦拉赫效應,快速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

比如,大學畢業後,面臨“研究生擴招”和“一份月薪8000塊”的工作這兩個機會,我究竟該選擇哪個?如果我選擇去考研究生,那麼我就失去了這份月薪8000的工作,一年下來,機會成本就是80000塊,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計算題。

如果你想要轉行,換到自己喜歡的領域,請你一定要算一算自己的機會成本,不要因為自己一時的衝動,就盲目決定。

因為,就算換到你喜歡的領域,你也要重頭開始,遠遠沒有在你原來那個領域內得心應手。

就連雷軍在2010年之前開始做小米時,也是一邊在做投資人,一邊在等待時機。

男怕入錯行——掌握瓦拉赫效應,快速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

但如果你真的決定要換個領域,那不如趁早行動,因為越拖延,你消耗的時間成本也越大。

③選擇自己最有天賦的領域去努力


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愛迪生的的那句名言:成功是由99%的努力加上1%的天賦。

但為什麼沒有出現過第二個愛迪生呢?

是所有的發明家都沒有愛迪生努力嗎?

肯定不是。

男怕入錯行——掌握瓦拉赫效應,快速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

事實上,那1%的天賦比99%的努力更加難得,因為天賦決定了一個人的上限。

法國思想家伏爾泰說過:天賦的力量大於教育的力量。

就像那些在體育比賽中不斷打破記錄,超越極限的運動員們,他們的努力是一方面,因為所有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們都很努力,但當努力達到了極限的時候,天賦的重要性就顯現出來了。

再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瓦拉赫,如果瓦拉赫辛辛苦苦在油畫領域深耕細作二十年,或許他也可以取得不錯的成就,但他永遠比不上那些付出同樣努力並有繪畫天賦畫家們。

男怕入錯行——掌握瓦拉赫效應,快速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

“成功是由99%的努力加上1%的天賦”這句話在某種程度上給了我們希望,我們大多數人看到這句話都能想到,只要肯努力就能成功。

但許多人都忽略了自己能夠達到的上限,那些所謂的“畫龍點睛”,“神來之筆”的作品,沒有天賦,是很難達到的。

那努力還有什麼意義?

說了那麼多,其實並非是努力沒有意義,而是想要真正做好一件事情,做到極致,最好選擇一個自己有天賦的領域。

男怕入錯行——掌握瓦拉赫效應,快速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

美國作家愛默生在《社交與孤獨成功》裡說:人生來就具有一定的天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你要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專屬天賦“,並付出一定的努力。這樣不僅事半功倍,還可能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成就。

男怕入錯行——掌握瓦拉赫效應,快速做出正確的人生選擇

就像瓦拉赫,他的油畫和文學老師一定想不到,當初那個笨拙的孩子,竟然會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四、總結

總結一下,所謂”瓦拉赫效應“,就是找準自己身懷天賦的領域,在這個領域之內付出相應的努力,你更有可能獲得成功。

但如果你要按照”瓦拉赫效應“行動的話,請找準自己內在不變的興趣方向,計算一下自己的機會成本,最後選擇自己的天賦領域,做出一番成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