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透明、不確定時,如何作決策?

當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透明、不確定時,如何作決策?

授課老師 | 徐英瑾 哲學博士,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面對全球肆虐的疫情,除了儲備醫學知識、關心最新訊息,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疫情、反思疫情,在後疫情時期又該如何決策?

以上問題,唯有哲學思維可以幫你破局。

▍1、課程簡介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哲學上屬於典型的“灰度問題”——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透明、不確定。面對類似的灰度問題,徐英瑾老師採用哲學當中非常有價值的“廉價七成思維法”,一一拆解問題背後的邏輯關係,助力我們在後疫情時期的灰度決策。

我能學到什麼?

1.哲學思維為何可以助力疫情之後的灰度決策

2.如何使用“廉價七成正確原則”來面對不確定的疫情?

3.本次疫情有哪“七不定”特徵

4.如何鑑別陰謀論

5.公共決策時如何充分考慮倫理問題

6.本次疫情對思維、倫理學、格局、現實行動、生命終極思考的五大啟示

▍2、授課老師

当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透明、不确定时,如何作决策?

徐英瑾,哲學博士,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中國知識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曾在意大利羅馬慈幼大學、美國聖母大學、加爾文大學等留學及訪學。2009年被評為“上海十大社科新人”,是當年上海哲學界唯一入選者。同時至今依然是上海哲學界目前唯一的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2006年獲獎,獲獎論文《維特根斯坦哲學轉型期中的“現象學”之謎》)。

代表作《心智、語言和機器——維特根斯坦哲學與人工智能哲學的對話》(76萬字,人民出版社2013年10月出版)是國內目前最全面深入的關於人工智能哲學的研究著作。

▍3、課程預約

課程主題:哲學思維,如何助力疫情後的灰度決策?

授課老師:徐英瑾 復旦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

授課時間:4月11日 上午 9:00-10:00

▍4、先睹為快

1. 哲學的任務不是討論科學研究的某一個細節問題,而是研究科學研究的可能性邊界問題。

2. 廉價欺誠原則,是一種不需要消耗大量腦力和大量時間能夠幫助你快速的判斷哪些結論相對可靠的一種方法。

3. 陰謀如果過於複雜,陰謀就會出錯,某種機器過於複雜這種機器就會出錯。同樣的道理,經濟體系的供應鏈如果過於精細,過於複雜,而且它所牽涉到的國家越來越多,這就會導致供應鏈非常的脆弱。

4. 大家要認識到財富的無意義性和有限性:有一些事情要比財富更重要。理解這一點讓你的人生的格局會更大一點。

東漢王朝的滅亡,對十常侍來說就是純粹的滅亡。但對於劉備、曹操和孫權來說,這是機會。

当信息不完全、不充分、不透明、不确定时,如何作决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