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15年前結婚的程序相比

2004年,27歲的我終於結婚了。老婆是初中同學,她叫海燕,初中三年級她喜歡上了我。當時,我學習成績年級第一,她年級第6名,很多同學羨慕我們金童玉女,什麼天上一對,地上一雙。因為被老師知道談戀愛,父母知道後極力反對我們。中考結束,她以第一名的成績去了師專。我以第三名的成績考入了高中。三年中,我們經常書信來往,三年暑假見面兩次。

跟15年前結婚的程序相比

沒有太多進展,兩人只是牽著手看電影,逛公園。她怕我考上大學看不起她,3年中努力學習考入了大連師範大學。我考上延邊大學。1996年步入大學後,她每天來信,一封信跨省的信,需要7-8天才能收到。剛開始盼望著信,也是每天回信,後來一週回一封,我確實是把她忘到後腦勺了。不是不愛,而是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跟15年前結婚的程序相比

跟大二的文藝部長戀愛了一年後,也因父母反對不同民族導致分手。才想起了海燕,大學畢業後,我分配到母校,她為了我也來到了母校,我們終於在一起了。在老師眼裡,父母眼裡都是驕傲,父母同意了。但是,她和我的內心就是不愉快。如果初三那年不反對,也許就真的不能在一起了,為了證明這段愛情,我們必須結婚給老師和父母看看。

跟15年前結婚的程序相比

我擔任初三班主任,教代數和幾何課程。新的領導勝任後又是分班,學生又曠課、打群架,離家出走,每天忙得一團糟,下班後還要陪她逛商店,買結婚服裝,鑽戒,禮品……

到了週末還要去瀋陽購物逛一天,我如果知道一場婚禮這麼折騰人,還不如簡單旅行結婚算了。一切都聽她安排,我只是參加婚禮的新郎官,一輩子當過這麼一次官,還沒有什麼權利。

《五一》節假日,我們在學校食堂舉行婚禮,我教的班級學生當傳菜服務員。校領導證婚人,老師們,親戚朋友們,村裡鄉親們,共擺了30桌。攝像師,樂隊,在主持人的安排下,新郎新娘閃亮登場。

跟15年前結婚的程序相比

輪到我發言,從西服內兜裡拿出一張白紙,其實紙上無字,看著白紙開始讀:“感謝領導,老師,同學,親朋好友,相親們參加我們的婚禮。結婚後,第一,做一名好丈夫,疼愛老婆。第二,做一名孝子,尊敬長輩,贍養岳父母。第三,努力做一名優秀教師。”

當我讀完。

主持人發現我手裡的演講稿上沒有字,說:“空口無憑,紙上無字。”

我說:“錄像有據,群眾有目,望見證。”

主持人:“好,進入下一個環節。”

跟15年前結婚的程序相比

親戚的孩子們上來給我敬酒,一口一個“姐夫”,幹完一杯,掏錢打發下去,又上來一批,準備的幾千元錢都發出去了,迷迷糊糊走過場,一桌一桌敬酒點菸……

送走一批老人,年輕人又唱又跳,換個場地,去了練歌廳唱到半夜回家,喝了一天,為新娘擋酒,累了一天,直接倒床呼呼大睡直到天亮。洞房花燭夜,最後少了一個程序。

結婚10多年,沒有後悔娶你為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