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骨風,別名白毛藤,生於山坡、草叢、溝邊,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

尋骨風,別名白毛藤,生於山坡、草叢、溝邊,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

尋骨風,別名白毛藤、菸袋鍋、清骨風等,是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木質藤本植物。

尋骨風,別名白毛藤,生於山坡、草叢、溝邊,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

尋骨風,別名白毛藤,生於山坡、草叢、溝邊,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

尋骨風根細長,圓柱形;嫩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老枝無毛,幹後常有縱槽紋,暗褐色。

尋骨風,別名白毛藤,生於山坡、草叢、溝邊,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

尋骨風葉紙質,卵形、卵狀心形,長3.5-10釐米,寬2.5-8釐米,頂端鈍圓至短尖,基部心形,基部兩側裂片廣展,灣缺深1-2釐米,邊全緣,上面被糙伏毛,下面密被灰色或白色長綿毛,基出脈5-7條,側脈每邊3-4條;葉柄長2-5釐米,密被白色長綿毛。

尋骨風,別名白毛藤,生於山坡、草叢、溝邊,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

尋骨風,別名白毛藤,生於山坡、草叢、溝邊,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

尋骨風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5-3釐米,直立或近頂端向下彎,中部或中部以下有小苞片;小苞片卵形或長卵形,長5-15毫米,寬3-10毫米,無柄,頂端短尖,兩面被毛與葉相同;花被管中部急遽彎曲,下部長1-1.5釐米,直徑3-6毫米,彎曲處至簷部較下部短而狹,外面密生白色長綿毛,內面無毛;簷部盤狀,圓形,直徑2-2.5釐米,內面無毛或稍被微柔毛,淺黃色,並有紫色網紋,外面密生白色長綿毛,邊緣淺3裂,裂片平展,闊三角形,近等大,頂端短尖或鈍;喉部近圓形,直徑2-3毫米,稍呈領狀突起,紫色;花葯長圓形,成對貼生於合蕊柱近基部,並與其裂片對生;子房圓柱形,長約8毫米,密被白色長綿毛;合蕊柱頂端3裂;裂片頂端鈍圓,邊緣向下延伸,並具乳實狀突起。

尋骨風,別名白毛藤,生於山坡、草叢、溝邊,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

尋骨風,別名白毛藤,生於山坡、草叢、溝邊,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

尋骨風,別名白毛藤,生於山坡、草叢、溝邊,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

尋骨風蒴果長圓狀或橢圓狀倒卵形,長3-5釐米,直徑1.5-2釐米,具6條呈波狀或扭曲的稜或翅,暗褐色,密被細綿毛或毛常脫落而變無毛,成熟時自頂端向下6瓣開裂;種子卵狀三角形,長約4毫米,寬約3毫米,背面平凸狀,具皺紋和隆起的邊緣,腹面凹入,中間具膜質種脊。

尋骨風,別名白毛藤,生於山坡、草叢、溝邊,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

尋骨風,別名白毛藤,生於山坡、草叢、溝邊,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

尋骨風為馬兜鈴科植物尋骨風的根莖或全草。5月開花前採收,曬乾。全株藥用,性平、味苦,有祛風溼,通經絡和止痛之功效。

尋骨風,別名白毛藤,生於山坡、草叢、溝邊,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

尋骨風,別名白毛藤,生於山坡、草叢、溝邊,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

尋骨風根莖藥形態,乾燥的根莖呈細圓柱形,長40~50釐米,直徑約2毫米,外表淡棕紅色至黃赭色,有縱皺紋,節處有鬚根或殘留的圓點狀根痕。斷面纖維性,類白色、淡棕色,纖維層和導管群極為顯明。

尋骨風,別名白毛藤,生於山坡、草叢、溝邊,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

尋骨風全草藥形態,乾燥全草的莖細長,外被白綿毛;葉通常皺摺或破裂,淡綠色,兩面均密被白綿毛。氣微香,味微苦。以根莖紅棕色者為佳。

尋骨風分佈於陝西、山西、山東、河南、安徽、湖北、貴州、湖南、江西、浙江等省。生於山坡、草叢、溝邊和路旁等處。

看更多新奇動植物,關注奇文導航,我願為你導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