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卡龙、修女泡芙、国王饼:“边缘食物”甜点如何影响法国历史?

18世纪的法国,有个关于“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小故事广为流传:

一次偶然的机会,玛丽王后听到大臣说:民众们因为穷困潦倒,连面包都吃不起了,只能饿着肚子。她十分诧异,反问道:“他们为什么不吃蛋糕呢?”

根据历史学者的研究,这则法国版的“何不食肉糜”,其实是以讹传讹。这段话原见于卢梭的《忏悔录》,但主人公是一个未指出姓名的“尊贵的公主”,并非玛丽王后。只是在后来的传播过程中,逐渐被人们安在里玛丽王后的头上,作为她不食人间疾苦的一条新“罪证”。

虽说故事真假参半,但玛丽王后本人的确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超级甜点迷”,据说她喜欢吃巧克力口味的糖果、可颂面包和一种名叫“咕咕霍夫”的甜点,后者正是来自她的娘家——奥地利的特色甜点。

在电影《绝代艳后》中,最经常出现的镜头就是各式各样的精美点心:马卡龙、奶油蛋糕、果冻、泡芙……看得人食指大动。

马卡龙、修女泡芙、国王饼:“边缘食物”甜点如何影响法国历史?

电影《绝代艳后》中的玛丽·安托瓦内特

从饮食文化的角度来说,甜点属于一种“边缘食物”,它不能像面包那样可以充饥果腹,更多扮演锦上添花的点缀角色。但如果仔细研究,我们会发现,小巧精致的甜点中也隐藏着有关文化和历史的蛛丝马迹。

日本学者池上俊一的著作《法国甜点里的法国史》就独辟蹊径,以“甜点”为线索,在研究法国甜点演化史的同时,将宗教、历史事件、名人轶事等穿插其中,讲述了一部独具风味的“小甜点中的大历史”。

马卡龙、修女泡芙、国王饼:“边缘食物”甜点如何影响法国历史?

《法国甜点里的法国史》


01 祭饼、国王饼、果酱:宗教中的“甜点情结”

在斯蒂芬·茨威格的《断头王后传》中,路易十六被戏谑地称为“豆子国王”,意指他是一个受人摆布的傀儡,这个称呼的来历与一种名为“国王饼”的糕点紧密相关。

“国王饼”脱胎于《圣经·马太福音》中“三王来朝”(又称“东方三博士来拜”)的故事:在耶稣降生后,东方的三位国王通过夜观天象得知了这一讯息,便急忙前往耶路撒冷朝拜。

马卡龙、修女泡芙、国王饼:“边缘食物”甜点如何影响法国历史?

《三王来朝》

“三王来朝”成为诸多宗教绘画的重要题材之一,天主教信徒们在圣显灵节时,则通过食用“国王饼”进行庆祝。

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国王饼相关的风俗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制作过程中,人们会故意放入一颗蚕豆,吃到豆子的人就会是“豆子国王”(这似乎和中国过年吃饺子时放入硬币,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人们的设想中,“豆子国王”是一个胖乎乎的家伙,他没有什么主见,却能给人们带来许多欢乐。

食用国王饼的传统开始于中世纪时期,在此之前,诸如“祭饼”“祝福饼”等食物更常见于修道院等宗教场所。

所谓“祭饼”,通常是无酵母制成的圆形糕饼。在天主教的弥撒中,祭饼经常被当作“圣体”,即耶稣肉体的象征,分发给教徒们食用,以期获得神的拯救。

在天主教信仰中,人与神之间的联系,除了祈祷、弥撒等宗教仪式之外,食物也是重要的联结形式。

到了近现代,修道院在承载宗教功能的同时,甚至成为美味甜点的出产地。修女、修士们在研习经文之余,制作精致的小点心、果酱、酿造利口酒等出售,逐渐成为一个不错的收入来源。

马卡龙、修女泡芙、国王饼:“边缘食物”甜点如何影响法国历史?

《绝代艳后》剧照

从根源上来说,“甜点文化”之所以能够在法国生根发芽,部分得益于天主教信仰中对于“美食”的观点。

“饮食是社交的一部分”这一观念深入人心,追求美食本身就是基督教文明的体现,所以他们才会在追求美味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天主教教义并不提倡暴饮暴食,而是要求遵守一定的餐桌礼仪,这也对法国的餐饮文化有深远影响。

反观英国、荷兰等新教国家,新教教义中着重强调“节俭朴素”,对食物精致感的追求大大降低,食材的原味、满足饱腹的生理需求被置于更高的位置上,饮食文化的发展也远远逊色于法国。

02 马卡龙、咕咕霍夫、冰淇淋:“联姻”带来的美味

修道院中的祭饼、国王饼等食物,属于本土自产的甜点类型,但在法国历史上,有大量的甜点属于“舶来品”。

它们随着联姻的马车、船只,从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一路来到法兰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最终融入充满浪漫气息的“法式饮食”之中,这一趋势在瓦卢瓦王朝和波旁王朝时期最为显著

亨利二世的王后凯瑟琳·德·美第奇出身于意大利“超级豪门”:美第奇家族。她在嫁入法国王室时,随行有30多位厨师,他们将马卡龙、吉拉多冰淇淋、法兰奇巴尼小蛋糕等带入法国,引领了法国甜品界的新潮流。有着圆滚滚造型的“修女泡芙”,外形看上去就像一个可爱的修女,还蒙着一层雪白的面纱,据说它的发明者就是16世纪凯瑟琳王后的一位大厨。

马卡龙、修女泡芙、国王饼:“边缘食物”甜点如何影响法国历史?

胖嘟嘟的修女泡芙

波旁王朝时期,越来越多的外国甜点涌入法国。

路易十三的妻子奥地利的安妮,把饮用可可的习惯带到了法国宫廷。路易十四的王后玛丽亚·特蕾莎也是一位资深巧克力爱好者,尤其喜爱热可可。虽然“太阳王”对这位其貌不扬的王后一直没有太深的感情,整日周旋于各个情妇之间,但据说王后临终时曾留下这样一句话:“国王和可可是我的两大热爱”。能和国王相提并论,可可在王后心目中的地位可想而知。

到了路易十六时期,哈布斯堡的小公主玛丽·安托瓦内特热衷于舞会、华服、珠宝和美食,在宴会上造型别致、口味独特的甜点十分夺人眼球。

马卡龙、修女泡芙、国王饼:“边缘食物”甜点如何影响法国历史?

《绝代艳后》剧照

来自异国的王后们带来无数甜品,丰富了法国贵族阶层的餐桌,也在潜移默化之间改变他们的餐桌礼仪。

在16世纪中叶之前,法国人还停留在用手抓肉吃的阶段,凯瑟琳·德·美第奇王后将使用叉子的习惯逐渐普及开来。这从侧面体现出法国人的骨子中“好学”的一面,他们能够不断吸收、改进新事物,使其“为我所用”。

从路易十四到波旁王朝末期,食物更是与政治之间建立起紧密关联。

路易十四为了强化“绝对王权”,把皇宫搬迁到了远离巴黎的小城凡尔赛。在王宫的膳食管理机构中,有一个专门的“面包管理处”,用于为国王和他的客人们准备花样繁多的主食面包,以及餐后甜点等食物。国王还对宴饮的规模、餐饮礼仪等有诸多约束,以此强调自己不可动摇的权威地位。

马卡龙、修女泡芙、国王饼:“边缘食物”甜点如何影响法国历史?

《凡尔赛》剧照

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展,许多技艺高超的宫廷厨师失去了工作,于是转而到各地开设餐馆、面包房、甜品店,受到很多市民的追捧。一场政治运动改变的不止是贵族阶层的命运,还造福了更多人的味蕾,这大概是革命者当初始料未及的。

从16世纪开始,法国之外的世界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法国的饮食文化产生新的冲击。

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及新航道的开拓,在加勒比诸岛上,法国殖民者开始大力开拓甘蔗种植园,蔗糖产量大大提升,逐渐从原来的“奢侈品”变成了寻常百姓能买得起的日常调味品。

价廉易得的蔗糖,让甜点更添一重甜蜜滋味,也间接催生了咖啡馆的兴盛。来自阿拉伯的咖啡,因为有了糖的加入中和了苦味,变得更加可口,带动了咖啡馆在法国遍地开花。

在咖啡馆中,伴着一杯咖啡、几块玛德琳蛋糕、一客冰淇淋,人们可以自由地谈论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也能展开自然科学、文学、艺术上的深入探讨。咖啡馆还成为了雅阁宾派等政治俱乐部的活动场所,对法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03 泡芙塔、巧克力蛋糕、咖啡馆:甜点与文学的交融

作为“边缘食物”的甜点,不光与宗教、政治渊源颇深,它与法国文学、文学家之间亦有剪不断的情缘。或粗糙、或精细的甜点,在不同的故事情节中,散发出别样迷人的光彩,折射出人性、命运和社会等宏大主题。

莫泊桑在短篇小说《羊脂球》中,写到一群逃难的贵族男女和妓女羊脂球同坐在一辆车上,羊脂球带着可供三天旅行的一提篮食物,其中有“两只切开的子鸡,四面满是胶冻”,提篮的四周还包着一些好东西:蛋糕、甜食、水果。当饥肠辘辘的贵族们看着羊脂球拿着鸡翅膀,配着一种名叫“摄政王”的小面包吃时,内心的饥饿感更加强烈了。

马卡龙、修女泡芙、国王饼:“边缘食物”甜点如何影响法国历史?

电影《羊脂球》剧照

甜点、食物、美酒,打破了固有的阶层界限,贵族们放下平日里的端庄和威严,和地位低下的妓女攀谈,只是为了从她那里分得一口食物。到了食物充足的旅馆之后,他们又再次卸下伪装,对羊脂球的身份和举止大加鄙夷。

食物,在莫泊桑的笔下,成为了人性的“照妖镜”,那个在马车上斯斯文文吃着甜点的妓女羊脂球,才是有着真正高贵灵魂的人物。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中,着重描写了“泡芙塔”这种常出现在婚礼上的装饰甜点。主人公爱玛和丈夫查理·包法利结婚时,他们特意从意弗托城请来了制作糕点的师傅,用水果塔、牛轧糖、葡萄干、杏仁、蜜饯等做成了一个令人惊喜不已的泡芙塔,它有着建筑物一般的外形。

马卡龙、修女泡芙、国王饼:“边缘食物”甜点如何影响法国历史?

《包法利夫人》剧照

在书中,有这样的描述:

最下层是用方形的纸箱做成的神殿,有长廊和廊柱,四周排列着一圈灰泥制成的小雕像……第二次是用海绵蛋糕做成的城楼……最上层是一片绿色的草原,上面有假山,果酱做成的湖水上漂浮着榛子壳做成的小船。

在学者池上俊一看来,这个三层的泡芙塔有其象征意义,一方面它代表着包法利夫人生命中出现过的三个重要男人。另一方面,就泡芙塔本身来说,它是对城市优雅品味的粗糙模仿,是一个乡村版的“赝品”,这间接指出了包法利夫人婚后生活的不幸,她对现状不满,所以要一直在寻找出口。

马卡龙、修女泡芙、国王饼:“边缘食物”甜点如何影响法国历史?

《包法利夫人》剧照

此外,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中关于巧克力蛋糕的描写,莫泊桑的《遗产》中对于食用国王饼的场景展现等,都在甜点与文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甜点之中,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也有无数人情世故的凝练。


法国的“国民精髓”就是拥有将不同人种和地域融合为一的力量,而不是强硬地使之统一,而是使各地区和各民族自然而然走到一起的力量,极具魅力。

法国的迷人之处,在于其浪漫自由的氛围,更在于其广纳博收的魄力和勇气,这一点在美味的甜点上显露无疑。宗教、政治、艺术、文学,都可以成为甜点发展的契机,也会成为改变历史进程的助推力。

马卡龙、香料面包、圣诞树桩蛋糕、牛奶杏仁慕斯、萨瓦兰蛋糕、巴巴朗姆酒蛋糕、圣奥诺雷泡芙……一个个甜点名字的背后,都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当我们在品味甜蜜时,也会感受到一个国度的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