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的记忆

周六,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朋友庄哥夫妇约我到他的“马陵小屋”休闲,庄哥的“马陵小屋”位于我们居住的县城东南的马陵山上,半个小时的车程的距离。

重拾的记忆
重拾的记忆
重拾的记忆

驻车望海楼景区步行百余步,掩映绿柳荷丛间的“马陵小屋”豁然眼前,驻足小屋观景台,俯瞰山脚下翠色中时隐时现村庄、宛若飘带的溪流、绿意盎然的农田,顿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之叹,陶氏归田园居的惬意感瞬间填满了我这颗年过半百的心。

重拾的记忆
重拾的记忆
重拾的记忆
重拾的记忆

稍事收拾,我们就开启了纵情山水模式,对风物的赏读我一直有自己的看法:未经雕琢的自然景观、迤逦千年的历史遗存总好过于刻意的人工点缀,因为那份浑然天成的璞质、时光侵袭的沧桑总能给我一种或天然或厚重的情感体验,而眼前的马陵山就是这样的存在。

还是先看看它火一般红艳的肌肤吧,这些因地壳运动形成的沉积型砂页岩,由于少了一份天然的刚性,经不起岁月的打磨,被风侵雨袭得沟壑纵横,虽然姿容上少了一些妩媚,多了一些沧桑,但是从未放弃那份沉静与淡然,以它绯红的底色展示着自己别具一格的风采。

重拾的记忆
重拾的记忆
重拾的记忆
重拾的记忆
重拾的记忆

沿着并不崎岖的山道漫步前行,不久就来到了马陵山景区的核心景点之一“望海楼”,之所以称之为望海楼,据说是因为在远古的岁月里,站在这片凸起的山峰上能够眺望到东面的大海,还说孔老夫子也曾登临过眼前的“望海楼”。当然现在是看不见大海了,自然的推手已经将海潮的鼓荡推拒于百里之外,望海楼如今只记录着曾经的故事。登峰至顶,沐浴初秋季节清爽的山风,朋友老马突然感慨:有近三十年没来望海楼了。是啊,作为朋友中的铁杆,我和老马确乎是有近三十年没有登临“望海楼”了。间隔三十年再次相晤,望海楼迎来了两位鬓角泛白的老友,作为土生土长的郯城人,我和老马不禁嘘唏不已。

重拾的记忆
重拾的记忆

人啊,确乎是一种不懂得珍惜的动物,唾手可得的往往弃之如敝屐,越在身边的越容易忽视或忘却,待情如此、对物亦如是。

马陵山与我可谓是朝夕相伴的,如果要说对马陵山陌生,肯定要被郯城人民唾弃,然而,我又何曾真正地走近它、感知它呢。近三十年人生消磨间,马陵山竟未曾走近我的生活,是山的无意还是我的薄情呢?

重拾的记忆
重拾的记忆
重拾的记忆

还能隐约记起三十年前我与老马游览马陵山时青葱的样子,那时我和妻尚在恋爱季节,一架相机留下了黑白分明的记忆,一切好像并未走远,却又真真切切地割裂了三十年的岁月长河。

于是乎席间我举杯感谢庄哥夫妇、老马、老胡、老柴等朋友,还有陪我一路走来的妻,“感谢今生的相识,珍惜今生的友情”,我是认真而郑重的。

重拾的记忆
重拾的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