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過遊戲的方式把教育變得真正有趣?

如何通過遊戲的方式把教育變得真正有趣?

最近石頭湯群裡面分享了一個“教育遊戲化”的觀點非常有趣,當看到這些觀點的時候,我下意識地覺得哪塊有些不妥,但不確定哪裡不妥,就記錄了下來。今天重新讀了這個觀點,大致的內容是這樣的:“教育遊戲化、遊戲教育化都很好,不過我想的是怎麼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情感交流,而不是反過來。我們還可以把遊戲化應用到生活中,比如集市上有一些快閃體驗店及書店,讓孩子來當導購員,看上去是很好玩的體驗,還可以從選擇和主題有關的書來陳列到做宣傳標語,最後到和顧客的溝通”。

讓孩子去做採購員,有多樣地體驗確實很好玩。體驗之後呢,是不是可以從更多的維度來對擔任採購員這項工作進行反思總結,從職業的角度,從市場銷售的角度或者從權利和責任的角度,究竟要用什麼樣的角度就要結合最初設置這個遊戲的目標。所以很多遊戲化學習普遍存在頭重腳輕的問題。

為什麼要進行教育遊戲化?

去年我們做了自己的財商桌遊,大部分的孩子都很喜歡玩。我們的目標是希望把枯燥難懂的金融、經濟概念讓孩子在遊戲中來體驗。當我們對外給桌遊進行推廣時,喜歡帶上“遊戲化學習”的標籤來介紹。我們認為只有讓孩子在玩中產生興趣,進而才能實現知識的傳遞和技能的提升。更高級的遊戲是在玩中就把你想要達到的教學目標一一實現了。

我認為,教育遊戲化達到的目標可以分解成三個維度:

第一個維度是引發興趣,基於學習者對於遊戲的天生愛好心理,只要一聽到要做遊戲就會開心的不行,立馬興致提升了一大截。興趣有了,才有接下來的學習過程。

第二個維度是提升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真實情感交流,在玩遊戲的過程中,學習者處於輕鬆、愉快、積極的環境下。會很自然地基於遊戲情景進行溝通交流,在慢慢地融入中會表露其真實狀況,進而做出反映。比如我小外甥假期來我家,經常會聽見他和手機裡的人對話,那個人其實不認識,但是基於遊戲組隊而相識,這時候他們會基於遊戲裡面的闖關進行切磋,很難看出他們其實僅僅是5分鐘之前才認識。

第三個維度是促發人去探究,達成認知能力的提升,採取行動。當我們在做遊戲的時候,當進入這個情景中,我是非常專注的,有時候會達到一種心流的狀態。停止後我們很少會去思考遊戲背後的“事”、“物”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是這樣的?大部分的遊戲都是達到了第一、第二維度,很少能夠進入到第三維度。

如何進行遊戲化教學

當在教育中開展遊戲化的時候,要找到教育和遊戲化之間的平衡點,第一要避免參與者沉迷於遊戲,達不到學習效果;第二要注意不要讓遊戲流於形式,只是為了遊戲而遊戲,並不知道為什麼要用這個遊戲以及遊戲設置的程度。很多書裡面也會提及遊戲化學習的策略,比如:目標分層策略、競爭協作策略、反思策略、動機激發與獎勵策略、反饋交流策略。我們很少能夠記住這麼多專業策略名詞,最終在進行遊戲化學習的時候,按照正常的常識問題去思考,應該可以很好的將遊戲化學習在教學中應用起來。

1、為什麼要引入這個遊戲(達成什麼目標)

2、引入這個遊戲後,如何實現參與人的互動與交流、競爭與協作?

3、在遊戲中遇到問題和衝突時,如何進行反饋交流?

4、遊戲結束後如何進行反思總結?

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已經過了那個拿名詞來炫的階段,我希望自己在做教育的過程中,真正把自己不懂的,甚至不會的,通過琢磨弄的清楚明白,不糊塗做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