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妈妈朋友圈鄙视链:30岁,月薪2万多,竟然在最底端?


当代妈妈朋友圈鄙视链:30岁,月薪2万多,竟然在最底端?


前段时间,《上海保姆朋友圈鄙视链》在朋友圈传的沸沸扬扬,很多人表示深有感触。这周和姐姐去参加小外甥的幼儿园毕业典礼,才发现,本来应该统一战线的妈妈们竟然也在暗自较劲,互相伤(鄙)害(视)……


01

兴趣班鄙视链

马术钢琴>国标围棋>游泳算数


孩子们在台上表演节目,家长们在台下排排坐,三句话不离自己家孩子能力有多强或者最近在上什么兴趣班。


“你家孩子报兴趣班了吗?”


“我们在学珠心算呢,先让孩子了解了解,为接下来的一年级打个基础。”


“这么辛苦哦,跟你们一比我们家太不务正业了”


“你们是没有上兴趣班吗?”


“上啦,我给他报了个马术班,孩子就是对这种又贵又跟学习无关的课感兴趣,我们就随他了。”


“……”


以上对话来自我小外甥班里两个妈妈的真实对话,当时听得我和我姐倒吸一口凉气。


因为我小外甥什么兴趣班都没上,日常也就在家玩玩乐高什么的,倒不是上不起,姐姐每月工资两万多,给孩子报个班还是可以的,但是觉得孩子太小了,想让他再轻松两年,这么一比,竟然成了幼儿园鄙视链最低端的人。


当代妈妈朋友圈鄙视链:30岁,月薪2万多,竟然在最底端?


总结了一圈发现,那些给孩子报了马术、钢琴、高尔夫等课程的妈妈们处于整个幼儿园鄙视链的最顶端,因为他们觉得这些都是贵族爱好,而这些课程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贵!其次就是需要长期的投入才行,对家庭财力有一定的要求。


然后是报了国标舞、围棋等对孩子的专注力等要求比较高的课程,这类课程的费用在市面上各类兴趣班中的价格属于中等,最后是游泳算数等比较日常的兴趣班。


02

孩子动画片鄙视链

英文原版动画片>迪士尼中文配音>熊出没


我私认为,孩子看什么类型的动画片鄙视链的这帮人,跟从前搞出影视剧鄙视链的是同一帮人。


从前,看英剧、美剧的瞧不上看日剧的,看日剧的看不上看TVB的,看TVB的鄙视看韩剧的,看韩剧的只能diss看国产偶像剧的。当这批人结婚生娃了之后,默默的在孩子看什么类型的动画片上,也形成了鄙视链。


鄙视链就这么传承了下来……


当代妈妈朋友圈鄙视链:30岁,月薪2万多,竟然在最底端?


03

带娃出游鄙视链

欧美>日韩>港澳台>国内>本市


据说,现在迪士尼和环球影城是现在攀比的准入门槛,吓得我赶紧喝了口奶茶。想想我小的时候,暑假能出个市旅游就可以跟同学炫耀一个学期了,现在养娃的成本真的是越来越高。


当代妈妈朋友圈鄙视链:30岁,月薪2万多,竟然在最底端?


04

带娃上兴趣班鄙视链

孩子由保姆带着练素质教育的>孩子爹妈带着练素质教育的>孩子爹妈带着傻读书的>孩子爹妈带着散养的>孩子爷爷奶奶带着散养的>孩子由保姆带着散养的



不仅孩子上什么兴趣班有鄙视链,谁带娃上兴趣班也有鄙视链。


现在不比以前,从前保姆只会给孩子做做饭,接送一下孩子上下学。现在家政公司各种早教培训课程非常多,课程内容比给妈妈上的都专业。


很多保姆虽然高中都没毕业,但是从家政公司的培训班里出来,再在各个家庭中历练一番,陪这家孩子上过乐高课,陪那家孩子上过英语角,还陪其他家孩子弹过三角钢琴,专业术语一说一长串,比早教中心培训了没多久就出来的早教老师都6。


相比起来,幼儿园那些陪着孩子辅导了两天功课就爆肝的家长再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学文凭了。


当代妈妈朋友圈鄙视链:30岁,月薪2万多,竟然在最底端?


仔细想想,有些比较是有意义的,但是那些盲目攀比,真的好吗?


自己家的孩子去上什么兴趣班,是因为他喜欢上这个,如果有一天不喜欢了,他也可以不上;


自己家的孩子看什么动画片,是因为正好选到他爱看的了,而不是硬塞给他一个看着高大上的;


自己家孩子去什么地方旅游,是因为这个地方的人文景色刚好吸引到你们了;


孩子自己带还是保姆带,也应该看自己家的实际情况,自己带不一定更优秀,保姆带也不一定不好。


不被“鄙视”和“被鄙视”的情绪影响和煽动,这根链存在与不存在,又有何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