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資深培訓師:你以為的客觀公正,可能只是偏見

谷歌HR團隊的傑西,在新員工培訓時,分享了自己的一則小故事。

幾個月前在食堂,她看到後面排隊的是一位頭髮灰白的老太太,以為那是某個員工的媽媽,因為她經常看到有同事帶家人來工作的地方參觀和吃飯。

傑西覺得很是溫馨和感動,甚至想到了自己遠在加拿大的父母,笑盈盈地準備和老太太聊起天來。

谷歌資深培訓師:你以為的客觀公正,可能只是偏見

正當她準備開口打招呼時,她下意識地低下頭尋找老太太衣服上夾著的屬於guest(客人)的名牌,可她卻意外地發現老太太脖子上掛著屬於正式員工的白色工作牌,工作牌上的女子年輕很多,但仍然可以辨認出老太太的模樣。

傑西覺得羞愧極了,她是個培訓師,專門給新員工講解如何在工作中克服偏見。可她自己卻在公司犯了同樣經驗主義的錯誤。

正因為她身邊的同事都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她便想當然地認為那個老太太和他們不是一代人,肯定不可能是公司員工。

她憑藉自己的經驗和認知,對周圍的世界做出了錯誤的判斷。

1. 我們為什麼會產生這種偏見

這種認知偏見在心理學上叫“可得性偏見”。顧名思義,人們習慣於通過直覺或記憶中容易獲得的信息,對事件做出評價或判斷。

谷歌資深培訓師:你以為的客觀公正,可能只是偏見

認知心理學家特維爾斯基和卡尼曼曾做過一個實驗,請參與者估計所有英語單詞中,R、L、N、K、V這幾個字母,會更多地出現在單詞的開頭還是第3個字母的位置。

結果,有69%的人都相信這些字母更可能出現在開頭。

為什麼?因為讓大家回想起以這幾個字母開頭的單詞,顯然要容易得多。但實際上,這幾個字母出現在開頭的頻率不到後者的一半。

可見,人們受記憶力和知識的侷限,在形成自己的判斷過程中,往往會給那些容易記起的信息過大的權重,而對大量的其他必須考慮的信息“視而不見”。

這種啟發式的思維方式簡單粗暴,只要我們能在記憶中輕鬆搜尋到這類問題的實例,我們就會快速做出分析和判斷。

比如,飛機失事的新聞事件經常被媒體報道,尤其是那些生動的視頻和圖片,讓我們記憶尤其深刻。因此,有些人坐飛機時就會膽戰心驚,哪怕飛機出事的概率不到汽車的百分之一。

谷歌資深培訓師:你以為的客觀公正,可能只是偏見

再比如,《心理學與生活》裡提到,我們考試檢查選擇題時,總是猶豫是否要改答案,因為大家都會對某次把對的答案改錯的事記憶深刻。但一項針對三千多個改答案的案例研究表明,51%的情況是錯誤改正確,而只有25%的情況是正確改錯誤,剩下的則是錯誤改錯誤。

可見,這種可得性的思維方式雖然降低了分析過程的複雜性,卻有可能導致認知偏見,讓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和選擇。

2. 這種偏見,可能讓我們放棄學習和進步的機會

前段時間和一個朋友聊天,說到年輕人壓力大,如果要買房要生娃,就要花很多的錢,所以我只好做個守財奴,默默存錢,什麼也不敢買。

朋友沉默了會兒,試探地說:“你也太多慮了,要不學學理財吧?節流肯定不如開源啊。”

谷歌資深培訓師:你以為的客觀公正,可能只是偏見

我本能地反駁道:“美國不像中國有那麼多理財產品,身邊人都是買股票。可是股票高收益高風險,並不是什麼特別靠譜的投資方法啊。”

他又試圖用巴菲特的理論和美國的理財書《窮爸爸,富爸爸》、《小狗錢錢》等說服我,我卻一再反駁:“我身邊人和我收入差不多,是真的沒有人買基金什麼的呀,美國沒有的!”

我們倆的談話就這樣不歡而散。

那個週末恰好有事去銀行,我想到這件事,就順口問了下櫃員。沒想到她立刻跟我說:“我們有很多不錯的投資產品,收益超過普通的存款賬戶。等你有時間,我們可以約一個理財經理慢慢聊。”

我愣住了。事實的真相居然真的就如此簡單。

谷歌資深培訓師:你以為的客觀公正,可能只是偏見

是我囿於自己和身邊人的有限經歷,被“可得性”的固定思維困住了頭腦。我從沒想過在美國理財這件事的可行性,喪失了客觀判斷的理性,同時也放棄了學習和進步的機會。

很顯然,我們記憶和經驗中的實例並不是全部的客觀世界,依靠“可得性偏見”做出的快速決策也往往是不可靠的。

只有打破這種偏見,我們才能保持求知和成長。而通過學習,我們的認知邊界越寬,我們也能越理性,也越接近客觀真實的世界。


3. 這種偏見,還會影響我們對自己和他人的看法

《思考,快與慢》中描述了一個心理學實驗,要求夫妻雙方用百分比來表示自己為家的整潔做出了多大貢獻。結果,雙方自我評價的貢獻率合計都超過了百分之百。也就是說,兩人都覺得自己比對方貢獻得多。

正是因為可得性的不同,

每個人都更容易回憶起自己的付出,這遠比記起對方的努力要容易得多。

谷歌資深培訓師:你以為的客觀公正,可能只是偏見

再舉一個小例子,一對夫妻吵架,妻子因為丈夫的一件小事,埋怨他對自己不好。丈夫怒道:“我之前表現好的事情有99件,你難道都忘了嗎?”

同樣是因為可得性的不同,對方當下的缺點總是能被輕鬆想起,而對方的優點,則很容易被選擇性地忽視。

明白了這種“可得性偏見”,我們就能慢慢調節自己的心理失衡,學著與伴侶更好地交流和相處。

除了親密關係,這種偏見在工作中也很常見。

谷歌資深培訓師:你以為的客觀公正,可能只是偏見

比如,在團隊合作中,每一個成員都可能覺得自己的付出超過了自己的分內工作,而其他人並不感激自己做出的貢獻。

再比如,在評價同事的工作時,我們很可能依靠當下的印象快速做出判斷,而不是客觀回顧對方半年或一年內的整體工作經歷。

這種“可得性偏見”,造成了我們的自我評估和對他人評估的不準確,讓我們在工作中也無法保持“不偏不倚”。

想要打破這種工作中的偏見,我們就要時刻保持警惕:

  • 我認為自己的努力沒有得到認同,我的同事是不是也會這樣想?
  • 我這樣草率地評價他人是否公平,我是不是需要更多的證據來完善我的評價?

4. 如何克服“可得性偏見”

意大利劇作家爾多尼曾經說過,沒有離開過故鄉的人充滿了偏見

也就是說,我們所認為的客觀公正,不過是我們基於對“故鄉”的認知,至於“故鄉”以外的廣闊世界,我們未曾真正踏足,又何談客觀公正。

谷歌資深培訓師:你以為的客觀公正,可能只是偏見

想要克服“可得性偏見”,有以下幾個方法:

1. 改變認識——你原有的認知,並不是在所有地方都是對的

不能因為曾經被一個花心的帥哥傷害了,就認為這世界上所有帥哥都是花心的。

也不能因為老師從小教育你做一個聽話的孩子,你就從此放棄了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畢竟我們的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二元對立的。

谷歌資深培訓師:你以為的客觀公正,可能只是偏見

2.不斷讀書、學習,擴大認知的深度和廣度。

每當我們學習一個新知識或工具,都可以聯繫自己的實際生活,記下幾個相關的場景或實例。比如今天學了“可得性偏見”,我們就可以記下偏見如何阻礙我們學習,如何影響我們的親密關係和工作評估。

等到下次,如果我們再想做出這種快速判斷,就有可能聯繫到自己所掌握的心理學知識,從而打破“可得性偏見”。

我們掌握的東西越多,我們能輕鬆想起的信息就越全面,我們就越不容易依靠片面的“可得性”做出有偏見的判斷和分析。

谷歌資深培訓師:你以為的客觀公正,可能只是偏見

3

.培養質疑和思考的習慣

既然“可得性偏見”是一種快速思維,那麼每當我們得出一個觀點或認識,我們就不用著急做判斷,可以多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 我的判斷是不是基於最近發生的某件事情?這件事情是偶然還是經常發生的?
  • 我的想法有沒有受到媒體報道的影響?有沒有更客觀的統計數據?
  • 除了個人記憶和周圍人的經驗,我能不能收集到更全面的信息?

只有把容易獲得和不容易獲得的信息綜合起來考慮,我們才能做出更客觀公正的分析和決策。

谷歌資深培訓師:你以為的客觀公正,可能只是偏見

做到以上幾點,相信你也不會再被“可得性偏見”釘住自己思維的翅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