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知名跨界大咖,纵横美食界的大文豪

有网友说:一场疫情,让全民成了厨子。大家虽然在家呆着,但也不能闲着,于是祖传的吃货基因开始“作祟”,一时间孕育出了无数“新东方”大厨。

苏东坡 | 北宋知名跨界大咖,纵横美食界的大文豪


谈到吃,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可谓是吃货界的祖师爷。他一生大起大落,走过了大宋的山山水水,但苏大才子可不是杜大诗人,同样是人在江湖飘,老杜愁苦难纾,东坡却随遇而安,走到哪吃到哪!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个“会心一笑”,大概是因为脑海里与苏东坡同时出现的还有东坡肉、东坡豆腐、东坡肘子……

俗话说:久病成医,贪吃成厨。苏轼就是这样,自己爱吃,更会做,甚至还会根据食材特色自创菜肴。下面就让我们来见识一下“苏大厨”的手艺。

苏东坡 | 北宋知名跨界大咖,纵横美食界的大文豪


开胃菜:东坡凉粉

苏东坡虽然身负大才子之名,却甘为美食折腰,写词作赋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而捣鼓美食才是他的最爱。每到一处任职,便在当地留下一道经典名菜。

苏东坡初入仕途的第一站,任职凤翔府签书判官。在这里,他勤于公务,但也不忘精进厨艺,创作了一道爽口的风味小吃——“东坡凉粉”。

那年夏天很热,炎炎夏日无清凉爽口之物下肚,苏东坡命人取滨豆(也称作小扁豆)研磨成粉,熬制成糊状,待其冷却后,切成条状,配以盐醋等佐料凉拌。

凉拌后的凉粉口感爽滑,且清凉解暑,又是平价的食材,很快就流传进了民间,后人称之为“东坡凉粉”。

苏东坡 | 北宋知名跨界大咖,纵横美食界的大文豪


热菜之一:东坡肉

硬菜来了!东坡私房美食的主打菜——大名鼎鼎的“东坡肉”。据说东坡肉最早在徐州创制,在黄州时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杭州时闻名全国。

相传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苏东坡赴任徐州知州。当年夏天,洪水围困徐州。苏东坡和百姓们共同抗洪筑堤保城。洪水退后,徐州百姓纷纷杀猪宰羊,担酒携菜上府慰劳。

苏东坡收下后亲自指点家人制成红烧肉,又回赠给百姓。此肉肥而不腻、酥香味美,大家食后取名为“回赠肉”。

狂涛淫雨侵彭楼,昼夜辛劳苏知州,

敬献三牲黎之意,东坡烹来回赠肉。

——民国初年《大彭烹事录》

元丰三年(1080年),苏东坡被贬到黄州任团练副使。公务之余,他带领家人开垦荒地,躬耕其中,还亲自动手烹饪红烧肉,并将制作经验写入《食猪肉诗》中。

洗净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北宋·苏轼《食猪肉诗》

宋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苏东坡来到杭州任知州。第二年,他率众疏浚西湖筑堤建桥,使西湖旧貌变新颜。杭州的百姓很感谢他,过年时大家抬猪担酒来给他拜年。

东坡收到后,便指点家人将肉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送给百姓们吃,大家吃后无不称奇,称之为“东坡肉”。这道菜后来成为浙菜系经典名菜之一。

苏东坡可谓是红烧肉的代言人,红烧肉色香味俱全,香糯而不腻口,爱吃肉的人如何能拒绝!

苏东坡 | 北宋知名跨界大咖,纵横美食界的大文豪


热菜之二:东坡豆腐

苏东坡端上桌的第三道菜,是他曾经为挚友佛印和尚的“私人定制”的素食菜肴——东坡豆腐。

苏东坡被贬至江苏镇江时,与当地金山寺的佛印和尚相投,经常在一起谈禅论道。在一次和佛印的佛经PK赛中,苏东坡败下阵来,佛印罚他做一顿素斋。

这位全能文豪一琢磨,一道名菜横空出世。他让人买来豆腐和香榧子,然后将豆腐切片用葱油煎黄,再加入多枚去壳的香榧和酱料一起煮,味道绝了!

据说东坡豆腐好吃到佛印和尚都想还俗了!想来东坡和佛印的相投,多半是因为两人都贪吃吧。

苏东坡 | 北宋知名跨界大咖,纵横美食界的大文豪


热菜之三:东坡鱼

作为一个标准的吃货,河鲜自然是妥妥的盘中餐。苏东坡非常爱吃鱼,鲤鱼、鳊鱼、鲥鱼、黑头鱼、鳜鱼、鲈鱼等屡吃不厌,甚至连剧毒的河豚也敢吃。

一桌好菜不能没有鱼,不会烹鱼的厨子不是好厨子。平日里烧条鲜鱼解馋,友人来了以鱼待客,当年苏东坡吃鱼常常是自己动手烹制,故他深得制作各种鱼肴之妙法。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苏东坡在黄州时,曾写有《煮鱼法》一文,介绍了他的独家烹鱼秘笈。鱼先抹上盐,肚里塞上白菜叶。热油锅,将鱼与葱段一起煎至半熟,加入生姜片,浇上萝卜汁与酒煮至熟。起锅前,将切细橘皮撒在鱼上,盛盘上桌。

如此专业的烹鱼技法,看来东坡先生平时没少吃鱼。“桃花流水鳜鱼肥”,是一位老饕(tāo)喜形于色的欢呼。

苏东坡 | 北宋知名跨界大咖,纵横美食界的大文豪


点心:东坡饼

正宗的吃货,当然不能光吃菜,点心零嘴儿也是必不可少的。东坡也不例外,尤爱吃油炸食品。

苏东坡谪居黄州,常泛舟游览西山,与寺僧交往甚密。寺僧用菩萨泉水合面炸饼相待苏东坡,他顿觉香甜酥脆,心中大悦。自此,寺僧便以“东坡饼”命名。

这种饼用上等细面粉做成蟠龙状,和麻油煎炸,然后撒上雪花白糖,香甜酥脆,落口消融,备受民众喜爱。后世有诗云:门泊战船忆公瑾,吾来茶话续东坡。

苏东坡向来爱吃这种酥脆的炸食,还专门为寒食节的馓子写了一首《寒具诗》,十足的吃货无疑了。

苏东坡 | 北宋知名跨界大咖,纵横美食界的大文豪


汤羹:东坡羹

宋代饮食种类丰富,羹是宋人日常菜单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菜肴。有钱人家用肉作羹,普通人家一般吃素羹,将萝卜、荠菜等蔬菜和豆粉混在一起熬煮。

苏东坡虽然喜欢吃肉,但因为俸禄不高,平日饮食多以素食为主,但他总能将有限的食材做成绝佳的美味。在他的《菜羹赋》里,详细地记载了“东坡羹”的做法 。

东坡羹,盖东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

——苏轼《东坡羹颂》

东坡羹的食材极为简单,将荠菜、菘菜等鲜蔬反复揉洗,以去除苦味,盖上涂了生油的瓷碗焖煮,再加入生米姜丝焖煮至熟透,味道清甜鲜美。

苏东坡好像全然忘了自己遭受贬谪,他只活在当下,醉心于美食。虽然生活艰难,但有“东坡羹”吃,他很满足。

苏东坡 | 北宋知名跨界大咖,纵横美食界的大文豪


酒水:自酿美酒

好菜一定要配好酒才行,自古文人创作灵感都从酒里来,苏东坡这位爱酒之人,酿酒功夫自然是一流的。

在黄州酿米酒,在定州酿松酒,在惠州酿桂酒,在海南酿“真一酒”,他的诗词中也时时飘散着美酒的芳香,虽有借酒消愁,但更多的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持杯遥劝天边月,愿月圆无缺。持杯复更劝花枝,且愿花枝长在、莫离坡。

持杯月下花前醉,休问荣枯事。此欢能有几人知,对酒逢花不饮、待何时。

——苏轼 《虞美人·持杯遥劝天边月》


苏东坡 | 北宋知名跨界大咖,纵横美食界的大文豪


苏东坡这桌菜,吃的是他人生每个逆境时的释怀与旷达,是他与生俱来的乐观与才情,还有他丰富有趣的灵魂。

纵然这一生跌跌撞撞、起起伏伏,但苏轼凭借着旷达的心胸和旺盛的食欲,积极地进行了自救,完美地诠释了那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