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看看常青花園一社區工作人員如何寒了居民的心!

投訴常青花園一社區工作人員工作態度敷衍,遇事推諉,在防疫期間讓社區居民寒了心!

一社區:周雪萍

1.自新冠爆發封城以來,社區工作人員一直未主動公示區域內疫情,在業主群部分業主(老社區,老年人居多)數次要求公示的情況下,總是推諉業主沒有知道的必要,後不堪業主壓力,在樓棟單元門口和確診、疑似家庭門上貼牌告知,此刻已是要求大家能不出門就不出門。在業主群內,大家均要求群內公示(此時,常青花園六個社區五個已公示完畢),在大家強烈要求下,一社區象徵性地出了一個公示,但經後來業主核實(下樓扔垃圾及其他生活所需出門時),其公示內容與在業主群告知貼牌信息嚴重不符。至公示以來,廣大一區業主方如夢初醒——未公示時一直以為小區情況良好。至此之後,也未持續更新社區疫情情況,偶有公示也是業主一再施壓下進行,面對社區居民的問詢採取不理睬的迴避方式。

2.一區疫情公示後,形勢嚴峻,基本算上是重疫區,於是,業主們提出社區要進行區域消殺(據說之前有消殺,但經部分業主觀察並未發現)。在一再要求下,一社區工作人員聯繫物業進行了消殺工作,排表沒村一週兩次輪迴,經筆者觀察,樓棟僅消殺一次,地面或兩次,筆者見過一次。按照武漢市的規定應一天兩次。業主們跟社區工作人員持續反應無果,被要求業主自行找物業解決消殺工作,於是,業主與物業進行了溝通,並要求重點樓棟重點消殺,物業表示不清楚哪些樓棟有病人,這是社區工作人員掌握的情況,社區工作人員未告知。面對此種狀況,業主們也很無奈,不知道究竟是哪個部門在撒謊,皮球踢得那是一個棒!

3.在多次與社區工作人員的溝通中,對方一開始是懟,後來是迴避戰術。實在無法給業主交待的時候,就談現在社區的困難——人手不足,防護、消毒等物資不夠等,如果業主有覺悟,可以當志願者為居民服務。考慮到居住環境的惡劣性及社區工作人員的態度,有業主站出來為相關區域服務。期間,也有業主提供捐贈消毒物資聯繫方式,結果被告知,她們主任說要等社管辦的調配,不能要外來物資,無果;後又有居民反應有捐贈菜品,此時17日已封小區,居民民生問題早已突顯,社區回答依舊。

4.封區後,社區安排有便民菜點,但有些居民購買後感覺物價很高,向社區工作人員反應後,僅出示一份便民點價目表後,又石沉大海。但便民點售價遠遠高出社區人員提供的價格。

在此,我想說,作為居民,我們只想擁有知情權(樓棟感染情況),以加強防護;只想社區聯合物業加強消殺,緩解病毒帶來的恐慌感;只想在聽政府的話,能不出門就不出門的情況下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疫情公示,小區消殺,這是最基本的社區工作,在一些工作人員的眼裡竟是提的過分要求,這怎不讓人寒心!!!!

在整個居民與社區工作者溝通的過程中,社區工作人員一直在強調她們工作很辛苦,居民不要有太多要求。是的,基層不容易,我們都理解,但是,這些最基本的工作,社區是不是也應該做到位!在很多情況下,居民都是自己多做一點,儘量不給社區添麻煩!最簡單的,同一個常青六個社區,為什麼每次都是一社區公示墊底?公示工作不是社區工作日常的一部分嗎?每天消殺難道不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嗎?居民們提的都是最基本的要求,為什麼在社區工作人員那裡反倒成了“非分之想”?!非常時期,大家也都能理解基層工作的難度,但這也不能成為你們推諉的理由!

常青花園一社區的工作人員,你們冷漠的語言、敷衍的態度,實是讓社區居民徹底寒了心!!!

疫情下,看看常青花園一社區工作人員如何寒了居民的心!


疫情下,看看常青花園一社區工作人員如何寒了居民的心!


疫情下,看看常青花園一社區工作人員如何寒了居民的心!


疫情下,看看常青花園一社區工作人員如何寒了居民的心!


疫情下,看看常青花園一社區工作人員如何寒了居民的心!


疫情下,看看常青花園一社區工作人員如何寒了居民的心!


疫情下,看看常青花園一社區工作人員如何寒了居民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