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攻击机很难俯冲攻击航母,但这并不意味着俯冲攻击已经消失

俯冲攻击是传统上对于水面舰船一种比较有效的攻击手段,这种攻击模式主要是利用攻击机或轰炸机大角度俯冲时速度加快、与目标夹角小而导致敌方防空火力难以瞄准和攻击,以此实现攻击的突然性。同时,大角度俯冲时攻击机与目标相对位移较小,因此也能够提升攻击精确度。在《决战中途岛》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军的舰载机在攻击日本航母的时候基本都是采用俯冲式攻击,虽然要突破航母的近防系统,但是俯冲式攻击只要把炸弹丢到航母甲板,就可以对航母造成致命性打击。

现代攻击机很难俯冲攻击航母,但这并不意味着俯冲攻击已经消失

随着舰载近防武器系统的发展,攻击机临近海上目标上空投弹风险越来越大,而舰载远程防空系统的出现干脆将防空圈延伸到了200千米以外。因此,现代攻击机已经很难突破敌方舰队防空体系到航母上空进行俯冲攻击,但这并不意味着俯冲攻击已经消失。

现代攻击机很难俯冲攻击航母,但这并不意味着俯冲攻击已经消失

虽然攻击机或轰炸机目前需要在远距离上发射反舰导弹才能对敌方航母产生威胁,但俯冲攻击的价值对于反舰导弹同样非常重要。现代空射反舰导弹往往采用高—低—高的弹道,即载机在高高度发射、随后反舰导弹俯冲到低空掠海飞行、在接近目标时拉起并俯冲。

现代攻击机很难俯冲攻击航母,但这并不意味着俯冲攻击已经消失

这种弹道其实与攻击机的俯冲轰炸过程没有什么本质区别,都是利用了高空俯冲时突防能力强的特性提升攻击成功几率。另一种比较特殊的俯冲攻击是反舰弹道导弹,反舰弹道导弹在进入中段之前一直处于上升飞行阶段,在进入中段后进入下落弹道、直接向目标运动,此时的反舰弹道导弹可以视为持续进行俯冲攻击,因此遭到拦截的几率更低。

现代攻击机很难俯冲攻击航母,但这并不意味着俯冲攻击已经消失

因为弹道导弹体积小,气动布局设计阻力相对于战斗机更小,速度更快,对于航母的拦截系统来讲更难拦截,这样打击效果会更加出众。相对于战机的俯冲攻击,反舰导弹和反舰弹道导弹不是没有缺点。缺点就是不能像攻击机那样随时掌控航母动向,可以适时发起攻击。对于打击大型水面移动目标,目前还没有实战案例,如果跟踪航母,并能在终端及时采取末端变轨也是反舰导弹面临的考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