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益财富黄建翔解“网红套路”:为什么总是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资本市场陷入寒冬。

此前引来千亿资金关注的睿远均衡价值三年持有混合基金目前净值已经跌破1元。今年初高位成立的产品,多数都产生了一定的损失或回撤,个别产品的亏损程度较大,此前“随波逐流”的投基者现在需要忍受亏损带来的痛苦。

根据今年初发布的《权益类基金个人投资者调研白皮书》的结果来看,基金赚钱而基民不赚钱的情况时常发生。目前市场上基金销售依然是渠道为王,个人“投基者”对于基金的选择,更多是听从各种渠道理财师的建议。由于缺乏个人判断,盲目操作,容易出现只赚指数不赚钱的困局,导致体验不佳。

如何才能摆脱这种总亏钱的窘况,普益财富副总裁黄建翔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采访,分享了他多年的投资心得和对近期市场的判断。

《21世纪》:目前第三方理财师队伍鱼龙混杂,比如总是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推介产品,导致基民高位介入,购买后续体验不佳,比如网红基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什么解决办法?

黄建翔:首先,所谓的网红基金,或者所谓热销产品,它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咱们过去的财富管理市场是一个很强调卖方的市场。市场处在一个卖货的心态,货品的制造商都讲好卖。理财师在销售的过程中,往往选择投机取巧的方法,不跟客户讲太多关于投资的风险,关于波动,关于建仓的风险。大家都习惯直接说,这是个明星基金,这是个明星基金经理,这是个明星产品,大家来赚钱吧。

其次,过去国内的理财市场习惯以固定收益为主。这样一个思路造成了今天大多数人都懒得或者是不愿意思考,或者是没办法跟客户做好投教。理财师就直接取“短平快”,把这个收益预期当成是保证收益来卖了。网红产品的推出多是根据管理人或者基金公司过去的优秀业绩来当成未来的预期。这个事情的本质上就是很严重的问题,因为投资是绝对不可以用过去的业绩来作为未来业绩的保证的。而投资人追求的是一种相对好的投资体验和结果,市场上大多数的理财师、销售团队其实并不具备协助客户辨识风险的能力。

解决方法上,我觉得很多事情,特别是投资教育是没有捷径的,真的要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的跟客户去沟通,投资的过程一定会有风险,但要把风险控制在客户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投资起来才会有底气。这个事情是知易行难的。

《21世纪》:全球市场其实都曾出现过大幅波动,不成熟的投资者也都曾付出过惨痛的代价,合格或者有效的投资者教育大概需要多长时间?

黄建翔: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朝一夕达成。以我过去的经验来看,发现全世界各地的投资市场基本都是大概一致的路径在发展。首先,投资人正确的投资理念需要比较广泛地建立起来,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个基本条件就是所谓刚性兑付产品的退市。这是个最重要的条件。以中国台湾地区为例,大概是在20年前,2000年前后,台湾地区市场上的这种所谓固定收益型的产品几乎都消失了。从那个时候开始,大家才逐渐认识到原来投资理财必然面对风险。

第二个条件,当固定收益型的产品退市之后,接下来才是真正投资理财专业的沉淀。这是投资人和理财团队,从认知风险到管理风险的两个阶段。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来看,国内应该会在三到五年内,可以实现净值型理财的风格转换。

《21世纪》:你觉得经过上述两个条件,大家的投资理念就会成熟一点是吗?而不是目前的追涨杀跌?

黄建翔:对,这是一种不得不的选择,就是固收已经没有了,没得选了,大家为了达到投资理财的收益预期,被逼得更早的去面对什么叫做浮动收益型的投资市场。所以我觉得这一方面是时势所趋,另一方面是国内金融科技的进步,加速整个市场的成熟。

《21世纪》:作为一家第三方理财平台,你们如何考察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

黄建翔:国内目前的风险测评较浮于表面,多是一张问卷打天下。但这个问卷本身的答案是静态的,这也是目前监管要求的最低标准,它是个底线。其实我们都理解投资人的风险偏好,它不是一个固定的状态,它会根据市场的变化发生改变。

举例来说,市场好的时候,大家会变得激进,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但当市场不好的时候,大家都会变得保守,所以说我们首先要理解投资人的风险偏好会偏移,有些客户在市场上涨时会拼命追高,有些客户见市场一涨就急着获利了结赎回,反之,很少有客户在市场下跌时选择补仓。普益财富旗下普益基金APP过去的用户行为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目前正在通过大数据收集分析这些信息,以判断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未来我们会用金融科技的手段做实时的观测。当市场下跌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前对风险承受能力相对较低的用户群推送信息,包含各种投资人教育的文章、各种提示的语句、各种对于未来后市的判断。

反过来当市场非常火热的时候,我们同样会推送相关的信息提醒客户不要追高。我们理解客户,因此通过金融科技的技术去辨识客户的实际投资行为,并提前做出预先的反应,以帮助投资人获得一个相对平稳的投资心情以及投资成效。

《21世纪》:市场上产品很多,第三方理财师怎么才能做到对所有的产品有所了解?特别是一些私募,在信息非常不透明的情况下如何处理?

黄建翔: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把所有的产品抽象出来理解一下。我们所有的财富管理产品,都可以把它抽象成三个维度来分析。

第一个是产品起投金额,第二个是投资时间周期,第三个是波动率,也就是预期收益,因为投资市场的千古不变的道理就是,收益和波动永远是呈正相关的。

市场上每天都有新产品,任何人也没有办法保证一个产品绝对不会踩雷。所以普益的解决方案是,在不同的起投金额、持有周期、波动率的范围内选择产品,形成36格或48格的矩阵,每一格矩阵用组合的产品来满足新兴中产和大众富裕家庭所需要的资产配置。换句话来说,用产品的组合来满足每一个空格所需要呈现的特征。这么做有几个好处。

首先,每一格的解决方案都不是单一产品,可以大概率避免因为任何一个产品的风险对客户资产,以及对公司信用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可以真正的把风险给平滑掉。

其次,产品组合是动态的,普益投研团队持续关注宏观经济、市场环境以及成分基金状况,若成分基金中出现某个基金排名分位数下滑超出设定的阈值,或者产品库中某只基金更适合当前市场,在符合整体配置模型的情况下,将对成分基金的份额进行调整、保留或者剔除。

所以对于理财师来说,或者对客户来说,他们其实不用花那么多的精力去研究每一档产品。基金组合可以真正的形成一个策略及投研的“中央厨房”,来满足绝大多数客户家庭资产配置需求。

桥水的创办人瑞·达利欧的《原则》中有一段话很触动我,他特别提到,管理资产的时候管理的是风险,而不是收益。

《21世纪》:目前市场上的公募基金产品已经超过6000只,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投资者选择公募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有什么挑选基金的妙招吗?

黄建翔:我觉得可以参考一些带着策略跟主动调仓能力的基金组合。基金组合最大的好处是,在市场往上狂飙的时候,不会飙的这么高。但是在市场往下跌的时候,它也不会跌那么惨。将时间拉长,一年或两年的时间下来,你所得到的累积收益有很大的概率可以超过市场的平均值。我觉得这种投资方式是可以考虑的。

投资基金就跟做菜一样。有些行情,属于食材本身就很好,不用很高的烹饪技巧,弄弄就很好吃;有些时候,风险很大,但是不乏结构性机会,所以就特别需要一个能够调味的高手,把这个食材给调配好。那么,中间的那个过程很复杂,将其交给基金经理就好了。

《21世纪》:市场上常有消息说某某基金募集火爆,理财师就会推荐投资者去买这个新基金,但是往往推荐在市场的高点上,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黄建翔:大多数的理财师只是站在销售的利益上想挣钱,他就会叫客户去把旧的赎回买新的。但实际上很多新的基金并没有历史业绩,也没有任何操作风格的市场验证,买新基金来说反而是个赌博。

目前国内的理财市场尚不成熟,理财师为了能够得到更高的佣金,会建议基民买新赎旧,其实这就是为什么去年国内的公募基金平均收益达36%,但挣钱的基金投资人不到20%的原因。

我举个例子,像我们刚刚提到市场上目前绝大多数的理财师是靠销售在挣钱的,那么利益结构就会让他们不断的销售,然后不断的捣腾客户手上的钱,我觉得这个本质上是不对的。

普益现在想做的模式是,希望为理财师赋能,协助客户完成资产配置的资产量的同时,实现理财师本身的收入。这个配置的范围很广,包含公募、私募和保险。而这个体量,既可以满足客户的资产配置需求,也可解决一个正统的理财师收入困境,并帮助他实现他的理想。

《21世纪》:有没有统计过,一个理财师能带来多少流量?

黄建翔:我可以给你一个数据范围。比方说,一个大型的明星平台,例如天天基金的日活流量达到数十万、上百万。一个大V通过自媒体平台服务客户,流量最大的大概在3-5万,日活可能在数百到近千人。一个真正提供专业服务的理财师,就不再是流量的概念,而是服务能力。一个真正顶尖的理财师,服务上限是30-50人。不过,不可忽视的是溢出效应,比如某个理财师给你推荐的产品不错,你就会推荐自己的亲戚朋友来咨询这位理财师,这个体量就会更大。

《21世纪》: 作为投资人如何才能找到和自己匹配的理财师?

黄建翔: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在跟一个新认识的理财师沟通交流时,都可以感受或者判断他是关注产品多,还是关注投资者本身多一点。投资者很容易发现有些理财师,见面没多久就拼命推销产品,这肯定是不合格的。但是也有这样的理财师,他可能愿意花大量的时间跟投资者交流,讨论过去的投资经验,未来投资的预期,然后提出一个客观的见解。这就好像交往男女朋友一样,开始了解得越透彻,后面的矛盾就会越少;一开始一知半解匆匆下决定,后面就容易不幸福。愿意多了解投资者自身的理财师,越有概率是一个称职的、合格的、优秀的理财师。

目前国内的第三方销售机构,站在销售层面看,其实已经发挥了很大的销售力量。但如果回到我们前面讨论的净值型产品投资,第三方理财公司还没发挥出独立的优势,归根结底还是生存的压力使然,如果第三方财富公司主要依赖产品推销获取利润,势必无法真正专业与中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