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期货供需两弱,消费下滑增大,库存同比小幅回升

随着疫情在海外加剧,多国采取了封城、限制出行等措施,纺织服装消费受到极大遏制,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国。郑棉期货短线依然偏空,需求不足,消费滞后。

郑棉期货供需两弱,消费下滑增大,库存同比小幅回升

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为298.35亿美元,同比下降20.0%。目前,国内纺织服装出口订单受到明显的冲击,已经出现不少取消以及延单现象。而内需也尚未恢复,一些纱厂为去库存开始让利抛售。尽管如此,纱厂的库存依然在累积。

根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报告,2020年美国意向植棉面积为1370万英亩,同比减少1%。而美国农业部农业展望论坛之前预计2020年美国棉花种植面积为1250万英亩。美棉意向种植面积降幅大幅低于市场预期。不过,本次美农种植意向调查是在3月的前两周,市场认为调查数据并未能充分反映疫情情况。

郑棉期货供需两弱,消费下滑增大,库存同比小幅回升

国内在3月底正式出台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以稳定国内新棉种植面积。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于3月中旬展开全国范围棉花种植意向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棉花意向种植面积4550.1万亩,同比减少5.1%,降幅较2019年11月份意向调查结果减少0.8个百分点。3月份美农报告发布时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棉花消费的影响还处于初期,随着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的增加以及多国采取限制出行等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本月美农报告有调减全球棉花消费量预估的可能。

国内方面,2007/2008年度中国棉花连续第四年增产,同时需求也在持续增加,最终期末库存仅较上一年度减少1万吨。2008/2009年度中国棉花减产,同时消费同步下滑幅度较大,期末库存同比增加41万吨,库消比回升至50%附近。从基本面而言,国内棉价本身就不具备上涨条件,甚至承压,而次贷危机则加深了其跌幅。在2008年3—11月期间,国内郑棉指数走跌35%左右,美棉跌幅约58%。

郑棉期货供需两弱,消费下滑增大,库存同比小幅回升

本年1月中旬以来,国内郑棉振荡走跌,尤其是国外疫情全面爆发后,郑棉呈单边下跌走势,05合约最大跌幅已达4500元/吨,一度跌破1万元/吨大关。本周三,国内郑棉早盘拉升,主力合约增仓放量,盘中一度上涨5%。所以,我们判断基于全球对棉花小幅下滑,需求明显放缓,而产量虽然有所减少,但是总体依旧看向郑棉期货震荡走低或横盘偏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