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愛上平民女子,全因一首詞

要說歷史上深情的帝王,明孝宗朱祐樘是一個特別的存在。他是明朝的中興之君,一生勤政愛民,勵精圖治,驅逐奸佞,使明朝中期出現一派興盛繁榮的景象,史稱“弘治中興”。在私生活上,他也與一眾帝王不同,沒有後宮佳麗三千,一生只專寵張皇后一人。而吳越王錢鏐對夫人的深情,從他寫的信中這兩名可見一斑:“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田間的小路都開滿了小花,你,什麼時候才回來與我團聚呢?它將夫妻之間最樸實,最甜蜜的思念訴諸筆端。

漢武帝愛上平民女子,全因一首詞

而歷史上有一位帝王,他以雄才大略而威振天下,他憑藉文治武功,創造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漢王朝,也成就了中國封建王朝的第一個鼎盛時期。他,就是漢武帝劉徹。

這樣一位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他的感情生活是怎樣的呢?他的一生為哪位女子長久駐足停留過呢?是“金屋藏金”的陳阿嬌?是美麗異常,能歌善舞的衛子夫?還是具有傳奇色彩的勾弋夫人?都不是!他許以一世深情的,當屬李夫人。

漢武帝愛上平民女子,全因一首詞

一代帝王的愛情,是以一個小故事開始的:

話說一日漢武帝處理完朝政之後,正想放鬆一下,這時碰上了前來請安問好的平陽公主。平安公主請漢武帝欣賞當時宮廷樂府準備的一場美輪美奐的歌舞表演。壓軸出場的,是當時天王級的歌手李延年。

這李延年可是當時歌壇大V,因他有著以下特質:一、有著巨肺,善飈高音。估計他的高音應該就像《薛譚學謳》裡秦青那樣“響遏行雲”吧。二、以情動人。他唱歌是有感而發,不是幹吼。三、顏值在線。書中記載他一個男子卻是膚如凝脂,面如冠玉,身材更是沒得說,欣長高挑。四、不僅能歌,並且善舞。五、講究原創。按現在的說法,應該就是作詞、作曲、編舞都是獨自完成。

李延年最後一個出場,只見他衣袂飄飄,在樂隊舒緩的曲子翩翩起舞,清新脫俗得好像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下凡。見過不少絕色美人的漢武帝不僅感嘆,如果李延年是個女子的話,絕對是豔壓群芳。就在漢武帝暗自嘆息,李延年輕啟朱唇,唱出一首漢武帝從未聽到的新歌: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歌聲一改他往日高伉的聲調,變得平緩許多,好像在輕輕地訴說著什麼。漢武帝痴痴地聽著,完全沉浸其中,若有所思。一曲歌罷,平陽公主輕輕拍手叫好,打斷了漢武帝的沉思,只聽他喃喃地念到:“傾城與傾國,天底下哪有這樣的美人?”

漢武帝愛上平民女子,全因一首詞

平陽公主笑著回到:“陛下乃九五至尊,後宮佳麗三千,什麼樣絕色的女子沒有?"

漢武帝沒有說話,又是輕輕地略顯哀傷地嘆了口氣。

平陽公主望向李延年,二人會心地交換了一下眼神,平陽公主笑著對漢武帝說:“陛下不必傷感,天底下真有這樣的美 人。”

漢武帝不太相信地回答:“姐姐又跟我開玩笑了。如果天下真有這樣的女子,我為何不知道?”

“這天下的美人,如花開花謝一般,這撥花兒開過,那撥花兒才剛剛長起來。我以前未向陛下提及這歌中的美人,是因為她還沒長大。現在不一樣了,她已經成年,並且就在我們身邊。就看陛下願不願見她了?”

原來,這歌中所提及的女子,便是李延年的妹妹。

漢武帝愛上平民女子,全因一首詞

漢武帝一聽有這般美麗的女子,當即宣召入宮。一看,果然氣質出眾,清新脫俗,美麗至極,從此漢武帝對她愛若珍寶。這,便是漢武帝時期寵冠後宮的李夫人。

話說當年李夫人還是因為哥哥的一首詞得以讓漢武帝認識自己。讓我們看看這首詞有什麼出眾之處?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開頭有兩句,是在告訴我們佳人出自北方,而北方是與南方迥異的,南方的美女,嬌小玲瓏,杏目柳腰。北方的佳人應該是肌如凝脂,身材欣長。“絕世”二字,意即告訴我們這樣的女子,她的美麗容顏是世上少有的,簡直是舉世無雙。“獨立”讓我們想到什麼了呢?是說她神態幽靜閒雅,獨立於一般女子,不屑與那些庸脂俗脂粉往來?還是說她立在鏡前看著絕世容顏黯然神傷?亦或是倚在欄杆前盼著情郎的到來?這樣的描寫無意中就透出一種楚楚可憐和淡淡的哀愁。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這樣一位容貌出眾,清新脫俗的女子,肯定是顧盼生輝的。所謂“回頭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看看這位佳人的一顰一笑,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呢?那可是傾城傾國。這裡的“傾”,是傾覆的意思。是使守衛城牆的士兵棄械,城牆失守;是使君臨天下的帝王不愛江山愛美人,國家滅亡。這可比宋玉在《登徒子 . 好色賦》的東家之子的魅力還大。東方之子的嫣然一笑,也只是”惑陽城,迷下蔡”而已。

這兩句,沒有直接具體地寫出佳人的曠世美顏。而是以虛寫實,通過“傾城傾國"的描繪,激發出聽歌者對她的想象、神往和欲一睹芳顏的迫切之心。這與《詩經 . 碩人》中對美女的“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正面描寫截然不同。這樣的描寫也給後世之人在賞詞的時候留有巨大的想像空間。

漢武帝愛上平民女子,全因一首詞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這後面兩句,有欲擒故縱之感。如此禍國殃民的美色,誰還敢為之傾倒?難道要像周幽王那樣,寵幸貌美異常的褒姒而導致亡國嗎?可是,這樣的美人實在是世所難逢,獨一無二啊,即使冒著巨大的風險,還是要一親芳澤。所以愈是不可近,而愈是想近之。

總的說來,這首詩有以下三個特點:

一、情真意切,讚美之情溢於詞中。

二、極盡鋪陳誇張,先抑後揚。

三、以虛生實,側面描幕。

漢武帝愛上平民女子,全因一首詞

正是這樣的一首詞,李延年將自己的胞妹那獨一無二的容顏,舉世無雙的氣質呈現在漢武帝面前。而後,李夫人更是成為漢武帝的寵姬,她的美麗,她的溫柔,她的冰雪聰明,無不讓漢武帝為之傾倒,成為他一生的摯愛。漢武帝在李夫人去世多年後仍鬱鬱寡歡。他還請畫師畫了她的畫像,掛在她曾住過的寢宮。更是在她死後,追封為皇后。試問後宮佳麗三千,誰能像李夫人一樣走進他的心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