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90後勇敢女孩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記者 丁濤 通訊員 王書珍

4月7日上午,永城90後女孩莫曉紅用愛心履行了5年前的一份承諾——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200ml,為一位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送去了新生的希望,同時也為一個瀕臨破碎的家庭送去了幸福的希望。

熱心女孩踏上公益路

現年27歲的莫曉紅出生在永城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父母都是淳樸厚道的農民,由於受他們言行的薰陶,莫曉紅自小便養成了樂於助人的良好品格。遇到有困難的老人、同學,凡是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她都會毫不猶豫地伸出援手。尤其上了大學以後,性格開朗、熱情的她更是活躍在學校的各類志願服務活動中。參加公益活動為莫曉紅打開了通往人生之路的另一扇大門,讓她感受到了與同齡人不一樣的精彩人生。她說:“在幫助別人的同時,自己也體會到了滿滿的幸福。雖然個人發出的光和熱是微弱的,但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我的參與就是讓世界多一點點愛!”

多次參加無償獻血後,莫曉紅逐漸認識到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意義。作為醫學生的她想:獻血只能治“標”,而捐獻造血幹細胞才能治“本”,如果自己能“標本兼治”,豈不是給更多的患者帶來了生的希望?從此,這個念頭就在她心中紮下了根。終於,在2015年大四實習期間,她再次積極參加了無償獻血,同時留下了10ml血樣,簽署了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同意書。

執著堅守勇敢捐骨髓

2016年7月,莫曉紅大學畢業到永煤總醫院工作後,一如既往地參加各類公益活動。她為貧困地區的孩子捐獻衣物、為敬老院裡的孤寡老人打掃衛生、為危重患者捐款捐物、幫助走失的兒童找到家人……可她5年來心心念唸的造血幹細胞捐獻事宜卻一直杳無音訊。作為公衛醫師的莫曉紅心中非常清楚,造血幹細胞配型成功率極低,就在她對此事不再抱有希望時,事情卻有了轉機。2019年10月的一天,正在工作的她突然接到江西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電話,告訴她捐獻造血幹細胞初配成功,詢問她是否願意捐獻時,她立刻爽快地回答:“我願意!”回家後,她把消息告訴了母親,沒想到卻遭到一向古道熱腸的母親反對:“孩子,你還沒有結婚生子,萬一對身體不好影響你以後的生活咋辦?”莫曉紅耐心地向母親講解捐獻造血幹細胞的方式,讓她看網上有關捐獻的新聞報道,並且找出自己好幾本獻血證,對母親說:“捐獻造血幹細胞和獻血差不多,你看你閨女獻了這麼多年的血,身體不是好好的嗎?我捐獻點造血幹細胞能挽救一個人的生命,甚至是救了一個家庭啊!”在莫曉紅的極力“遊說”下,母親最終支持她的捐獻決定。“你長大了,又是醫生,知道的比媽媽多,能救人一命是大好事,你就去吧!”12月份,經過健康體檢和高分辨率檢測,都顯示她符合捐贈條件。

“配型成功真的很難,而我能成為一名‘幸運兒’,我感到很高興,這也許是我和那位素昧平生的患者之間的緣分吧!”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原定的捐獻時間一再延後,莫曉紅心中時刻牽掛著那位患者,多次和河南省紅十字會聯繫詢問情況,擔心患者病情惡化等不到捐獻,所幸一切都是好消息。這個善良的姑娘在繁忙的工作之餘,還堅持鍛鍊身體,爭取以最好的狀態完成心願。

4月2日,心懷大愛的莫曉紅在永城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趕赴鄭州。連續5天動員劑的注射使用,她每天都以頑強的毅力承受著藥物反應帶來的痛苦,等待4月7日的造血幹細胞採集。最終,她用愛心和行動完美地詮釋了“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

愛崗敬業彰顯醫者心

工作以後,作為醫院第一位且唯一一位公共衛生醫師,能給她業務指導的同事寥寥無幾。然而,好學上進、天性樂觀的她並沒有被困難所嚇倒,而是通過不斷學習,很快熟悉了工作職責和業務技能,並獨立開展各項工作。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對於電腦操作不熟練、不能進行傳染病網絡直報的醫師,她會手把手教了一遍又一遍;對於傳染病上報意識不強、經常漏報緩報的醫師,她會深入科室講解傳染病報告的重要性;對於傳染病報卡項目填寫不全、錯誤的醫師,她會一次次電話詢問糾正……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年的努力,她就使醫院該項工作走在了永城市醫療機構的前列。

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把科室推向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自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後,莫曉紅連續50天堅守在防疫一線,從不畏懼、從不退縮。“登記本上項目要全部填寫完整、準確, 家庭住址一定要具體可追溯,電話號碼一定要當場試撥,流行病學史一定要仔細具體……”每天到防疫一線,她都會不厭其煩地對醫護人員這樣說。有同事勸她儘量少到一線,以降低自身的感染風險。她說:“只有到一線掌握第一手資料,才能更好地指導同事們工作。”因此,她堅持每日到預檢分診、發熱門診檢查督導,發現問題逐一解決。對待工作她是一絲不苟的,甚至有時候有點“較真兒”,但正是這種嚴謹的態度,最大程度減少了患者漏診,為疫情防控把好了“第一關”。

“您好,今天感覺怎麼樣?體溫多少度?有沒有其他不舒服?”莫曉紅每日追蹤全院發熱職工、密切接觸者等情況,並做好記錄。時間久了,這些人的名字、健康狀況、流行病史就刻在了她的心中。她以一個公衛醫師的角度去分析、判斷,督促他們做好隔離觀察及相關檢查,遇到異常情況及時報告。最多的時候,她每天要關注30多位隔離觀察同事的情況,她的電話,成了隔離觀察人員的“鎮定劑”,使他們每個人都順利渡過了“特殊期”。

這就是莫曉紅,一位普通而又不普通的90後女孩兒,她用敬業奉獻、勇往直前詮釋了一位中國醫師的使命與天職;她用熱心公益、大愛無疆體現了一位中國青年的責任與擔當。她常說: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就要不負韶華,爭取為社會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而我卻想說:這個社會正是因為有你和許多像你一樣的人,才變得越來越溫暖和美好。加油,中國!加油,好姑娘!

永城90後勇敢女孩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永城90後勇敢女孩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永城90後勇敢女孩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永城90後勇敢女孩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永城90後勇敢女孩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永城90後勇敢女孩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永城90後勇敢女孩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永城90後勇敢女孩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永城90後勇敢女孩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