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鯽魚正徐徐而來,老釣友多年實踐:原來夏末秋初鯽魚要這樣釣

漫長的三伏天終於走到了盡頭,長達40天的煎熬終將結束。但是對於江南地區來講,即使又立秋又出伏,卻很難找到秋天的影子,火辣辣的秋老虎照常每天惡狠狠的上班報道,不少地方還接近40度。好在江浙滬沿海地區受到上一個颱風“利奇馬”的影響中斷了高溫天氣,高溫轉戰到了中西部。近幾天最高氣溫都在30到33度左右,早上最低已經到了26度上下,對於熬了一個夏天的釣魚愛好者確實非常難得的好天氣了。

大鯽魚正徐徐而來,老釣友多年實踐:原來夏末秋初鯽魚要這樣釣

昨天筆者也趁涼出去試釣了一下,確實不出所料,魚情有所好轉,底部鬧窩的小奶鯽減少了不少,隨著上的鯽魚個頭變大,終於看到兩鯽的身影。但是水面上的白條卻不肯閒下來,還是黑壓壓的一層,鉤餌在空中就做好了準備迎接,餌料入水以後瘋搶,難下底。還好如預期,早有準備,更換非腥非香的本味餌,調整餌料狀態,蚯蚓餌料輪番,任然上了近30尾鯽魚,雖然只有半兩到2兩之間,但再次證明小雜魚在漸漸淡去,大鯽魚正徐徐而來。

大鯽魚正徐徐而來,老釣友多年實踐:原來夏末秋初鯽魚要這樣釣

夏末秋初,如何釣鯽魚?從筆者多年垂釣實踐來看,以下幾點小心得和實踐可以作為參考,夏末秋初鯽魚就要這樣釣。

第一. 天氣

儘量選北風和東風天,這是針對筆者所在的江南水鄉來說的,這邊靠海近,除冬季外,一年四季喜吹東南風,夏季南風難釣魚是肯定的,東南風也好不到哪裡去,還好吹東風的時間也不少,所以退而求其次,釣東風。當然初秋雖然少北風,但是冷空氣偶爾也能衝破熱浪,瀉一點過來,要是微微吹北風,那是最好不過了,一定不要錯過。

大鯽魚正徐徐而來,老釣友多年實踐:原來夏末秋初鯽魚要這樣釣


第二. 時間

當然早晚還是最好的時間段,特別是早上已經有徐徐涼風,人也清爽。但白天也可以比盛夏適當釣長一些時間了,到上午11點也還可以撐,下午4點開工也有魚咬鉤。

第三. 釣位

選擇南岸,最好是南邊有樹木的地方,這個季節太陽已經往南不少了,坐南邊釣陰影,人背太陽,魚喜陰,人舒服,魚也舒服,況且東風和北風都是側風或者逆風,溶氧也豐富。

大鯽魚正徐徐而來,老釣友多年實踐:原來夏末秋初鯽魚要這樣釣


第四. 餌料

天剛涼一絲絲,正適合魚開口,所以小雜魚也一樣異常活躍,只是小奶鯽、小鰟鮍、小穿條減少了一些。但水面上白條比伏天有過之而無不及,一般拋竿餌料還沒有入水穿條就串到落水點了。所以餌料照樣不可以大腥大香,用本味為主,可以適當加香,比例不可以超30%。餌料選擇比重偏大,和餌偏幹,偏粘一點,讓餌料儘快沉底。

大鯽魚正徐徐而來,老釣友多年實踐:原來夏末秋初鯽魚要這樣釣

第五. 適當改變,葷素交替

因為溫度有所下降,鯽魚已經逐漸沉底,用餌料垂釣時可能衝不破水面上穿條大軍佈下的天羅地網,其實這時候乾脆放棄餌料垂釣,打窩上蚯蚓,穿條在哄搶幾次後發覺沒有散落顆粒,反而消停了。今天筆者就是剛開始餌料還可以到底,但是一個小時後,基本上餌料就沒法到底了,於是乾脆酒米打窩,等20分鐘後垂釣,結果穿條和其它小雜魚反而少了許多。用蚯蚓上了差不多20條鯽魚。

大鯽魚正徐徐而來,老釣友多年實踐:原來夏末秋初鯽魚要這樣釣

以上是夏末秋初在筆者江南地區釣鯽魚的一點心得和講究,昨天也實際驗證了下,和往年的情況類似,雖然盛夏已經過去,但是溫度與盛夏差異並不明顯,主要是早晚溫差加大了,魚兒胃口大增,釣法可以適當做調整,夏末秋初鯽魚就這樣釣,釣友們可以做參考。如果對這個時節釣鯽魚有好的經驗的也請大家留言,共同學習。當然,真正釣釣鯽魚的黃金季節要到10月初讓平均溫度降到15度之後,那時候才是真正收穫大板鯽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