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诗人之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朱敦儒,字希真,洛阳人,被誉为“词俊”,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在两宋的词史上,能比较完整地表现出自我一生行藏出处、心态情感变化的,除朱敦儒之外,就只有后来的辛弃疾了。

冷门诗人之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我们都知道苏轼是新词风的开拓者,但是他虽然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但他并没有将自我完整的人生历程和整个精神世界写进词中。词和诗的表现功能还有所区分:词多言情,诗多言志和叙事。而朱敦儒则进一步发挥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让诗和词的功能初步合二为一。比如辛弃疾《念奴娇》词就明确说是“效朱希真体”,而陆游在年轻时也曾受知于朱敦儒,为人与作词都受朱敦儒的熏陶,他的名作《卜算子·咏梅》即与朱敦儒的《卜算子》(古涧一枝梅)风神相似。

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首朱敦儒的词:

1、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宋代: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冷门诗人之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这首词写于靖康之变后,汴京沦陷,二帝被俘。朱敦儒仓猝南逃金陵,总算暂时获得了喘息机会。这首词就是他客居金陵,登上金陵城西门城楼所写的。全词由登楼入题,从写景到抒情,表现了词人强烈的亡国之痛和深厚的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2、鹧鸪天·西都作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冷门诗人之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这首词体现了词人鄙夷权贵、傲视王侯的风骨,读来令人感佩。无论从内容或艺术言之,这首词都堪称朱词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首“天资旷远”,婉丽流畅的小令。全词清隽谐婉,自然流畅,而且前后呼应,章法谨严。上片第一句“天教懒慢带疏狂”,下片的“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和“且插梅花醉洛阳”,表现了词人的潇洒、狂放和卓尔不群。

3、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

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冷门诗人之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这首小词从慨叹人生短暂入笔,表现了词人暮年对世情的一种“彻悟”。起首二句是饱含心酸的笔触,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认识。接下来,笔锋一转,把世事人情的种种变化与表现归结为“命”的力量。结语两句,则又是天道无常,陷入更深的叹息。

4、朝中措·先生筇杖是生涯

先生筇杖是生涯,挑月更担花。把住都无憎爱,放行总是烟霞。

飘然携去,旗亭问酒,萧寺寻茶。恰似黄鹂无定,不知飞到谁家?

冷门诗人之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靖康之难以前,朱敦儒寄情山水,放浪林泉,过着悠闲自得的隐逸生活。他早年乐于游山玩水、性喜饮酒吟诗的闲散生活以及傲视王侯,不肯摧眉折腰的疏狂性格,因此作下此词。

5、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刘郎已老。不管桃花依旧笑。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

曲终人醉。多似浔阳江上泪。万里东风。国破山河落照红。

冷门诗人之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

这首词意境苍凉,风格悲壮。词人并非为自己的沦落感喟,而是痛心于祖国山河的破碎而又无力回天。今天读着它,似乎还清晰地感受到词人心灵的颤动。

南渡之初,朱敦儒站在主战派一边,所写的词比较具有现实意义,多忧时愤乱之作,到了晚年,过着闲适生活,词中充满了浮生若梦的消极思想与诗酒自放的颓废情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