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个区块链项目的好坏?

如何判断一个区块链项目的好坏?

2019年,交易所百家争鸣依旧,公链生态此起彼伏。

不管是先知先觉,或是后知后觉,终于都踏上了公链这条路。

有些是为了讲一个好故事,有些是为了政策的合规,还有些是看到了区块链不远的未来。

公链之争是技术、资源、资本、生态的综合较量,多少项目会众志成城的成为炮灰呢?

所幸,重重的炮灰下,一批dapp(去中心化应用)才会破土而出。

模式横行

热点,意味着注意力和热钱。

今年的热点无疑是模式币和平台币。

百倍币的暴富神话一个接一个,主流币减半的利好一个接一个,传统机构入圈的消息此起彼伏,政策开始放松,牛市的共识已经达成,红绿K线图的转换变得急切而又万分焦虑。

新型技术突破做掩护,“模式”成为了一路领跑的先锋。

鱼龙混杂又如何,

资金盘又如何,

被骗又如何,

太多的人沉迷于一个个项目的翻盘,暴富和财务自由,即使这条路镰刀遍布、虎狼环伺。

“模式”成就了一批人和一批平台,也毁了很多很多的人。

一将功成万骨枯,但愿人间真情在。

好项目之迷

任何一个带有标准“评判”的话题,都很难探讨,除了理论层面的严谨,更需要分析者抛开一切的相关利益,此谓:一心为公。

有人说,不管什么项目,能让投资人赚钱的项目就是好项目;

有人说,为实体世界或者区块链世界做技术研发和突破的项目是好项目;

还有人说,只要在做事,不跑路的项目就是好项目。

站在项目的利益相关者角度,无论是“项目方”,机构投资者,二级市场投资者,或是项目周边生态,好项目的评判标准似乎都很难协调。

这是当下的无奈,但绝对只是暂时的。

一个只做市不做事的团队,眼看他楼起,人来,转眼间,人去楼空,没有实体的价值创造,只是二级市场的财富再分配,一地鸡毛,算不得好项目;

一个只做事不做市的团队,要么缺乏通证系统的设计,要么就是不顾短期投资者的利益,这样的项目只能算一个远观而仰慕的恋人,很好,却很难爱上它。

唯有,做事也做市的团队,才是目前优中选优秀的项目。

然而让做事的项目做市,这是当下阶段的无奈:技术突破不够、市场不够成熟和一二级没有合理的强需求联动关系。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做事也能造市的好项目是有路可循的。

做事不能仅仅专注在技术创新,一定要设计更加成熟的通证体系,实现一二级市场联动的价格机制,毕竟,从本源上来说,币价的上涨,来源于供需关系的变化。

传统来说,项目token的使用场景受限,于是,销毁、回购、主动分红、staking、超级节点认购等人为通缩模式成为唯一的必然,毕竟稀缺才能造成币价基本面的上涨。

项目的落地,如果加之有大量成熟的强需求场景消耗token,而不是靠娱乐、赌博等伪需求带动,那么币价的稳步上涨是一个必然趋势,最终投资者、使用者和项目方的价值标准才会实现完美的统一。

但愿这样的区块链项目越来越多,毕竟,这个婴儿般的行业需要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