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侶間有差異一定會分手嗎?

很多情侶分手的原因是差異太大,甚至很多夫妻離婚也是這個理由。

1.

在伴侶關係中的差異包括外顯的和內隱的。外顯的差異包括喜好、習慣、品味,如早睡晚睡、吃甜吃鹹、週末宅在家還是搞聚會。內隱的差異卻更加容易造成矛盾和誤解,比如金錢觀、溝通方式、彼此的期待等。

志明和春嬌是一對剛剛同居的小情侶。他們很甜蜜,直到志明生了重感冒躺在家裡。躺在床上的志明,期待著春嬌來對自己噓寒問暖,送上果汁和粥。結果春嬌卻把臥室的房門關上,自顧自的在客廳做著家務。“春嬌對我真是冷漠!”志明心裡想,並且找茬對春嬌發火。他的怒氣讓春嬌莫名其妙。

直到志明恢復精神,他們討論了這幾天發生的事,才意識到雙方成長於不同的家庭,他們在家人生病時表達愛的方式也不同。

在志明家,有人生病時全家會對病人格外關照,輪番去表示問候。而在春嬌家,她內向的父母則喜歡在生病時不被打擾,關上臥室門靜養。

如果志明和春嬌沒有發現彼此間的差異,他們很可能把這次衝突歸結於“春嬌真是冷漠”“志明無理取鬧”,而為關係埋下裂痕。再近一步,

如果他們缺乏覺察能力,他們的感情可能會被生活中無處不在的差異引發矛盾拖垮。

他愛晚睡,我愛早起  | 情侶間有差異一定會分手嗎?

2.

在關係建立之初,伴侶雙方往往對另一半有很多理想化,並且界限是不清晰的,也就是“不分彼此”。此時,我們常常有這樣的一種錯覺:我喜歡的東西對方也喜歡,我討厭的事情對方也討厭。這個階段,雙方由於處在關係的蜜月期,也願意迎合對方,於是就出現了一切和平的假象。

更有趣的是,我們在最開始常常被對方與我們不同的地方吸引。

比如,一個內向害羞的女人,對一個長袖善舞、八面玲瓏的男士心生崇拜。

一個不敢反抗母親的男人潛意識裡會找一個幫他反抗母親的妻子。

一個自卑的女性,希望找一個事業有成的男人來加強自己的價值感。

但是,在關係中總是討好對方是很累的,所以當關系穩定下來後雙方都放鬆了,希望更多的索取而不是付出。隨著荷爾蒙的褪去,失望浮上水面,這個時候差異就全都暴露了出來。

他愛晚睡,我愛早起  | 情侶間有差異一定會分手嗎?

3.

面對差異的不同應對方式對這段關係的走向影響重大。

一些伴侶試圖迴避差異、消除差異。

比如建國和雅娟,他們覺得差異是一件壞事,因為差異會引發衝突,而他們會讓他們不舒服。

同時,衝突會提醒他們,另一個人不是自己的延伸,他們不再是一體的,而是獨立的兩個人。

他們還可能把差異看作對方對自己的攻擊和不愛自己的證明,這就更糟了。

很多差異是難以消除的,而且雙方本就沒有對錯之分,為何非得有一方妥協讓步呢?

懼怕差異的人,本質上是自卑的和不信任對方的。當他們看到對方和自己不同時,認為對方在說“你是壞的,我是好的。”

另一些伴侶,如果他們足夠自信和彼此信任,他們會度過恐懼差異的階段,從中有所收穫。

他們相信:

  • 不需要對方給予,自己也可以從關係中有所收穫;
  • 為對方付出時,自己不會覺得被剝削或失去了什麼;
  • 可以將差異作為自我成長的機會。我願意成長,而且我不要求你非得成長。
他愛晚睡,我愛早起  | 情侶間有差異一定會分手嗎?

4.

所以,有差異不一定要靠分手解決。只要雙方能積極地就差異做溝通,不但不會分手,關係反而會更加親密。

伴侶雙方不妨找個時間討論幾個問題:

  1. 我們在以下哪些方面有所不同
  2. 我喜歡的三個差異
  3. 我不喜歡的三個差異
  4. 為什麼我不喜歡那三個差異
  5. 我們做了或可以做哪些妥協
  6. 我希望我們怎樣面對差異

你可能感到談論這些話題讓你不安全、不舒服。因為這樣的對話讓你主動或被動地暴露了自己的需求和脆弱的一面。

當我們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給對方,講出那些藏在心裡的話時,可能回感到恐懼、羞愧,或其他不舒服的感覺。因為我們害怕自己得不到回應,擔心他人利用自己的弱點來傷害自己。可是,

親密是在暴露脆弱中發芽的,只有相知相惜的兩個人之間才存在深層次的親密。

如果我們對存在的差異視而不見、避而不談,假裝矛盾不存在,矛盾可能會在暗中滋生,在更不可控的時間節點爆發出來。 有的人只能同甘不能共苦,就是因為彼此只能看對方好的一面,卻不能接受“壞”的一面。

系統式家庭治療的諮詢師劉丹老師說過一句話——“看見差異,心花怒放”。伴侶完全可以把差異看做自我成長和讓關係進一步親密的機會。

他愛晚睡,我愛早起  | 情侶間有差異一定會分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