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477年,怀州农民“伊祁荀”自称唐尧后裔,在共县重山组织农民起义,被镇压。

今天这个故事很简单,在北魏的太和元年,也就是小皇帝孝文帝刚满10岁那年,一个来自焦作的农民,在辉县的山区搞了一个小小的造反团伙。有多小呢?最少20人,最多30人。后被北魏政府镇压。至于造反头子伊祁荀的结局史书上没写,八成是被砍了。

好了,事情说完了。现在我们开始透过表象看本质,细细来咂摸一下这个事。

第一 伊祁是这个焦作人的姓,荀是名。不过我认为他的原名可能叫张大彪,可能叫李大嘴,但绝不可能叫伊祁荀。

首先我们来说这个姓,伊祁。这是远古时期尧帝的姓。乖乖,五帝之一诶。但这个姓不要是说现在,就是在当时也是非常罕见的姓氏。是尧帝没有后人吗?显然不是,因为在尧的时代,姓的作用和现在包括北魏时期已经不是一个概念了,这个我们在第4期也提过。如果要细说就有点复杂了,有兴趣的可以去看下钱文忠老师的《钱文忠解读百家姓》。

《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好,我们继续。也就是说伊,祁,唐,刘等等这些姓氏都可能是尧的后人,但唯独这个伊祁太不可靠。这个姓在当时即便有,也只可能是极个别有渊源有文化的家族用来装点门庭,一个农民家族能传承下来概率微乎其微。可能有人要说,说不定人家祖上是显贵,到这一代没落了呢?呵呵,祖上显贵还用得着往几千年前的尧帝那里追溯码?直接说他祖上岂不是更方便?

《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我估计他那造反小团伙里有个读过书的狗头军师,这个姓就是这个狗头军师给包装的。他是想着尧的年代久远,可以更好的鱼目混珠。可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是隋朝才开始的,也就是说隋之前的老百姓是没什么读书的动力的,底层人民文化普及程度极低,你整这个一个姓无非是想证明自己有高贵的血统,但老百姓不知道没听过有毛用啊,还不如学刘邦搞个赤帝之子之类的,高大上而且通俗易懂。

《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我们再来说他的名。荀指的是一种香草。引申的意思是安恬,美好。这是一个目不识丁种地的老爹能起的出来的名字吗?比较标准的农民起义军首领都叫什么?陈胜,吴广,刘季(刘邦),朱重八(朱元璋),陈九四(陈友谅),张八旺(张献忠)等等。看看,这才是有封建时代农民该有的名字嘛,接地气。最主要的是人家也没改姓啊。

综上所述,此人的名字99.9%是冒牌的。军师也是个二吊子。

第二,一个焦作人,怎么跑到辉县来造反了?

这个原因我认为有两个。

其一造反是个高风险高回报的买卖。成功了祖孙几代几辈子不愁吃喝,失败了也是祖孙几代几辈子不愁吃喝——脑袋都掉了,还愁什么吃喝?

所以,离家远一点,改个名字,也是对家人的一种保护。

再则,造反是个大项目,要很多的钱和很多的人。这货是农民出身,自然不会有什么钱,人就更别说了,一个排都够呛。所以,第一步肯定是搞钱。上哪搞呢?去山里当土匪劫道无疑是最快的。

《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北魏的都城在大同,山西的政治经济地位较之前朝代应该有一定的提升。而古代出山西通中原有太行八陉,也就是八条山路。其中焦作境内和辉县境内分别有太行陉和白陉(详见本系列第9期)。这两条路我估计差别很大,应该是一条县道级别,一条高速级别。

《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第19期我们讲过洛阳到邺城的高速途径辉县。本期我要再提出一个推论——洛阳至大同的高速也途径辉县,就是这条白陉。从地图上看,似乎从沁阳的太行陉走更近,但我依旧坚定的认为过白陉上洛邺高速才是主路。至于原因,我会在下期讲北魏迁都的时候给大家一个充足的论据。辉县此时作为连接邺城,洛阳,大同这三座北方大都市的交通枢纽,来往客商自然比太行陉要繁荣的多,这个很符合他们来钱快的这个诉求。

第三,辉县的重山在哪?

说来我也算个三十年的老辉县了,但是辉县境内叫重山的山我还真没听说过。我推测这里的重山应该是个形容词而并非名词。也就是“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那个重山。

具体位置应该就是薄壁宝泉水库白陉口那一带连绵的山了。而薄壁镇在当时地处两省通衢,应该是个人声鼎沸,门庭若市的商业重镇。这个造反团伙在山里劫些财务,可以到山下薄壁镇里采购物资补给,的确是个不错的创业选址。

《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第四,这事是记载在《资治通鉴》里的。

作为一部北宋时期成书的编年史巨著,编撰过程参考历朝文献的工作量应该很大,所以如果没有特殊的需求,基数庞大的地方志应该不会在参考查阅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这个事在当时很可能是通报到北魏朝廷,而由宫中的史官记载到北魏国史里面的。

一个30人的造反小团伙,我估计都不用怀州的警力,辉县当地县衙的捕快都能搞的定。为什么如此微不足道的一个事能记录到国史里呢?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

北魏的国祚有148年之久,是整个魏晋南北朝的乱世里最长的一个政权。相比较其他胡人建立的政权,北魏朝的汉人支持率应该是很高的。

这一点在《木兰辞》中就有体现,木兰辞里称北魏皇帝为“大汗”也称“天子”。大汗是游牧民族最高首领的称呼,而天子是汉人最高领袖的称呼。诗中的大汗和天子应该是指太武帝拓跋焘,诗尾连用两个天子,透露出是对他打击柔然,保国安民的一种认可和感激。

《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北魏在统一了北方以后,除了少数边疆和势力接壤地区,大部分百姓的生活是比较安定的。饱受过十六国时期战乱的黎民,谁能给他们安定的生活,谁就是他们的天子。

社会安定了,出来闹事的人就少了。物以稀为贵,如果每天都有人造反,像吃饭喝水一样普及,谁还会去记录那些不值一提的小事呢?

再一个,此时皇帝虽然是元宏,但实际掌权的却是冯太后。当时的史官该记什么不该记什么也和当政者的执政喜好有关,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管中窥豹,从冯太后身上找找真相。

先说说冯太后这个人。

中国历史上不缺乏权倾朝野的女政治家,但要做到又有权利,又能通过自己的执政水平把自己所处的政权提升一个档次,那剩下的就屈指可数了。秦国的宣太后,大唐的武则天,清朝的孝庄,还有就是北魏的这个冯太后。就四个,不满一个手指。

所以,知道其他三个任何一个的事迹,冯太后这里基本都是相符的。

所以关于冯太后的生平我就不说了,听说有个热播剧《锦绣未央》好像演的就是她,我也没看过。

《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这个女人厉害到什么程度呢?他悟透了元朝人一辈子都没悟透的道理。啥道理?

一个落后的游牧文明为什么可以征服先进的农耕文明?

华夏民族很幸运,在人类诞生之初的拓荒时代,我们找到了一片很好的土地。那个蛮荒时代北方太冷,南方太热,唯有黄河流域的温带最适合生存,我们在这里学会了种植粮食,畜养牲畜,我们不用再四处流浪了,那干脆就盖个结实的房子定居吧。

好了,不用发愁吃喝了。闲的时候可以做做学问,生生孩子。来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时光。

《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就这样,我们的文化领先,人口剧增。人多了不好管啊,怎么办呢?把他们调教的温顺一点,用什么?用儒学。好了,现在大家都守规矩,爱和平了。耶~~

《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与此同时,身处在北方苦寒之地的游牧民族,没有适合农耕的土地和气候,也没有时间做学问,生孩子。他们只能不停的辗转,打猎,寻找牧草。所以他们文化落后,人口稀少。

偶然间,有一批游牧民族到了中原,发现汉人吃得饱,穿的好,姑娘漂亮,媳妇好找。他们学过弱肉强食却没学过礼义廉耻,他们留着哈喇子疯狂的扑了过来。

《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这在我们的文化里叫野蛮,而在他们的文化里叫生存法则。

我们有土地,有房子,有老人,有孩子。我们的文化给我们背负的东西太多。

强盗知道我们在哪,我们却找不到他们,因为他们居无定所。

我们向往和平,习惯安逸,他们的每天都在打仗,和天打,和野兽打,和人打。

我们回退一步他们就前进一步,狗永远打不过狼。这就是自然法则。

《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所以,文明的形成,与种族无关,一切都是定数。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的祖先最开始选择了北方的苦寒之地,我们也会变成他们。

元朝人没搞明白这个事,他们从亚洲打到欧洲,他们认为自己是战神的孩子。他们认为只要握紧马鞭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所以几十年后他们就仓皇逃窜,逃到了那个永远不可能有海军司令的地方,龟缩至今。

《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冯太后搞明白这个事了,加上常年在勾心斗角,危机四伏的后宫生存,让她养成了很敏锐的危机感。北魏要变,刻不容缓。

《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在这种居安思危的政治主张下,一起小小的造反案被通报到朝廷以及被史官记录也就不足为奇了。一来可以了解民间诉求,二来可以警示后面的执政者。

最后再唠一段吧。

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都喜欢给自己冠以大这个称呼。比如大秦,大宋。但在参考文化传承,疆域面积,国际地位,持续时间,对外战争等多方面指标后,真正能担得起大这个字的只有强汉,盛唐,大明三朝而已。其余的枉自称大的可以说都是沐猴而冠,大言不惭。

这三个朝代中间的相隔时间有一个规律,都在四百年左右。明末的400年后刚好就是新中国。以历史规律来算,我们现在就活在新中国的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和永乐盛世,幸甚至哉。

余秋雨先生在游历了云冈石窟后曾感叹:中华,从这里走向大唐。

《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这里,我换一种说法,效颦一下。

中华这只巨龙在汉末小憩,在盛唐苏醒。北魏,就是那个唤醒巨龙的闹钟。

而冯太后和孝文帝这祖孙俩就是那个放置闹钟的人。

《风雨共城3000年》21.巨龙的闹钟(上)

为何?

请看下期《巨龙的闹钟》(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