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名妓,聯墨上佳

秦淮名妓,聯墨上佳

古代青樓女子不乏才藝出眾者,她們的詩聯、書法水平頗高,請看這一幅集句書法作品:

秦淮名妓,聯墨上佳

  但將竹葉消春恨;

  應共桃花說舊心。

  這是秦淮名妓合作而成的聯墨作品,上下款分別為“阿姊湘蘭集唐句命書”、“妹薛氏素素”。姊妹倆知名度都很高,在許多文人雅士詩文中出現。清代蔣元龍有一首論印絕句雲:

  曾見河東小印章,

  橫波封號也堂堂。

  風流舊院贏佳話,

  馬四娘與薛五娘。

  詩中的人物皆為才藝出眾、聲傳四海的名妓。河東,指柳如是,號河東君。橫波,是顧眉,號橫波。馬四娘和薛五娘就是這幅書法作品兩位合作者——馬湘蘭、薛素素。

  先介紹一下集句者馬湘蘭。

  馬湘蘭(1548-1604),明代女詩人、畫家。名守真,字湘蘭,小字玄兒,又字月嬌,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稱“四娘”。秉性靈秀,能詩善畫,尤擅畫蘭竹。

  錢謙益如此評價她:“姿首如常人,而神情開滌,濯濯如春柳早鶯,吐辭流盼,巧伺人意,見之者無不人人自失也。”她的終生知音王稚登這樣贊曰:“有美一人,風流絕代。問姓則千金燕市之駿,託名則九畹湘江之草。輕錢刀若土壤,居然翠袖之朱家;重然諾如丘山,不忝紅妝之季布。”

  馬湘蘭貌不驚人,但才藝、氣質非同一般,從這副集句聯即可看出是位飽讀詩書的才女。

  但將竹葉消春恨;

  應共桃花說舊心。

  上聯出自韋莊《題袁州謝秀才所居》頸聯,“但將竹葉消春恨,莫遣楊花上客衣。”

  竹葉,在此指酒,即竹葉青,亦泛指美酒。唐白居易《憶江南》詞之三:“吳酒一盃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一:“著甚消磨永日?有掃愁竹葉,侍寢青奴。”春恨,猶春愁,春怨。唐楊炯《梅花落》詩:“行人斷消息,春恨幾徘徊。”

  舉杯消愁愁更愁,馬湘蘭對此深有體會,曾有詩云:“自君之出矣,不共舉瓊卮;酒是消愁物,能消幾個時?”集句成聯,正是借他人之句,訴心中之愁。

  下聯摘自齊己《早鶯》尾聯:“曉來枝上千般語,應共桃花說舊心。”《唐詩快》評曰:“舊心”二字生,妙,從無人用。然有吳(融)侍郎《還俗尼》之“舊身”,自有己公“桃花”、“鶯”之“舊心”。程伊川所謂“天下之理,無獨必有對”,豈不信然?《早鶯》全詩寫得精彩,結尾餘味無窮。尾聯意為:早上的黃鶯兒你在樹枝上婉轉多情地說了萬語千言,應該是在向桃花傾訴相思之苦吧,那一顆相愛如故的心兒絲毫未變。

  詩歌強調“妙處,透徹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聯亦如此。馬湘蘭這副集句聯不僅字面虛實對應,聲律和諧悅耳,而且自然巧妙地地表達了自己的內心情感,其味久遠。

秦淮名妓,聯墨上佳

  我們再來了解一下書寫者。

  薛素素,字素卿,又字潤卿、潤娘,號雪素。因在家排行第五,故人呼之為薛五;又因她生於七夕,故又名巧巧。她原籍蘇州,後家庭變故,隨母親流寓嘉興,所以又算大半個嘉興人。史載薛素素為“十能才女”,擅長“詩、書、畫、琴、弈、簫、繡,而馳馬、走索、射彈,尤絕技也。”《御定佩文齋書畫譜》轉錄《甲乙剩言》雲“素素姿度妍雅,書作《黃庭》小楷,尤工蘭竹。下筆迅埽,各具意態。又善馳馬挾彈,以兩彈丸先後發,使後彈擊前彈,碎於空中。”

  薛素素此聯書法筆致秀逸,字如其人。她的師傅是大名鼎鼎的董其昌,薛素素畫山水蘭竹,落筆而就,且無不意態入神;成年後,她的詩、書、畫都擠入了名流。薛素素是詩歌行家裡手,《青樓韻語》載其《獨酌二首》:

  其一

  香嘗花下酒,翠掩竹間扉。

  獨自看鷗鳥,悠然無是非。

  其二

  好鳥鳴高樹,斜陽下遠山。

  門前無客過,數酌自酡顏。

  金陵佳麗,人已遠去,她們不只是為後人留下綺麗的故事,更留下了聯語雅緻,墨跡馨香的藝術品。


秦淮名妓,聯墨上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