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陽非遺丨羌族古典敘事長詩《羌戈大戰》

《羌戈大戰》是一部流傳於岷江上游羌族地區的民間敘事體長詩。

詩中包涵著大量遠古的歷史、民族、文化信息,是羌族民間史詩中最為著名的一部。

綿陽非遺丨羌族古典敘事長詩《羌戈大戰》

2011年5月23日,四川省汶川縣申報的"羌戈大戰"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羌戈大戰》的基本內容是:在遙遠的古代,羌人的祖先從西北向西南遊牧遷徙。當其中的 一支遊移到岷江和湔江上游豐美的河谷臺地時遇到了名叫“戈基”的一個部落。其人高鼻樑深目,身強力壯,能征善戰。羌人與之幾起交鋒,屢戰皆敗,已經到了準備棄地而逃的地步。幸運神靈在夢中啟示,乃於頸上帖羊毛作標記,以尖硬鋒利的白石英石為武器,再與戈基人沙場決鬥,終於戰而勝之。從此羌人得以在岷江和湔江上游安居樂業,發展生產,成為“有語言、有耕牧、知合群的民族”。為了報答神恩,羌民族世世代代都以白石象徵最高的天神,供祭於廟宇、山坡以及每家每戶的屋頂白塔之中,朝夕膜拜,虔誠之至。這一習俗一直沿襲至今。

綿陽非遺丨羌族古典敘事長詩《羌戈大戰》

《羌戈大戰》以生動的富有神話色彩的敘述手法將一段羌祖先的傳奇經歷演繹的淋漓盡致,同時還伴隨著大量關於“戈基人”形象生動描述,反映了古羌人對待“戈基人”的複雜心裡狀態,兩個民族之間相互鬥爭融合的歷史關係。

《羌戈大戰》這一史詩能教育人民熱愛國家、熱愛自己的民族,凝聚力量,激發羌族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