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自爆家醜,渾水:猜中開頭沒猜中結局

廣受質疑的瑞幸咖啡,終究還是出事了。

4月2日晚間,瑞幸咖啡突然發佈公告,經過內部調查初步階段確認的信息顯示,從2019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COO及其部分下屬員工偽造交易相關的總銷售額約22億元人民幣。

受此消息影響,瑞幸咖啡股價盤前一度暴跌近85%。截止收盤,公司股價從上一交易日收盤價26.2美元跌至6.4美元,跌幅達到75.57%,市值蒸發近350億元人民幣。4月3日,在港股交易的神州租車股價也受重挫,收盤暴跌54.42%。

儘管瑞幸咖啡公告將造假責任歸咎於公司COO劉劍,但輿論對此並不認可。4月5日,瑞幸董事長陸正耀正面回應公司財務造假事件,並稱“會承擔應有的責任。”

瑞幸咖啡如今的這一局面,恐怕連最早發出沽空報告的渾水也沒有想到。

瑞幸咖啡自爆家醜,渾水:猜中開頭沒猜中結局


從矢口否認到自爆家醜

顯然,瑞幸咖啡之所以自爆醜聞,是與一份由美國著名沽空機構渾水在1月31日公告的沽空報告有關。

在渾水發佈的那份長達89頁的沽空報告裡,明確指出了瑞幸咖啡2019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店均日銷售商品數被虛增。報告認為,瑞幸咖啡從2019年第三季度開始捏造財務和運營數據,誇大門店的每日訂單量、每筆訂單包含的商品數、每件商品的淨售價,從而營造出單店盈利的假象。報告指出瑞幸咖啡在2019年第三季度和2019年第四季度,每店每日商品數量分別誇大了至少69%和88%。

瑞幸咖啡自爆家醜,渾水:猜中開頭沒猜中結局

報告作者僱傭了92個全職和1400個兼職調查員對瑞幸咖啡981個門店進行跟蹤,並收集整理了超過2.5萬張門店銷售小票,併為此錄製了超過1萬個小時的門店錄像,還一度打入了瑞幸內部微信群,收集到大量內部微信聊天記錄。

消息一出,瑞幸股價應聲下跌,最大跌幅超過26%。

但面對渾水的實錘指控,瑞幸在2月3日否認報告中的所有指控:“報告的方法有缺陷,證據無事實根據,指控是未經支持的猜測和對事件的惡意解讀。”

然而事情顯然沒有過去,渾水報告發出之後,已有多家美國律師事務所發佈聲明,提醒投資者提交有關瑞幸咖啡的集體訴訟。此外,瑞幸咖啡的四季度財報也遲遲未能發佈,讓人覺得事有蹊蹺。

此時,作為瑞幸咖啡的審計機構安永華明會計師事務所也開始承受到很大的壓力。在此情形之下,安永指派了十幾人的反舞弊團隊介入瑞幸咖啡的調查之中,並最終發現了舞弊事實。

瑞幸咖啡三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公司第二季度營收8.7億元、第三季度營收15.4億元,合計收入為24.1億元,按照市場公開的預測,瑞幸咖啡第四季度收入在20億元上下。可以看出,如果去掉虛增的22億元收入,瑞幸咖啡收入將減少一半。渾水報告之前對瑞幸的指控,基本都已經坐實。

按照瑞幸官方的說法,公司是虛增銷售是發生在第二季度與第四季度之間,這樣一來,就將第一季度撇開,因為如果第一季度有造假行為,那麼有欺詐上市罪名的嫌疑。但業內人士向知頓表示,事情不可能會如此巧合,一家公司在上市之前數據真實,成功融資後反而開始造假,明顯不符合邏輯。

在瑞幸首次否認渾水的指控之後,瑞幸咖啡的股價大幅抬升,2月4日收盤大漲大漲15.6%,一度回升至沽空報告發布之前。瑞幸用互聯網思維顛覆咖啡行業的故事,實在太過於美好,以至於渾水如此縝密的報告,都沒有阻止投資者的熱情。


瑞幸咖啡的資本故事

資料顯示,瑞幸咖啡成立於2017年10月31日,於2019年5月成功登陸納斯達克,創造了中國創業公司的最快上市記錄。

一面是中國咖啡消費的巨大增量市場,一面則是瑞幸快速的擴張速度,在渾水沽空報告之前,頂著諸多光環瑞幸咖啡一度風光無限。

首先,與歐美、日本等國相比,國人的人均咖啡消費水平很低,而咖啡因需求是剛性甚至成癮性需求,因此有著巨大的增長空間。其次,瑞幸通過咖啡外賣的方式,有效的突破了星巴克模式的限制,讓咖啡消費打破圈層和年齡的界限,讓人們的咖啡消費變得了日常化和平民化。

如果說在開始時期,還有人對瑞幸這一商業模式還有所懷疑的話,在看到瑞幸咖啡快速擴張的步伐後,就變得不再懷疑。

數據顯示,自2018年1月試運營開始,瑞幸咖啡僅僅用了1年的時間,自有門店數量就達到2073家。而到2019年底,瑞幸咖啡直營店達到4507家,超過了進入中國市場20年之久的星巴克,成為中國門店數量最多的連鎖咖啡品牌。

瑞幸咖啡自爆家醜,渾水:猜中開頭沒猜中結局

標榜“第四空間”並主打平價咖啡的瑞幸,真的走出了一條與行業龍頭星巴克不一樣的道路。自然,這其中的代價也不菲。

數據顯示,自成立以來,瑞幸咖啡就伴隨著鉅額的虧損。2018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8.4億元,但整體虧損高達16.2億元。2019年前三季度,公司淨虧損數據達到17億元。

瑞幸咖啡自爆家醜,渾水:猜中開頭沒猜中結局

這其中,資本的助力就成為了瑞幸咖啡成功的關鍵。

資料顯示,在瑞幸上市之前,公司已經進行過三輪融資,獲得資金5.5億美元。公司上市之時,又通過IPO從二級市場募集資金6.95億美元。緊接著,在2020年1月,瑞幸咖啡一手增發股份,一手發行可轉債,再次募集到11.3億美元資金。

瑞幸的這一波邊燒錢邊融資的方式,被人戲稱為“割資本主義的韭菜來請國人喝咖啡”。但如此的資本運作能力,顯然不是常人所為。瑞幸背後的及其神州系團隊,也逐漸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捨車保帥恐難行通

公開資料顯示,瑞幸咖啡是由神州優車原 COO錢治亞辭職後所創立。此後,神州優車核心成員郭謹一、楊飛等人也陸續從原崗位辭職並加入瑞幸咖啡。2018年6月,神州租車創始人陸正耀開始擔任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此後多次向瑞幸咖啡進行注資。

瑞幸咖啡上市之時,陸正耀以 25.75%有 的股權位列瑞幸第一大股東,陸正耀家族合計持有 36.21% 的股份與 42.15% 的投票權。錢治亞家族持股 16.60%,故“神州優車系”合計持有瑞幸咖啡 52.81%的股權。

瑞幸咖啡自爆家醜,渾水:猜中開頭沒猜中結局

神州系陸正耀被視為資本運作的高手,但按照瑞幸咖啡的官方說法,公司銷售數據造假的責任在於公司COO劉劍。但這一說法目前這並不被外界認可,被視為神州系捨車保帥的策略。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擔任公司COO的劉劍在加入瑞幸之前,也是錢治亞在神州租車團隊一員,曾擔任神州優車集團的收益管理主管。

業內人士向知頓表示,即便是劉劍本人有造假動機,但其作為公司的COO(首席運營官),很難將高達22億元的假賬完全做平。他或許可以偽造營業金額,虛增銷售數據,但瑞幸咖啡利潤表、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的平衡,顯然不是其一個人就可以完全搞定的。

最新消息顯示,瑞幸董事長陸正耀在4月5日親自回應了公司的造假事件,並表示會承擔應有的責任。

4月5日,陸正耀在個人微信朋友圈發佈內容稱,“我個人非常自責。無論獨立委員會的最終調查結果怎樣,我都會承擔應有的責任。”

瑞幸咖啡自爆家醜,渾水:猜中開頭沒猜中結局

未來,瑞幸咖啡將何去何從?有業內人士向知頓透露,這一事件最終可能有兩種走向:其一,瑞幸咖啡將遭遇集體訴訟,相關責任人可能會遭到刑事調查;其二,則是瑞幸咖啡或將被強行退市。

渾水沽空報告中認為,瑞幸咖啡的商業模式很難盈利,瑞幸管理層或從無人零售項目吸走大量現金。但絕沒有想到的是,瑞幸竟然“大義滅親”,並自曝家醜。從這一點來看,渾水只猜到了故事的開頭,卻沒有猜到結局。瑞幸咖啡最終的結局,知頓也將持續跟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